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作为国内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力,也极大地改善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现在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来辅助于招商,比如人才引进、税收优惠、土地款返还等等各种优惠政策,产业来了才能把人才留住。
作为一个园区,首要任务是要聚集人气,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企业的决策人,了解企业主的需求,从而进行精准招商。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产业园区的九种主流融资的招商模式。
PPP招商模式
PPP招商模式曾经是最主流的招商模式,该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优势,政府与社会资本基于产业园区这个公共服务产品的开发运营进行高度合作,以更具活力的完全市场化的手段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效率,以平台整合的思维与路径去进行软硬件的搭建,以及产业的集聚和服务,并从园区的长期运营之中获取合理收益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园区需要确定一个较长的运营期限,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严格界定好角色权益,使有能力、专业化的园区运营商、服务商成为参与产业园区市场化运营的重要力量。政企双方的利益诉求捆绑在一起,勠力同心于产业园区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和稳定的运营,从开发到招商到城市与产业运营,制造多个发力点。
但是PPP模式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和信用担保,随着近几年政府资金的匮乏,以及国资对政府资金风控的加强,PPP模式受到较大影响,数量正在减少。
基金招商模式
基金模式是以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的招商模式。传统的坐地招商缺乏竞争力,想要在当前国内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光是腿脚勤优惠大,已经没有了优势,因此国内已经有很多产业园区在充分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采取产融结合的园区基金招商新模式,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产业园区招商的一种标配。
这种方式就是把财政资金注入国企,再以合资模式与产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既给落户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这种重量级项目的回报率也是非常可观的,有助于这种政府投融资平台本身的转型。
投资营商模式
投资营商与基金招商有类似的地方,都是以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但是资金进入退出以及投资顺序方面与基金招商模式有很大区别。投资营商更强调的是战略上的协同,以产业落地促园区形成,是一个严密的“资本招商+资产增值+资本运作”的逻辑链条。具体操作时,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收购相关的有潜力的企业,形成一个贯穿上下游的产业链,可以互相提供市场订单,形成紧密的价值链;
第二步,与地方政府洽谈,开发产业园区,将这些企业投进去,并以其为核心,吸引更多的企业进来,形成聚变效应。
众创孵化招商模式
这是一种完善园区生态,实现产业闭关的模式。目前很多政府园区平台都在这样操作,以“众创孵化+园区招商”,形成一种生态闭环式的对接模式。很多早期的初创团队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中成长起来,水到渠成地落户在园区当中,从而解决了园区这个生态森林良性循环的问题。而这种模式,又可以和基金招商模式与投资营商模式结合起来,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强。
园区双向招商模式
双向招商模式是指两个产业园区之间的商户资源双向对流互通,尤其在当前园区国际化的大潮下,这种双向对流模式越发有用武之地。中国的企业有走出去的愿望,国外的企业有走进来的想法,产业园区通过搭建平台渠道,促进中外企业双向互通的可能性,这种全新的招商模式通常能够达成互利共赢,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园区和企业在尝试,甚至还被成都高新区提炼为“TSPPP——全球科技园区命运共同体”。
这种招商模式打破物理和地理边界,形成一种全新的“系统集成、联动发展”的网络化园区模式,致力于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合作、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这其实也就是全球化资源配置背景下的中国园区3.0版题中之义。
资源招商模式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于有基础建设需求领域的创新式招商玩法。通过建设大型仓库、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吸引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加盟。例如:宝湾物流与母公司中国南山集团在合肥共同操作的项目——合肥宝湾国际物流中心。它打出的概念就是第五代物流园区——物流综合体,物流仓储和产业配套的比例达到5:5,先有仓储,再有商贸,这种倒推式的招商模式的确较为创新,理论上也的确能够解决以往商贸与物流貌合神离的痛点。
政企联合招商模式
政企联合招商模式,在产业园区里有龙头企业,能够实实在在的产生产业链效应,这样就成为一个最强有力的招商工具。在一个产业园区当中如果能够有一个具有强大号召力的龙头企业,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给对方带来真正的重大利益。
现在产业市镇运营商也非常注重使用这种联合招商模式,包括在湖北鄂州与顺丰合资建设机场与空港新城,在全国范围与中航通飞联手打造通航小镇等;而政府性园区也越来越擅长使用联合招商模式,例如青岛开发区,就和中电光谷、海尔集团等,建立联合招商小组,制定联合会议机制,共同筹划研究项目,共同赴外地开展定向性的主题招商,也取得了十分不俗的效果。
整体搬迁模式
一般来讲这种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整体迁移的模式可遇而不可求,真的需要在政策口和市场口都有相当的把握才可能做到,而一旦成功,这其中的红利可非同小可,尤其在产业新城领域的华夏幸福和商贸物流领域的华南城、卓尔集团,都曾经在这股潮流中获益匪浅,它们能够走向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这种整体迁移模式的红利。
互联网+“云招商”模式
一直以来,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产业园区招商与运营模式的创新转型,是很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产业地产运营商在积极探索的课题,也是大有可为之处。
长期以来,企业选址受到产业氛围、优惠政策、人才资源、配套服务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互联网的出现,让企业能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风险,提高选址效率。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产业地产仍然具有交易金额大、交易周期长、交易因素复杂、成交率低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消费品+互联网的运营模式,仍需不断创新、改进、丰富、完善。
标签:产业园,企业,产业,模式,招商,文章,打造,园区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zhdim/p/1708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