vs代码生成四种模式:
MT选项:链接LIB版的C和C++运行库。在链接时就会在将C和C++运行时库(LIBCMT.LIB、LIBC.LIB)集成到程序中,程序体积会变大。
MTd选项:LIB的调试版。
MD选项:使用DLL版的C和C++运行库,这样在程序运行时会动态的加载对应的DLL,程序体积会减小,缺点是在系统没有对应DLL时程序无法运行(需添加MSVCPxx.DLL、MSVCRxx.DLL)。
MDd选项:表示使用DLL的调试版。
带T的链接静态库lib;带D链接动态库dll;带d为调试版本,库名加d
例如我的机器上搜索,vs2022里有libcmt,但是libc.lib只有vc6才有:
因此,寻找main的入口函数,需要针对四种模式进行区分:
x64里main三个参数,call之后就是exit,因此寻找的方式:直接寻找exit最近的一个包含ecx、rdx、r8的三个参数的call调用就是main了:
举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char* env[]) { return 0; }
1、debug模式: 多线程调试 DLL (/MDd) 寻找main:
我使用vs2022生成的exe,在ida 7.5里使用上述思路寻找main:
第一个exit上面,有2个call都可能是main,为了看里面是否有三个参数,点击进去:
第一个sub_140011C20,双击进去:
可以确定它就是main调用了。
当然,另外一个不是,如下图所示:
2、Release模式: 多线程 DLL (/MD)寻找main:
思路基本上和上面1是一样的,但是更加简洁,可以直接在exit上面看到call main:
如果是动态调试呢?如何快速找到main:
在xdb里打开,使用符号搜索exit,然后在该处设置断点,然后运行程序到断点处,查看调用栈,这样就可以快速识别到main了。
符号搜索exit,注意是在urcrtbase.dll里搜索:
跳转到该处,设置断点:
运行到该处:
查看调用堆栈:
然后双击test.$...那个,可以看到返回地址对应下面图中的nop,上面调的call是test.exit,也就是他里面调用的ucrtbase的cexit了!
向上找,是不是就可以找到包含三个参数的test main调用了!!!
如果是上面1的debug模式,要在xdb里寻找main,思路和上面类似,但是有区别:
在test.exe搜索exit,调用的是ucrtbase.exit 设置断点,然后看调用stack,追到如下位置:
然后看上面的几个call,哪个是main?一一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是最上面的第二个call了!如下看到了3个参数的main调用:
总结下来:
多线程dll模式寻找main通过用符号搜索的方法先找到exit再到附近函数寻找三个参数的main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注意release是可以直接看到三个参数的main,而debug是要进入到函数里面才可以看到。
重要说明:
之所以IDA可以直接找到main,是因为IDA是通过arc和argv的dll调用发现了main的,如下:
而如果使用了静态链接,也就是MT方式的话,如下图所示,那么IDA是无法找到main的!!!这个时候定位到main的话,就需要另外的方式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sigmake生成sig签名文件,让ida可以根据签名寻找函数名了。
3、debug模式: 多线程调试 (/MTd)寻找main:
ida里生成sig文件方法:将需要生成sig文件的lib放在flair75文件夹下,然后运行下面的几个命令:
具体参考这个文章:https://www.freesion.com/article/65491420550/
注意:冲突的时候需要编辑这个.exc文档,将前面几行的注释删除,下面有冲突的函数签名,选择一个,前面加上'+',保存即可。 然后,重新运行sigmake工具,sigmake会自己读取修改以后的.exc文件,生成sig文件。
然后我的ida里代码终于成如下模样了:
这里比较难的是如何在xdb里寻找到main。看符号和callstack已经比较繁琐了。
在test.exe里搜索exit,找到exitprocess调用,设置断点:
运行, 然后观察调用stack:
向上走了2,3级才看到下面真正的main,也是很蛋疼:
4、release模式:多线程 (/MT)寻找main:
同上,ida里也需要制作sig文件。
总之呢,static方式链接的exe要找main还是比较复杂,需要较多的工程经验。即便是看到了exit,也需要向上捣腾好几级,在进入附近的函数(甚至还继续点击进去)才能够找到main。
标签:调用,x64,DLL,MT,exit,寻找,debug,main From: https://www.cnblogs.com/bonelee/p/1734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