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
相思 (王维 唐)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那么,我们来采红豆吧!
假设红豆树是这个样子的:
这种红豆树的特点是:
- 每个结点都有一个正整数编号,标在结点内部。结点的编号各不相同。
- 最上方一层结点是 “
红豆
”(图中红圈所示的5个结点),这一层被称之为红豆层。 - 树的根结点、左子结点、右子结点、左子树、右子树等的定义与“数据结构”中的“二叉树”相同,但它毕竟是“自然界中的树”,树根在最下方,如图中的
结点5
- 图中这棵红豆树是“完全二叉红豆树”,类似“数据结构”中的“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的定义:一个二叉树,如果每一个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则这个二叉树就是完美二叉树。对于一个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若其结点对应于相同深度完美二叉树的层序遍历的前 N 个结点,这样的树就是完全二叉树) 从图上看,就是:要么每一层(包括红豆层)的结点数达到最大值,要么只在红豆层的最右边缺少一些结点。
对于红豆树,我们定义两种遍历顺序:
正序遍历
:先访问树根结点,再正序遍历
其左子树,最后正序遍历
其右子树逆序遍历
:先逆序遍历
其右子树,再逆序遍历
其左子树,最后访问树根结点
对于给定的一棵完全二叉红豆树
以及一些要采撷的结点,计算每次采撷能采到的红豆数量。
注意:我们采的点,可能是红豆,也可能不是红豆。采撷一个结点的意思是,把这个结点及这个结点的子树的全部结点从树中采下来。
例如:若采结点7,这是红豆结点,我们将获得1颗红豆;若采结点11,这不是红豆结点(而是一个枝结点!),我们将获得红豆树的一枝,包含2个红豆结点(8和2)。
输入格式:
输入有四行。
第一行是一个不超过60
的正整数N
,表示完全二叉红豆树中的结点数量。
第二行是N
个不超过1000
的结点编号序列,以空格间隔,表示的是这棵树的逆序遍历
序列。
第三行是一个不超过N
的正整数K
,表示进行K
次采撷。
第四行是K
个正整数,依次表示每次要采的结点编号。
输出格式:
输出包含K+1
行,
前K行,对于输入的每个采撷的点,在一行输出相应获得的红豆数量。如果这个点已经被采掉了,则输出Zao Jiu Cai Diao Le!
。如果这个点在原树中根本不存在,则输出Kan Qing Chu Le?
。
最后一行,输出采撷结束之后,这棵红豆树的正序遍历
序列,用空格分隔,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没有空格。如果采撷结束之后树已空,则输出Kong Le!
输入样例1: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图,对应的输入是:
12
10 4 3 12 6 7 1 2 8 11 9 5
4
15 12 11 2
输出样例1:
Kan Qing Chu Le?
1
2
Zao Jiu Cai Diao Le!
5 9 1 7 6
输入样例2: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图,对应的输入是:
12
10 4 3 12 6 7 1 2 8 11 9 5
1
5
输出样例2:
5
Kong Le!
代码长度限制
16 KB
时间限制
400 ms
内存限制
64 MB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include<unordered_map>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05;
int a[N],b[N],vis[N],idx,n;
unordered_map<int,int>mp;
vector<int>v;
//根据完全二叉树下标性质获取每一层的下一层起始下标
int getLevel(int x){
if(x==1)return 2;
else if(x<4)return 4;
else if(x<8)return 8;
else if(x<16)return 16;
else if(x<32)return 32;
else if(x<64)return 64;
}
void build(int k){
//如果当前结点下标超过n则直接返回,因为只有n个结点
if(k>n)return;
//遍历左子树
build(k*2+1);
//遍历右子树
build(k*2);
//将当前结点的值设置为逆序遍历的值(由于是逆序遍历,故该行代码应该放在遍历左右子树之后)
b[k]=a[idx++];
//将当前结点的值映射到当前的结点下标,以便根据结点值快速定位结点下标
mp[b[k]]=k;
}
int dfs(int x){
//用res存储结点x下的红豆数
int res=0;
//如果当前结点未被访问过且其为最后一层的叶子结点,则标记该结点为访问过,该叶子结点是个红豆,并返回红豆数量1
if(2*x>=getLevel(n)&&x<=n&&!vis[x]){
vis[x]=1;
return 1;
}
//标记结点为访问过
vis[x]=1;
//如果左儿子存在且未被采摘过,遍历左儿子,res加上左儿子的红豆数量
if(x*2<=n&&!vis[x*2])res+=dfs(x*2);
//如果右儿子存在且未被采摘过,遍历右儿子,res加上右儿子的红豆数量
if(x*2+1<=n&&!vis[x*2+1])res+=dfs(x*2+1);
//返回结点x的红豆数
return res;
}
void dfs1(int x){
//如果当前结点下标超过n,则直接返回
//或者当前结点已经被采摘过了,那么其子节点一定被采摘掉了,故直接返回,无需继续遍历
if(x>n||vis[x])return;
//存储正序遍历
v.push_back(b[x]);
//遍历左子树
dfs1(x*2);
//遍历右子树
dfs1(x*2+1);
}
int main(){
//n表示结点的数量
cin>>n;
//a数组用于存储红豆树的逆序遍历
for(int i=0;i<n;i++)cin>>a[i];
//根据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建树,根节点下标为1
//完全二叉树的性质:x结点左子树下标为2*x,右子树结点下标为2*x+1
build(1);
int k;
cin>>k;
while(k--){
int x;
cin>>x;
//如果当前结点不存在则输出Kan Qing Chu Le?
if(!mp[x])cout<<"Kan Qing Chu Le?"<<endl;
//如果当前结点已经被访问过了(即已经被采摘了),则输出Zao Jiu Cai Diao Le!
else if(vis[mp[x]])cout<<"Zao Jiu Cai Diao Le!"<<endl;
else{
//利用dfs计算当前结点下的红豆数量
int res=dfs(mp[x]);
cout<<res<<endl;
}
}
//正序遍历一遍红豆树,并将正序遍历结果存下来
dfs1(1);
//如果没有任何结点未被访问过,即采撷结束之后树已空,则输出Kong Le!
if(v.size()==0)cout<<"Kong Le!"<<endl;
else{
//输出正序遍历结果
for(int i=0;i<v.size();i++){
if(i==0)cout<<v[i];
else cout<<" "<<v[i];
}
}
return 0;
}
标签:采撷,10,红豆,遍历,int,结点,二叉树,南国
From: https://www.cnblogs.com/hxss/p/1734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