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网络模型
Bridge模式(默认)
Docker程序启动后会创建一个bridge0网桥,并分配一个IP,可以想象成一个虚拟的交换机,创建的容器实例都会通过虚拟网卡veth pair设备连接到这个网桥上,并以网桥IP作为网关,这样就可以实现容器间的通信。 如果容器内程序想访问宿主机服务,则可以直接访问bridge0的IP,注意:此流量不走localhost,宿主机上服务需要监听0.0.0.0,并且此方法在不同系统间不通用。 如果容器内程序想访问外网服务,则需要通过SNAT机制,将来自容器内部的源IP替换成宿主机IP。 如果外部程序想访问容器内服务,则需要在启动容器时做端口绑定,也是通过iptables添加一条DNAT规则,实现目的IP转换。如:
1 |
|
Host模式
该模式下容器网络并未与宿主机网络进行隔离,而是占用了宿主机的端口,容易造成端口冲突。
Containner模式
该模式指后创建的容器与已有容器共用同一个Network Namespace,即共用一个IP和端口范围。则两个容器可以通过localhost网卡通信。
Kubernetes网络模型
Pod内容器间的通信
每个Pod创建的时候都先会创建一个默认的Pause容器,后面每个新建的容器则都使用Containner模式,这样所有容器之间都可以通过localhost网卡通信,实现了Pod内容器的网络共享。
同一Node上Pod间的通信
采用了类似Docker Bridge模式的网桥技术,将不同Pod连接在了同一网段中。
不同Node上Pod间的通信
Kubernetes中规定Pod IP在整个集群中唯一,且互相可以不通过IP转换直接通信。此点相比于Docker简化了跨Node通信的配置工作。 此时需要借助实现了CNI标准的插件来实现了,比如:flannel、weave等。 flannel为Kubernetes集群提供了一个三层路由转发网络,通过存储在etcd的pod ip与node ip对应关系,转发数据包到相应的节点上。
Service与Pod间的通信
由于Pod IP会经常变化,所以K8s在提供同样服务的Pod之上又抽象出了Service的概念。Service具有固定的CluserIp:port,可以通过内建的负载均衡器路由到背后的pod容器。 在Pod内程序往Service上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会经过iptables进行过滤,iptables接受数据包后会使用kube-proxy在Node上安装的规则来响应Service或Pod的事件, 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从Service的IP重写为Service后端特定的Pod IP,之后就与不同Node上Pod间的通信过程类似。
外部网络访问Service
NodePort模式+LoadBalancer(四层流量入口)
通过配置Service类型为NodePort,则外网则可以通过集群中任意节点的NodeIp:NodePort访问服务,接收到报文的节点会重定向到对应的Service。 NodePort是靠kube-proxy服务通过iptables的nat转换功能实现的,kube-proxy会在运行过程中动态创建与Service相关的iptables规则,这些规则实现了NodePort的请求流量重定向到kube-proxy进程上对应的Service的代理端口上。 kube-proxy接受到Service的请求访问后,会从service对应的后端Pod中选择一个进行访问。 在这之前如果可以添加一个负载均衡器,比如目前阿里云上的SLB,则请求会通过访问负载均衡器的IP在被负载到K8s集群中的Node上。
Ingress模式(七层流量入口)
不像负载均衡器每个服务需要一个公开ip,ingress所有服务只需要一个公网ip,当客户端向Ingress发送http请求时候,ingress会根据请求的主机名和路径决定请求转发到那个服务。 它底层其实是通过Nginx来实现的,它会去对应服务的Endpoints列表里查找pod IP自己选择一个直接访问。 基于http请求的负责模式可以通过host和url进行请求细分服务流量,还可以在请求的X-Forwarded-For标头中提供原始客户端的IP地址。
标签:容器,Kubernetes,Service,IP,模型,宿主机,访问,Pod,Docker From: https://www.cnblogs.com/wqkant/p/1700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