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一鹏,《乔新亮的 CTO 成长复盘》的专栏编辑,也是一名被老乔洗了脑的编辑。
为啥这么说呢?我先给你举几个例子吧。
两个月前,我出差至上海,参与落地一场线下会议。飞机还未起飞,我就同几个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约好了晚饭,誓要尝尝阿拉大上海的本帮菜。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飞机如期在夜幕中滑翔落地,我入住了一间距离虹桥机场十分钟车程的漂亮酒店,大概收拾了下行李,就准备出门赴宴。嘴里哼唱着那首叫做“夜上海”的小曲儿,仿佛前台小姐都感受到了我对沪上文化的无比热爱,对我报以欣慰的微笑。
可大概谁都没有料到,这次外出还没通过酒店旋转门就宣告结束了 —— 两声 “Ding Ding” 将我唤回了酒店房间,然后一直工作到凌晨两点。
因为我的“放鸽子”,大学室友在群里疯狂吐槽:几年不见,搞这么辛苦,到底能拿几个钱?
我心安理得地回复:首先,工作是为了成长,薪资只是附属价值;其次,我正处于职业生涯“上台阶”的关键点,忙和累都是很正常的。
群里一片安静,然后蹦出了十几张美食照片……事实上,从那天开始,直到返回北京,我再也没能挤出超过两小时的空闲时间,因此这次同学聚会始终未能成行。但我并不因此感到烦躁,理由正如上面所讲。
另外一个例子则与女朋友换工作有关。
前段时间,女朋友准备去北京东三环附近,面试一家公司的产品运营岗位。面试前一晚,她有点忐忑,问我:“如果面试官问我,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我应该怎么回答?”
我说:“你就告诉面试官,你要做 T 型人才,先努力打磨自己的产品运营能力,再横向拓展,接触不同业务。目标是,能够协同团队一起创造价值,一切工作都以成就业务为目的。”
次日傍晚,女朋友告诉我,第三轮面试果然问了职业规划问题,但答案让面试官非常满意。她最终成功通过了面试,相比跳槽前,薪资增长 40%。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全部都是近期真实发生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你是专栏的忠实读者,一定知道我上面说的内容出自何处,是何含义。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确实很棒,对不对?
我们的专栏是在 10 月 26 日上线的,但实际的策划、筹备,最早可以追溯到 5 月。就在这半年间,我嘴边经常挂着诸如“一切皆产品”、“成长性思维”一类的高端词汇,很多认知都是通透的,与自身成长长期兼容的。
今年元旦前,我和团队请老乔在北京奥体附近吃饭,庆祝专栏完结。饭桌上,老乔一边啃着羊蝎子,一边指着我说:“看,一鹏这就是被我洗脑了。”
是啊,我被洗脑了,可这样的“洗脑”,感觉真不错,很快乐。
我认为,这种快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 困惑被解答、认知被提升的快乐;
- 形成逻辑闭环的快乐;
“被洗脑”的第一类快乐:解答困惑、提升认知
第一类快乐,想必你很容易感同身受。一个个迷惑,如同沸水中的气泡,咕嘟嘟地冒出来,然后又在老乔传授的知识体系中破灭。
- 自己的成长处于哪个阶段,是慢了还是快了?
- 初级 leader 为何这么忙,如何“闲”下来?
- 要成为卓越的技术管理者,有哪些工作要重点完成、优先完成?
- 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架构师?
……
或许要在实践中彻底消除这些问题,仍需要时间,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至少能做到不再彷徨。不需要纠结“What(问题到底是什么)”、 “Why(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与“How(怎样面对问题)”,只需要确定“When(完成时间)”,再列一个 to-do list。
至于认知的提升,不但对我眼下的工作有益,也有利于综合能力的长期提升。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段关于董明珠的视频采访。在采访中,记者问董明珠,在整个职业生涯里,她是否犯过错。董明珠坚定地答道,没有,一个错都没犯过。
记者很错愕,在她看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无论怎么追问,董明珠都是一口咬定:“没犯过错”、“一个错也没犯过”、“我的职位不允许我犯错”……
后来记者指出,你要求每一位格力员工穿工作服,但自己却不穿,这算不算犯错?董明珠有点不好意思地笑道:“如果我真的犯了错,那么可能就是没穿工作服吧。除此之外,我没犯过错。”
作为一名编辑兼记者,看到这一幕时,我也有些费解:这几乎不是自信,而是某种偏执了,这是为什么?
