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很多人觉得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应该多读书;程序员想提高编码水平,就应该多看高质量的代码。
真的吗?本文随便扯扯,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二、分析
2.1 熟悉的场景
我们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让我没做错题集,很多同学都只是把错题抄一遍而已,没有任何思考,下次同样的题目还是会错。
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去“思考”,学习错题背后的“原理”,补充欠缺的知识。
2.2 类比分析
因为很多普通人多看国际赛事,体育水平也没有很大进步。当然写作和运动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直接类比也有失科学,但确实发人深思。
三、观点
3.1 注意力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比如同样是看美国大片,可能我们更沉迷于剧情的紧张和特效的炫酷,而很多人却能分析出剧情背后巧妙设计,分析出剧情背后折射出的道理。
一方面可能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不一样;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关注点不同。
比如同样是被迫听一场演讲。有些同学认为很枯燥刷刷手机打发时间;而有些同学则关注老师的穿搭,今天和前几天有啥不同,推测出最近是否恋爱了;有些同学则关注老师的 PPT ,看看PPT 的结构和风格是否有可取之处。
注意力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可以切换不同的视角(注意力)学到不同的知识。
3.2 有时候重复必不可少
很多知识,尤其是经典的知识以为自己懂,其实懂也是分层次的。
有些同学停留在知道;有些同学停留在一知半解;有些同学则能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学习的本质还是知行合一。知促进行,行又帮助理解,相得益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每次看经典的计算机图书都有新的体会。
3.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只有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才有价值,才证明自己已经掌握。
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里,学习某个知识后总需要一些课后练习,需要做各种模拟题去验证和巩固知识点。
这和孤尽老师曾经说过的:记忆、思考、表达、融会贯通是学习的四步曲,相得益彰。
本质上还是复合 PDCA 原则, 计划 -> 执行 -> 检查 -> 行动,不断复盘,不断改进。
四、总结
本质上想通过“多读书”/"多写代码(看优秀代码)"来提高自己的水平,还是要看自己是否有思考,还要隔一段时间回温来加深理解。
标签:同学,为什么,有些,写作水平,看书,知识,错题,很多,思考 From: https://blog.51cto.com/mingmingruyue/61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