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数字经济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大国的主要经济形态。在我国,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在我国正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国家内循环建设有着非同凡响的增长价值。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同时,《纲要》也提出,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被寄予厚望,与过去的经济形态不同,数字经济的视角往往更加全面且精准。在今年,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新华三就一直积极以全国性的数字化服务助推国家内循环建设,其刚刚收官的“智·行中国2022”行动在过去一年足迹遍布20多个省份,60多个城市,全年累计举办了70多场城市峰会、生态峰会和研讨会,带动多个区域城市、产业以及企业不断向数字化道路转型,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难发现,当国家重点构建的内循环框架搭上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有了进一步清晰的方向——助力国家内循环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共谋数字未来。
数字经济驱动内循环:与城市同行,共谋新未来
目前来看,内循环建设对中国经济的指向是明确且积极的,其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形成经济资源合理分配、地区发展协同的新格局。
因此,很大程度上,数字经济的发展受益于内循环建设,其中“东数西算”工程所呈现出来的规划效果就很具象。
根据规划,“东数西算”工程将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形成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体系。
这是一个国家级别的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算力资源将在全国范围内的东西部之间形成循环体系,并实现最大化利用,从而更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
同样的,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在助力内循环建设。以新华三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商正不断地用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去助力全国不同区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实力增长,为国家构建内循环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数字化基础。
今年以来,新华三“智·行中国2022”行动遍布广东、福建、江苏、河南、山东、陕西、贵州、内蒙古等地区,并在当地举办了城市峰会,诚邀当地的企业、机构等共同探讨当地的数字化发展情况与需求,增进地区对新华三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为不同的城市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带动当地加速发展。
智·行中国2022城市峰会广东珠海站现场
以广东地区为例,新华三为当地的数字新基建提供了诸多助力,其中包括与广东机场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民航物联网联合创新实验室,参与建设顺德“城市数字大脑”,累计服务广东(主要包括广、深、佛、莞)近30条地铁线路,甚至是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项目也是由新华三来承担90%以上的ICT基础设施架构建设等等。
数字新基建的完善,为广东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稳健的底座,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这里所呈现出来的实际上就是数字经济助力内循环建设的一个区域缩影。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在内循环体系中都有着各自的定位和价值。当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像新华三这样的数字化服务商在全国视野的驱动下走向各个区域,与城市同行,共建数字新底座,支撑起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家的内循环建设才有未来。
向数字经济更深处进发:与场景同行、与伙伴同行
当前,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是建设内循环体系的经济基础,更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全面支撑。
如何发展好数字经济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全国视角下,发展好数字经济就要与城市同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在行业视角下,发展好数字经济又在于两个方向的思考,一是与场景同行,二是与伙伴同行。
其一,与场景同行,其意义在于辨别不同场景的数字化痛点,真正让数字化技术解决场景问题,推动产业升级。
具体来看,不同的产业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对应的场景痛点也不同,金融有金融的痛点,医疗有医疗的解法,甚至是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公司(或机构),也会存在截然不同的产业场景。因此,以场景为服务导向,“对症下药”是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
同样的,今年以来,新华三也举办了多场行业研讨会,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行业研讨中解构各个行业的细分场景,真正了解场景痛点,以更好地推动数字化发展。
“智·行中国2022-数字技术,助力智慧医疗高质量发展”论坛活动现场
其中,在福建的医疗相关研讨会上,来自医疗一线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林志刚就提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和集成平台的建设,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后,这一观点为新华三在福建地区开展医疗数字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截至目前,新华三以全栈云能力、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及绿洲大数据平台助力建成了福建医保信息平台,同时又以ICT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支撑了复旦华山福建医院、福建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率先为区域医疗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促进了当地区域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其二,与伙伴同行,其意义在于向不同的生态伙伴“借力”,以全面的数字化的能力做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服务,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绝非一家之功,单凭一家企业更是无法挑起数字中国的建设重担,学会与伙伴同行是市场组织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必修的一大课程——区域端有城市生态伙伴,产业端有行业生态伙伴,万事离不开伙伴二字。
为此,新华三在“智·行中国2022”行动中不断寻求与当地生态伙伴的无界合作,其核心就是协同每一个生态伙伴的能力与资源,将生态力量提升到最大化,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能力。譬如,在今年1月份天津的抗疫行动中,新华三就协同紫光云公司召集了20多名工程师,奔赴一线搭建系统,最终在紧迫的24小时内完成了当地政府交予的任务。
新华三与紫光云的工程师们紧急进行设备部署和调试
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优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离不开生态伙伴的支持。因此,在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新华三也不断扩大自家的生态朋友圈,联合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等持续完善自身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
总的来说,一是要深入产业,聚焦场景做好数字化服务;二是要协同伙伴,用生态的力量提质数字化服务,两项结合才能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助力国家建设内循环体系与数字中国工程。
数字中国建设,从小处着手
实际上,不管是内循环建设还是数字经济发展,抑或者是数字中国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在全国视角下,数字化服务要与城市同行;在行业视角下,数字化服务要与场景同行,同时在其中承担着主要角色的也是以新华三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商——真正的建设,都是从小处着手,从一座城市、一个场景、一家企业出发,步步深入。
那么,综合来看,擘画“内循环”的数字未来,实际上就是要企业深入区域城市、产业场景,共同从小处着手,做好基础模块的数字化升级,再一步步推进数字中国的发展。
截图来自新华三“智·行中国2022”官网
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新华三的“智·行中国2022”行动,也能看到,当前国内的一部分大厂已经开始这样去做,并验证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在汽车制造领域,新华三就通过一个个车企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来推动整体汽车产业的升级,比如依托“数字大脑”的全栈能力为长城汽车构建新一代的企业数字化平台;为广汽本田构建高效快捷的智能运维支持以及高可靠技术保障的容灾体系;为Zenseact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等等。
从小处着手,做强数字经济是实现国家内循环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效路径。当大国的内循环体系得以完成,那么就具备了进一步拓展外循环的基础与能力。这一点与企业组织的发展规律很接近,新华三深耕行业数十年,也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截至目前,新华三集团已建成海外代表处12个,具备从市场拓展、项目交付、服务支撑的端到端能力。认证海外合作伙伴超过1200家,建立了34个海外备件中心,服务覆盖174个国家和地区。
外循环的成功拓展,进而再与内循环实现对接,便能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届时,在发展新格局下,无论是数字中国的建设还是全球数字化的发展,都能实现双线兼顾、融合发展。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响铃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 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标签:数字化,经济,数字,异曲同工,建设,循环,2022,之妙,新华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675284/597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