这个疑惑在我的心里默默生长了很久,直到梳理专栏「认知部分」的采访录音时,我突然恍然大悟:像董明珠一般强势且处于舆论焦点的女性企业家,只能也必须这样说服自己,否则就会在狂风暴雨般的质疑下,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其领导情况会急转直下。
董明珠当然没有放弃自我纠错和改进,但这是一种高压之下的心理建设,其关键不在于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世上确实没有完美的人),而在于能否从内心深处说服自己。
老乔曾经在专栏中多次提及如何走出抑郁症、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以及必要的“阿Q精神”,我相信,董明珠在镜头前的表现,只是同一类方法体系的“终极加强版”。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从普通员工到 “焦点人物”的认知同频提升,对我的采访能力大有裨益。
“被洗脑”的第二类快乐:逻辑闭环,触摸边界
被洗脑的另一类乐趣,在于形成逻辑闭环,并以此触摸边界。
什么是逻辑闭环呢?我们来举个例子,请你尝试按以下逻辑来思考:
- 认为工作的核心在于成长,薪资只是附属价值;
- 因核心目标聚焦于成长,那么相关决策和心态就会变好,所以成长得更快、更好;
- 因成长得又快又好,所以很可能得到上台阶的机会,为公司业务贡献更大价值;
- 因为为公司业务贡献了更大价值,所以可在行业内获得更优越的薪资;
- 因为获得了更优越的薪资,所以不再忧心生活,将目光进一步聚焦于成长。
- 因为进一步聚焦,所以成长得更快、更好;
……
有没有发现,到了第五步,该套逻辑已经自成循环,可以不断给予你正向激励?配合上一些关键的补充性认知,它几乎没有岔路、没有意外,严密合理,我们因此称之为“逻辑闭环”。
这是正向的逻辑闭环,同样出自专栏的「认知部分」。我们再举一个常见的反向逻辑闭环:
- 英语老师批评我,因为他看我不爽;
- 因为他看我不爽,所以我不学英语,对抗他;
- 因为我不学英语,所以英语老师更加频繁地批评我;
……
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仅有三步的逻辑闭环,耽误了学习,平白给自己的人生挖了很多坑。他们不是笨,只是因为一念之差,卷入了一道奔向悬崖的“湍流”里。
所以,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找到相应的人生导师,为你塑造阶段性的正向逻辑闭环,是非常幸运的事儿,足以将你一脚踹上成长的“快车道”。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称赞这种好运气,“天上掉馅饼了”、“出门遇见贵人了”,怎么说都不为过。
作为一个“老凡尔赛”,我不得不说,这个“馅饼”我接住了,还吃的很香。
同时,我发现了形成正向逻辑闭环的另一好处:我们因此得以触摸成长的边界。
在撰写「专业成长」一章时,我和老乔做了非常多的讨论。究竟我们是应该先画上一堆架构图,再贴上一片代码,煞有介事地讲点“技术干货”,还是应该自顶向下,讲讲老乔关于架构设计的理解、认知和经验复盘?
前者看起来比较“干燥”,有助于专栏大卖;后者看起来像是“灌水”,可能不会为人所理解。我们甚至讨论过,干脆别讲「专业成长」,因为越容易理解的内容,受众越广泛,销量越高。
最终,我相信我们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专业成长」不但要讲,而且要往高讲,不谈过多的技术细节。
这是一个试图回归学习本质的决定。当下市面上存在许多教人做架构设计的文章、课程、书籍,它们讲得巨细无遗,甚至读起来有些艰深,几乎解答了一切关于技术细节的问题。
但以下关乎成长的问题,却鲜有人乐于回答、敢于回答:
- 啃完一本关于架构设计的大部头教程,我是否就具备了主导大型企业架构设计的能力?
- 如果不能,我还缺乏了哪些能力?
- 我要掌握多少知识、具备多少能力,才能成为首席架构师?
- 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成为首席架构师?
- 哪些架构能力是重要基础,哪些架构能力用到的机会很少?
……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这类问题,我发明了个词儿,叫做“边界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概括了能力成长的边界,也勾勒了能力成长的主干。在业界,总有值得敬佩的大牛描述各类技术细节的优雅实现,但很少有导师愿意耐心讲解“边界问题”。
马拉松比赛全程为 42.195 公里,对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肠胃、肝脏以及跑步技巧都有要求,这些是“边界”。只有当你知晓“边界”的存在时,才有可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做针对性的训练,提升成绩。
可在实际的工作中,“边界”往往比较模糊,只有当我们知晓边界的存在时,才有可能触摸边界。
大部分人即便是看过十本讲产品设计的书,也无法成功主导一次企业级产品设计;看了无数的“团队管理法则”,也成不了一名引人追随的 CTO……
不是因为你太笨、学不会,而是你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主脉络在哪里,因此只能盲人摸象,任凭运气左右人生成就。
回顾我们专栏开篇词的标题:「削弱运气的价值」,说的多么贴切啊。反观整个专栏的内容,又是多么难得。
你看看,我有幸形成了正向的逻辑闭环,又借此触摸到成长的边界,怎能不快乐?
结语
当然,这些收获不单源于收听音频、阅读文章,还来自于我和老乔持续两个月的专栏打磨。我经常借着采访的机会,向老乔提问一些“私货”,有的是“编辑如何实现业务价值”,有的是“如何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保持团队心情愉悦”……
这些问题都是我实际遇到的,也得到了老乔的耐心解答。
后面,我还打算策划更多的直播、讲座、训练营等活动,邀请老乔当主咖,把这种和老乔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带给你,希望也能让你获得更多的收益。可能到了活动上线时,我们专栏的读者会受到优先邀请,经常留言、转发的核心读者会收到定向邀请。当然,这些具体安排还在规划中,不日就将与大家见面。
目前我们能确定的是,1 月 20 日,老乔会在极客时间进行一场直播,做主题分享的同时,为我们专栏的读者现场解答一些典型问题,欢迎你准时收看。
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你能在留言板里写出自己的学习感悟、经验,我们互相印证、互相交流。回顾专栏的整个更新历程,其实只有一部分内容是来自于老乔,另一部分内容则更多来自于你的留言和反馈。
所以说,这是个共创共建的专栏,作者是乔新亮,你和其他 4000 余位读者,以及一名被洗脑的编辑。
2021 年,我们打算将参与共建的读者人数扩大到一万人、十万人,建设一座从程序员到 CTO 的“巴别塔”。如果你愿意参加到这个“大工程”里,欢迎多多转发、推荐本专栏,请记住:沟通创造价值,分享带来快乐。
最后,我打算说,再见,再见,下次再见!2021 年,我的目标是让老乔回到“贼船”上,让大家于线下、线上和老乔再见一面!
标签:逻辑,闭环,成长,29,专栏,老乔,洗脑 From: https://www.cnblogs.com/ningxinjie/p/1733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