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奠基人,一部《道德经》,是道家的最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老子的核心观念就是一个“道”字。“道”字如何把它译成欧洲语言?最初的阶段人们找了一个英文单词叫law,law这个单词有两个意思,一个叫“规律”,一个叫“法律”,后来发现不对,改成了way,道路、方式,后来发现还是不对,又改了,改成了Tao,用汉字的发音来翻译,这叫音译。用发音来翻译表示彻底地承认不可译,确实如此。
一个民族地哲学的核心观念是无法翻译成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西方哲学的核心观念是logos,是一个希腊词,最初直接译成“道”,后来发现不对——logos表示的是言说的结构,所以后来终于承认不得不用音译的方式,逻各斯,也是彻底地承认不可译。
各位大概都读过《道德经》,《道德经》第一句话是这么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一开始就给我们讲了一句话:道不可言说。这话有道理吗?既然道不可言,道德经还说了5000言,不自相矛盾吗?
一部5000言的道德经从来没正面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是在说道不是什么。通过说明“道”不是什么让我们来领会道。道不可言说,却可以被领会、被体认。领会、体认道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明白,道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老子一开始就是对的,如果我们要言说道,我们的前提先把我自己从道里面托出来,它变成了言说的对象。你在道之外说着道,但是,你怎么可能把自己从道里面拖出来,道无处不在,你也在其中的。
如《中庸》第一句话就说“道不可须臾离之,可离非道也”。所以老子第一句话一开始就是对的。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论道?跟孔子一样的——要诊断夏商周三代中国人民生活出的毛病是什么,要找到病症,找到人民生活痛苦的根源。但他找到的跟孔子找到的不一样。孔子找到的是中国人心灵无家,老子找到的是中国人民生活痛苦的根源在于太多的“人为”。《道德经》当中有一句话叫“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如何理解?
你说你什么事情都不做,等于做了所有事情,这算什么话?那么要解释了:我们的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指不做事,而是不要人为的做事。事情不都是人做的吗,如何又不人为呢?“人为”是两个汉字,合起来又是个汉字,“伪”。
老子主张无为实际上是反对“伪”,反对造作,“伪”就是造作。
所以在老子看来,夏商周三代人民生活后来终于出了大痛苦,根源恰好在于造作。比如说一个“礼”字,孔子人为周礼很完备,应当恢复,老子就人为“礼”就是人为来了。老子认为当一个社会需要讲礼的时候,肯定天下就乱了。老子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老子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都是中国哲学,是中国哲学那就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天人合一。
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为什么会有儒家和道家的区分?因为重点的不同。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儒家认为人能弘道,这是孔子说的,道是要人去弘扬它。而道家的重点在天。
道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天。人类生活的麻烦和苦恼都来自人自己,所以道家教我们做减法,也就是减去来自人自己的因素,一句话——“祛除伪”。当人从自己的小我出发,小我的愿望出发、目标出发去做事情,就人为了。我们应当顺应天道,这里我们就看到儒家和道家的区分了。
那么天道在哪里?我们如何去顺应它?顺应天道的前提就是拿掉人为的因素,要把人为的因素去除得越干净越彻底越好。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益损”——当我们要增加经验和知识的时候,那叫多多益善;倘若我们要“为道”的话,倘若我们我们的生命实践是对天道的体现,这样的生命实践就教“为道”。但是,道无法正面说出来,我们如何让我们的生命实践去体现天道呢?——减少来自人自己的因素,而且要减得十分彻底,叫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现在还特别强调做加法,叫终身学习,知识远远不够,唯恐其不够多,我们要不断的增加新知识,做加法做习惯了,做减法不会,所以要被教。
为什么要做减法?我们可以设想:某人在他以往的生活过程当中,有一条经验对他来说特别重要,正是这条经验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他从此要终身奉行这条经验。其实给他带来巨大成功的那条经验,并不是道,只是经验而已。过去曾经给他带来巨大成功的这条经验,将来某一天,完全可能给大家带来巨大的失败。
道德经没有一句话正面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总是在说道不是什么。这正是在教我们做减法,也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把某一条经验上升到“道”的地位上去,它只是一条经验。
我们今天的人离开“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非常远,其实这本是我们的智慧。但现在我们要么不做事,一旦做起事来,第一,目标要明确;第二,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要加以确定并坚持——人为一定来了。老子论道的第一步,道家学说的第一个观念不是道,而是无为。
首先要领会无,怎么领会无?举个例子,这是个房间,房间是怎么构成的?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四周有墙壁、门窗。天花板很重要,要把它加厚;地板也很重要,要把它加厚;四周的墙壁也很重要,一起加厚,加厚到最后终于成了一个土堆,房间没有了,房间的用在哪里?就在当中的“无”。
我们平时惯常的思维方式是抓住“有”不能放,其实“有”自身没意义的,一切的“有”的意义在于它能造成的“无”。
“有”和“无”的思辨关系
《道德经》当中有这样两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利者定用,用者妙用 —— 一个事物的妙用来自把它的“定用”无掉。比如说一块瑞士名表,我们把它作为瑞士名表的这个“定用”无掉的话,它在不同场合就有不同的用,这叫妙用。
一切事物的“有”的意义不在“有”上,而在于它能造成的“无”,“无”才是妙用所在。
道家的智慧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有时候陷入某种困境之中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有”的执着,而不能把它“无”掉。“有”和“无”的关系是道家学说的主题,它们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
第一个无是无掉,先把这个“有”无掉,但是无不是空;——第二个无是妙用,它的内容并不是空。第一个“有”是定用,把它“无”掉,然后“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再把这个“无”字无掉,于是,第二个“有”就是妙用。
这两句话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看来这个门是圆的,它是从有道无再从无到有的不断地循环,众妙之门,就说这个循环是不断的、无限的。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终于达到妙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在此众妙之门中。
所以道家的学说又称为玄学。它在根本上启发我们对生活采取这种去执的态度,就是去掉执着,教我们做减法,把人为的因素拿干净,这就是去执。倘若我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自然而然的天道中展开生命实践了。这叫暗合天道。
我们总会说一句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道家的智慧让我们充满幽默感,一个民族的幽默来自这个民族的智慧。
中国文化后来的文化格局,就基本形成为儒道互补。一方面儒家是有理想、有原则,一方面道家讲权变、讲退一步,儒道互补形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最基本的方面,这种文化精神也化为了我们的国民性格。
内方外圆,这是最好的。原则、理想不能放弃,但又要善于跟人打交道。这就是儒道互补的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还有的国民性。
标签:1.4,妙用,道德经,道家,老子,人为,我们,论道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angweixianszu/p/1715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