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门,理解有限,欢迎讨论
这里将测试流程简单分为4个阶段:需求阶段、测试准备阶段、测试执行阶段、总结阶段
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目的、测试工作内容、关注点、产出”
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可以视项目紧急程度适当灵活调整
一、需求阶段(目的:让项目多方人员对需求的理解达成一致,方便后续工作交流)
内容1:阅读需求文档,结合产品设计图理解需求
关注1:需求不合理的点
关注2:需求不明确的点
关注3:自己不明确的点
内容2:参加需求评审,在评审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点
关注1:解决上述疑惑点
关注2:深入理解需求
关注3:记录评审过程中未解决的点
内容3:梳理需求,将需求不明确的点以文档形式记录,同时进一步熟悉需求
关注1:记录上述未解决的点
关注2:记录梳理需求中不明确的点
产出:《测试需求反馈表》
内容4:反馈跟踪需求,将上述产出提交给产品,持续跟踪反馈结果
关注1:根据公司对应流程进行提交(例如:通过Ones以bug的形式提交给对应产品)
关注2:若元素需求有变动,需提醒产品更新到需求文档,需提醒设计更新设计图
内容5:明确测试任务
关注1:测试时间和测试范围
关注2:对应开发人员及产品
二、测试准备阶段(目的:尽可能覆盖所有测试点,保障软件质量)
内容1:根据最新的需求文档和设计图,编写测试用例或提取测试点
关注1:根据时间来确定是编写用例还是提取测试点
关注2:测试人员应确定回归测试的范围,体现在测试用例(测试点)中
内容2:组织人员进行用例评审
关注1:完善测试用例(测试点)
关注2:提高设计用例的能力
内容3:熟悉对应的数据库
关注1:梳理本次功能涉及的数据表
关注2:梳理表中各字段的意义以及数据流向
三、测试执行阶段(目的:有条不紊的执行测试,推进软件开发完善的过程,保障最终能成功上线)
内容1:开发交测后,先进行一轮冒烟测试
关注点1:确保主流程畅通,如果不通,以文档形式记录下来
产出:《冒烟测试反馈表》
内容2:对接开发,沟通本次迭代修改的范围及可能影响的功能,完善回归测试
内容3:按照测试用例(测试点)执行功能测试,发现与预期不符的地方以bug的形式在平台上提交给对应人员
关注1:确定好修复优先级
关注2:标题和描述尽量清晰简洁
内容4:测试过程中,遇到未覆盖的点,及时补充到测试用例中(测试点)
关注1:与已执行的用例做好区分
内容5:验证已修复的bug
关注1:验证前跟开发确认,测试环境是否为最新代码
关注2:验证时间在开发解决并发包的第二天之内完成
关注3:bug解决过程中,如有分歧,记录下来,将该问题和产品、开发形成三方解决方案
内容6:所测模块的bug全部验证后,进行回归测试
关注1:根据上线时间灵活决定是否全部修复(未正式上线项目)
关注2:回归测试包括上述关联功能的回归以及固定流程的回归
内容7:不同功能负责人进行交叉测试
内容8:上线前验证(再次回归)
关注1:上线内容
关注2:回归内容
内容9:上线后测试(线上测试,一天时间)
关注1:上线内容
关注2:回归内容
关注3:随机测试
四、总结阶段(目的:逐步修复自身的测试盲点,提升测试水平)
内容1:项目基本信息
关注1:项目名称、测试时间、测试内容(具体到功能或需求点)
内容2:数据总结
关注1:测试用例数(测试点可不做统计)
关注2:补充用例数
关注3:漏测bug数
内容3:经验总结
关注1:测试思路的梳理补充
关注2: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内容4:产出《测试报告》
标签:需求,测试点,流程,规范,关注,内容,测试,bug From: https://www.cnblogs.com/cly9/p/1709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