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中电金信-创新企架方法,以“轻微快”赋能数字化转型

中电金信-创新企架方法,以“轻微快”赋能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2-12-31 21:00:18浏览次数:44  
标签:架构 建模 业务 金信 转型 企架 企业 赋能

随着数字化转型在金融行业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企业架构”的重要性,纷纷展开了企业架构转型的实践。


然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金融机构的企业架构转型项目,投入大、耗时高,对适任性和定制化程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特点,当下“整体转型”的实施方式虽然全面而彻底,但投资大、超复杂,不免显得相对“笨重”。“等不起”和“用不起”成为金融机构开展企架项目的难题。


企架建模,作为企业架构转型的典型做法之一,即通过业务建模的方法来构建业务架构,用业务模型来承载企业级视角下的业务需求,能够向上承接业务战略,向下指导IT架构设计。


针对上述难题,中电金信创新企架建模方法论,以“企业级”为本,同时融入了“敏捷”和“精益”的思想,实现企业架构转型“轻”投入、“微”定制和“快”见效,持续赋能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中电金信-创新企架方法,以“轻微快”赋能数字化转型_企业级

中电金信研究院副院长、

企业数字化架构转型咨询部总经理    曲向阳


企业架构方兴未艾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连续出台政策引导数字化转型,其中“企业架构”被多次提及。2020年9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以企业架构为核心构建现代化IT治理体系,促进IT投资与业务变革发展持续适配”,企业架构的重要性初现端倪。2022年初,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推动企业级业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架构设计,实现共性业务功能的标准化、模块化”,也与企业架构工程的内容和价值高度契合。


企业架构应用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方兴未艾。早在2011年,建设银行就率先开展了企业架构转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建行成功效应的带动下,各类金融机构都纷纷展开了企业架构转型的实践。据中电金信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业界,已经实践或开始计划企业架构项目的,包含有六家大型国有银行、五家股份制银行、两家头部城商银行、一家地区性银行和两家非银金融机构。企业架构的浪潮,正由大型银行向中小型银行、由银行向非银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业拓展开来。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家大型银行、一家股份制银行及一家地区性银行已经开始实践更加轻量化、定制化的企业架构转型方法。


企架建模的概念、价值和应用


企业架构的思想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截至目前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企业架构可以划分为业务架构和IT架构两大部分。业务架构包括战略层、战术层、运营层;IT架构包括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企业架构可以让转型中的企业站在一个更全面、更高阶的视角,自上而下地看到从业务层到技术层的全局,也将结合当下、预判未来的企业战略与实现战略的基础和过程放在一个体系内。


再看另一个概念,业务建模。业务建模是构建企业级业务架构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结构化的描述方式,从不同视角展现企业运营体系;也是一种多维度、精确化的业务需求表达方式。业务建模的成果就是业务模型。通过业务建模的方法来构建业务架构,用业务模型来承载企业级视角下的业务需求,向上承接业务战略,向下指导IT架构设计,这也就是业务建模驱动的企业架构转型,简称为“企架建模”。


举例来看企架建模的应用场景。某地区性银行S原有核心业务系统运行于大型主机系统之上,综合考虑总体运行成本、数字化转型创新、金融信息安全、技术路线趋势和IT架构现代化等因素,于2021年底启动基于分布式云平台的多地多活核心业务系统研究和验证工作,从传统大型主机向分布式云平台全量迁移。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分布式核心设计及关键场景验证,项目以“敏捷”作为指导,将敏捷化的思想与业务建模驱动的企业架构方法充分融合,采用可落地的业务建模方法论,引入先进的业务模型,结合行内业务现状,构建分布式核心的业务模型。流程、产品、数据三大模型分别从业务协作、产品规则、业务信息维度描述业务需求,并且互相验证,从而精准表达需求。


企架建模应用面临的挑战


在企架建模应用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它不应该只是一种方法论,也不应该只是一套实施工艺,更应该是一个企业承载战略、识别和提升能力、明确发展地图、明晰各部门间合作的变革过程。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工程。相应地,金融机构的企业架构转型项目也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是“投入大”,这类项目少不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其次是“适任性”,项目参与者需要对企业有深入了解,至少有五至十五年的相关经验,才能深刻理解企业痛点、解析企业战略,继而能承担项目工作;最后,由于每家企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不同,企业架构转型项目也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做相应的调整,因而“定制化”就成为这类项目的第三大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当下“整体转型”的实施方式 — 即锚定全量业务领域,针对全部业务流程,进行深度实施改造的模式 — 虽然全面而彻底,但投资大、超复杂,不免显得相对“笨重”。其他相对小体量的机构“等不起”,也“用不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和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场需要企业能快速应对变化,原先这种全面铺开的模式是否仍然适用于如今的企业也不免存疑。因此,中电金信致力于寻找更落地、更具实际操作性的方法,并以此为导向,持续演进方法论。


新企架:企架建模+敏捷+精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带着上述的思考,中电金信尝试引入“敏捷”和“精益”的概念,在企架建模概念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可以简称之为“新企架”。一方面,在设计目标上,将重点从“产出全量可用的架构”转变到“产出符合项目要求的最小可行架构”,在确保架构成果可用的前提下,降低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强调要在内容上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和裁剪,重点产出满足项目当前阶段已知需求特性(特别是质量方面的需求)的成果。同时,在整个架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场景,从项目的角度分析其所需的产出,实现“精益的架构设计”。


中电金信-创新企架方法,以“轻微快”赋能数字化转型_企业架构_02


总结来看,“新企架”应呈现出如下特点:


1.“轻”投入:资源利用最大化

遵循“价值优先”的原则,以“满足企业及时的、迫切的需要”为关键标准,减少消耗和浪费;站在企业级视角,设计过程兼顾各方,产出成果可复用。


2.“微”定制:适配性最大化

新企架的解决方案可以深度“适配”金融机构自身发展需求;项目的企业架构方法可以依据金融机构实际情况进行“微”定制。


3.“快”见效:工具赋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通过使用或者开发业务建模平台,及与之打通的设计、开发一体化工具链,赋能人员,提高效率。通过建模平台,看到用抽象的模型搭建出来的企业架构全貌,落到生产环境里,看到企业架构设计 — 业务建模 — 应用开发 — 运维整个研发工程链条落地(也称之为业务开发运维一体化BizDevOps)。


企架的思想已走过了六十年峥嵘岁月,在这期间,无数企架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演进着这套方法论,让她持续地散发活力,为企业提供助力。


深耕行业近三十年,中电金信与金融业内多家勇于先行的企业共同探索和实践,感受到了成果渐成的喜悦,也深深体会了转型的艰难。我们把这些实践和感受当作创新的土壤,结合团队成员多年的实践经验,以“企业级”为本,以“敏捷”和“精益”为翼,为这套方法论注入新的活力,致力于解决困扰企业多时的“用不起”和“等不起”的问题,让她引领着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轻盈起飞、度越关山。


以先进的方法论为指引,中电金信同样提供了先进的工具手段,为企业持续赋能。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是中国电子依托全栈自主计算产业链,采用新一代技术架构,为金融及重点行业打造的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源启·业务建模平台作为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的核心平台之一,承接新企架方法论,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易用、高效、全链条的企业架构数字化建模平台,助力高效构建企业架构模型,统一规范化企业架构设计工艺,实现从“业”到“技”的全链条支撑。


在“既企业级、又敏捷化、又精益化”的新企架思想指导下,业务建模驱动的企业架构转型与源启·业务建模平台相辅相成,一体协同,指引和支撑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标签:架构,建模,业务,金信,转型,企架,企业,赋能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430715/59822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