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2日18点,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上演的阿根廷vs沙特世界杯赛事中,阿根廷1:2沙特惨遭逆袭,2022世界杯首场爆冷!大家简直都不敢相信,离了个大谱,夺冠热门阿根廷竟一比二输给沙特,想必那晚不少球迷都在黯然神伤。
但回过头看,可能即便是路人都觉得这次阿根廷有点”冤“。上半场四个进球,三个被判越位无效。整场比赛累计7次越位判罚,超过了上届俄罗斯世界杯任何一支球队在整届赛事的总和,这一波属实要把运动员和球迷心态搞崩。连“小白”冰冰都说,这场绝对是一场越位球学习指南。
而且更具争议的是,其中不乏多次上演「毫米级越位」。要搁以前,这绝对只是一场精彩的进球。
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以VAR为首的世界杯黑科技了,连解说詹俊也调侃说:VAR不解人情。我们趁此机会就来盘一盘「毫米级越位」到底是如何识别的?
如何识别「毫米级越位」?
首先来科普一下什么叫越位。
越位是指在进攻方传球球员起脚的瞬间,接球球员站在比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的地方,同时比球距离对方球门更近,并试图借此位置准备进攻。简言之,队友传球瞬间,你比球和倒数第二位对方球员更靠近对方底线(通常只剩下对方门将),这时候你就处于越位位置。在球场上经常会看到球员因启动太快被判越位,陷入对方的越位陷阱。
以下图为例,虚线范围就是越位区域,如果进攻球员A长传给队友B,就会构成越位。
以往的比赛通常有两位在场边的助理裁判,或者视频回放的方式来判断,现在就新增了一系列黑科技。该黑科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足球AI RIHLA、半自动越位技术SAOT、视频助理裁判VAR。
SAOT作为视频助理裁判技术(VAR)的延伸,除了减少有争议的越位判决,也能缩短判决时间。该技术由两部分构成:足球内设传感器、场内摄像头。
足球的球中心安装了一个惯性测量传感器IMU,能每秒500次的速率向操作室传输数据,以对踢球点进行精确的检测。
并且每个球场顶部还安装了12台特制摄像机,一方面检测足球位置,另一方面还可以追踪每名球员身上的29个点,以此计算球员位置,并以每秒50次的频率发送数据。每次将球传给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时,利用AI结合肢体和球数据,SOAT就会向视频助理裁判(VAR)自动发出越位警报,然后供主裁判进行判断,不需要长时间的VAR回放来确定球员是否越位。
做出决定后,VAR组快速生成与越位判罚直接相关的3D动画图像,完整显示球员四肢在比赛中的位置和越位情况,实时判断球员有否涉及越位。
据说也正因为这项技术,可将越位判罚的平均耗时从70秒减少到25秒钟。
VAR对于熟悉足球的读者并不陌生,早在上届世界杯中就已经使用,但这一次可以说是场外的大明星了。视频裁判团队是由1名视频助理裁判(VAR,绿衫最右)和3名视频助理裁判助理(剩下的绿衫)组成。
他们可以访问场内安放的42个摄像机(其中8个是超慢动作,4个是更慢动作的打回放),以及半自动越位技术传递的摄像机信号。
整场比赛,他们的工作是不断检查这四项工作:
(1)进球和导致进球的犯规;
(2)处罚决定和导致处罚的违法行为;
(3)直接红牌事件(不是第二张黄牌/警告);
(4)错误的身份。
只有在出现明显失误或者严重漏判的情况下才会与裁判沟通。不过正如冰冰所说:一切以裁判为准。比如阿根廷对阵沙特之后,在丹麦队对阵突尼斯的比赛中疑似出现手球,VAR做出提醒,但裁判决定不做判罚。
不过即便如此,这一整套裁判技术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比如在知乎上,该相关话题都有上百万浏览。
对于这项技术,世界杯上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公平性的提升只会提高体育的水平。也有人吐槽说,可以倒是可以,但有明显的越位能不能先举旗。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本账号部分分享的资料来自网络收集和整理,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使用,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管理员删除。
标签:连梅西,裁判,越位,VAR,球员,阿根廷,视频 From: https://www.cnblogs.com/youdingte/p/1701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