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8年开始到现在,国内网络交流模式从最初的论坛为主(98-2002年),即时通讯工具为主(约2002-2008年),SNS+即时通讯混合状态(2008年-现在)。
1、最初以论坛为主的原因:网络刚刚形成,相互之间都不熟悉,直接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也没有太大意义,出了漫无目的的交友和聊天,即时通讯工具当时对比论坛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论坛成为了兴趣集中和数据分析的积累基础——这一点将来还是如此,也是这一点决定了论坛将来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可灭亡性。
2、最初的交流阶段过后,进入了一个稳定扩张阶段。
大家从熟悉的论坛转向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接触,其他方向也与技术方向雷同,这里不作更多扩展,单以技术人员的流向为例进行分析。
技术人员因为兴趣、地域、专业方向等的融合,从线上接触变为线下交流,于是在2001年到2004年间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csdn软工板块曾经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多个地方都举行过各种形式的聚会)。
由于线下接触使得地域内的技术人员交流增加,2002年前后即时通讯工具的群组功能推出,给跨地域的技术人员的接触提供了方便的模式,加上经过五六年的交往,大家相互熟悉,大量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一些技术水平相对突出的技术人员开始从论坛上走下来,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
3、SNS+即时通讯工具的形态其实应该说是更多即时通讯工具的变种。
大家开始从陌生组合中形成关系又回到了自己最初的生活圈子里,比如老同学、老同事、街坊邻里等等都成为一个新的重新接触的基础。
这部分的是因为最初的那批网络用户到了目前的阶段都在寻找各自的突破点,于是发现还有很多老关系可以用上,很多老关系发展得其实也不错,过去却全部都忽略掉了。
现有的网络用户却不需要经历早期用户的那个阶段直接进入了后面的这个阶段,但是大部分还用不上,因为老同学的状态都是刚毕业没多久,资源积累还不够,老同事数量也较少,因为毕业时间还不长。
未来的状况
1、论坛
论坛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将来的形态应该主要以资源沉淀和搜索集成功能为主,问题的回答一直都是论坛的资源库积累的模式,只是在将来这个模式仍然继续发生效用。
论坛未来的形态将和现在差异不大,但是,必须集成更强的搜索和检索功能,否则,将会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人群将主要集中在有一定热点温度的主要论坛中,其他的都会采用即时通讯工具中群组的形式来表现作为小论坛或者临时论坛模式(QQ群组最近对讨论内容的搜集整理工作应该是这方面的考虑,但是却忽视了关于群组内信息保密的考虑,这一点已经在我的iTSP组内引起了大家的警觉,因为群组内讨论的部分话题是不希望对整个网络公开的,一旦发生公开,可能很多人会退出群组的讨论,这也将是对于群组安全性考虑和将来发展的一个争议点)。
更多的东西暂时不写了,将来作为成文文字进行全文修订的时候补充。
2、即时通讯工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