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建模基本流程
数据仓库的数据建模基本流程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定义业务概念和关系,描述业务过程、业务规则和业务实体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建模过程的基础。在数据仓库建模过程中,通常使用ER图,即实体/关系图来表示概念模型。
- 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的主要任务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具有技术标准的结构化数据模型。在逻辑模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定义数据表、字段、主键和外键等,同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因素。在数据仓库建模中,通常使用星型模型或雪花模型来表示逻辑模型。
-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数据库结构的过程,包括确定数据表的实际存储位置、索引、分区策略等。在物理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效率、性能和可维护性等,比如表的划分和存储路径的规划、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在数据仓库建模中,一般使用实现性的数据模型(如Oracle数据库中的物化视图)来表示物理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更多的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逻辑和物理模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概念模型。同时,一旦出现问题或需求变更,也需要通过迭代的方式来反复修改和优化数据模型。
需要注意的
-
明确业务需求:在进行数据建模之前,必须明确业务需求和目标,以确保数据模型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能够有效地支持数据分析。
-
选择合适的建模技术:数据建模技术包括ER模型,维度建模以及数据立方体模型等。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建模技术是关键。
-
精细化分层:对数据进行分层,以便于建模,分层的数据模型可以更好的满足各级别的分析需求。
-
数据质量:在数据建模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质量,遵循一致性和准确性原则,数据质量越好,分析结果越可靠。
-
数据可用性:对数据进行适当的聚合和汇总,提高数据可用性,让数据更好的服务业务需求。同时,也要确保各级别的数据都可以被访问和查询。
-
数据可维护性:在数据建模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可维护性,包括数据的更新、删除、追溯和审计等方面,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数据安全性:数据建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数据安全性,包括数据权限、加密、访问控制等方面,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害。
常用的建模工具
名称 | 说明 | 应用场景 |
---|---|---|
ERwin | 是市场上最著名的建模工具之一,使用传统的ER模型和现代的UML模型 | 企业数据仓库、数据库设计、应用软件开发、数据仓库方案设计、业务数据分析 |
PowerDesigner | 是根据UML规范的建模工具,具有优秀的数据建模能力和绘图能力 | 企业数据仓库、数据库设计、应用软件开发、业务数据分析 |
Visio | 微软公司的流程图和图表制作工具,也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建模 | 应用软件开发、业务数据分析 |
ER/Studio | 是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建模工具,支持传统的ER模型和UML模型 | 企业数据仓库、数据库设计、应用软件开发、业务数据分析 |
OLAP Cube | 是用于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的建模工具,支持基于维度的建模方式 | 业务数据分析、数据仓库方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