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动态树 LCT (Link-Cut-Tree)

动态树 LCT (Link-Cut-Tree)

时间:2023-01-31 20:23:32浏览次数:53  
标签:rt 实边 LCT Cut int Tree splay ch 节点

什么是动态树?

动态维护⼀个森林,动态的⽀持 \(2\) 个操作——添加边、删除边的数据结构。

它还可以维护树上路径的⼀些信息

时间复杂度单独操作:\(logn\)

虽然树连剖分的复杂度比动态树大,但是常数比动态树

回忆⼀下,树连剖分是维护一些重链来维护⼀些树,动态树也是类似的。

树链剖分可以将边分为重边和虚边,动态树可以维护实边和虚边

具体这样表述:任意⼀个点最多只有一条实边

我们可以定义一条与实边对应的路径

如下图所示:


孤⽴点我们也单独当作实边处理

\(Spaly\) 维护的所有实边路径
红圈圈出来的就是一个 \(splay\)

Q: 具体怎么维护?
A: \(splay\) 中序遍历就是这个路径从上到下的遍历

\(splay\) 维护的是当前联通的所有实边的极⼤路径
\(splay\) 通过其中的后继与前驱关系,来维护原树中的⽗⼦关系。

Q: 树跟树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
A:\(splay\)中,\(rt\) 的\(fa\)信息还没利⽤上,所以⽤ \(splay\) 中 \(rt\) 的结点来维护

提示,\(x\) 的⽗节点不⼀定是 \(y\),因为 \(x\) 不⼀定是 \(spaly\) 中的 \(rt\)
举个例⼦,假设 \(x\) 的 \(fa\) 是整个 \(splay\) 的 \(rt\),那么\(t[r].p = y\)

Q:如何判断实边虚边?

A:因为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个实边

如果是虚边

在链接 \(splay\) 的时候只有只有这个 \(splay\) 的 \(rt\) 的 \(fa\)(点A)指向了某个点(点B)

但是这个点B的儿子却不是点A

虚边:子结点知道父结点是谁,但是父结点不知道⼦结点是谁

实边:⽗⼦之间相互知道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修改一次父子关系

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实边和虚边的转换

即:只需要确定父亲的儿子是谁

LCT基本操作

换边操作

将结点 \(fa\) 的后继改为想要变成实边的那个点 \(x\)


注意,得把 \(fa\) 转到根节点

此时fa的右⼦树是空的(因为 \(fa\) 的序号最⼤)

然后把 \(x\) 点接到 \(fa\) 的右⼦树

access(x)

核⼼操作:将 \(rt\) 到 \(x\) 的路径全部变成实边

(建⽴⼀条 \(rt\) 到 \(x\) 的实边路径)

注意这个实边路径只能包含 \(rt\) 到 \(x\) 的实边路径

这个过程是从下往上做的

⾸先需要将 \(x\) 旋到当前实边的 \(rt\) 上

接下来希望将 \(x\) 与 \(y\) 的连边边成实边

因为 \(y\) 是最⼤的点,那么直接将 \(y\) 旋到 \(rt\) 上

此时 \(y\) 没有右⼦树,直接将 \(x\) 接到 \(y\) 的后继节点上

那么直接将 \(x\) 插到 \(y\) 的右节点即可

此时,我们以 \(y\) 为 \(rt\) 的 \(splay\) 维护了整个路径

同样的道理对于 \(z\) 来讲,先把 \(z\) 旋转到 \(rt\)

此时 \(z\) 有左右子树(因为原树的有⼦树)

解决⽅案很简单

基于之前的换边理论,我们直接将y挂到z的右⼦树上

此时z就是这个 \(splay\) 的 \(rt\)

总结⼀下:节点直接旋上去。挂到右⼦树。递归做即可。

make_root(x)

将x变为根节点

利⽤第一个操作 \(access(x)\) 建立一条rt到x的实边路径。
对于一个无根树而言,我们将路径翻转是不会影响这个树的拓扑结构的。

所以直接将 \(x\) 转到 \(rt\),然后将整个路径翻转即可。

拓扑结构不变:翻转前后 任意两点 \(x\) 到 \(y\) 经过的路径点不会发⽣变化。

路径翻转是 \(splay\) 的⼀个经典操作,直接将某个区间翻转即可。

利⽤ \(lazy-tag\) 实现。

提示:此处2个关系别搞混了,⼀个是从原树的,⼀个是 \(splay\) 的

⼀个疑惑:区间翻转后为什么不会破坏其他边的偏序关系

因为父子关系不会发⽣改变

find_root(x)

找到 \(x\) 所在的树的根节点

  1. 建⽴ \(x\) 到 \(rt\) 的实边路径(调⽤ \(access\))

  2. 将 \(x\) 旋转到 \(rt\)

  3. 整个路径深度最小的点就是根节点

只需要找到整个树的最左的节点

做两遍 \(findrt\) 即可

进阶操作:判断 x 和 y 是否在同⼀个 splay 之中

split(x,y)

将从 \(x\) 到 \(y\) 的路径变为⼀条实边路径

⾸先通过 \(makert\) 将 \(x\) 变为 \(rt\)

再 \(access(y)\) 这样就实现了\(split\)

link(x,y)

如果 \(x\) \(y\) 不连通,则加\((x,y)\)这⼀条边
具体操作:

  1. 判断连通,\(makert(x)\) 将 \(x\) 变为 \(rt\)

看 \(findrt(y)\) 是否为 \(x\)

如果\(findrt(y)!=x\)

则说明他们不连通

  1. 由于在判断连通时\(x\) 已经是 \(rt\) 了

所以若需要加边,只需要将 \(x\) 的 \(fa\) 记为 \(y\)

cut(x,y)

若 \(x\) \(y\) 有边,则删掉该边
操作:

  1. 将 \(x\) 变为 \(rt\)

  2. \(findrt(y)\) 找到y所在的根节点

  3. 考虑第⼆个操作的副作⽤:当 \(findrt(y)\) 后,除了找到y的根节点外的同时,会将y所在
    树的 \(rt\) 旋转到 \(y\) 所在实边 \(splay\) 的 \(rt\) 上(在 \(findrt\) 后,会从左⼀直⾛找到 \(rt\),然后 \(splay\) 操作为了保证时间复杂度,最后还会 \(splay\) ⼀次把 \(rt\) 旋上去。)\(y\) 所在实边\(splay\) 的根节点就应该是整个树的根节点,也就是 \(x\)。

  4. 如果\(x\space y\)有边,则意味着 \(y\) 应是 \(x\) 的后继。所以只需要判断 \(y\) 是否为 \(x\) 的后继即可( \(y\) 是否为 \(x\) 的后继的判断标准:\(y\) 是不是 \(x\) 的右⼦树,同时 \(y\) 的左⼦树是否为空。
    这样就

    标签:rt,实边,LCT,Cut,int,Tree,splay,ch,节点
    From: https://www.cnblogs.com/Aurora1217/p/1708064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