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时间:2022-12-07 00:33:30浏览次数:41  
标签:读后感 下脚料 自己 奇特 柳比 工作 时间 歇夫 一生

周末是啥也没干   我也是李笑来推荐过来的,感觉写的挺啰嗦的,主人公究竟是怎么记录时间开销的,我特别好奇这一点,可惜没有详细截图 就记录一些我的想法,还有书摘吧   第十四章   “在他崇敬的每一个科学家 卡尔 •冯 •伯尔、法布尔、哥白尼 身上,他总是把道德因素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是 笼统、抽象的道德,而总是某些具体的道德品质,某些实在的和 积极的心灵特征,激起柳比歇夫无限的钦佩。 他一贯利用可能的机会给自己的朋友们- 弗拉基米尔 •尼 古拉耶维奇 . 贝克列米舍夫和亚历山大•加夫利洛维奇.古尔维奇 以应有的赞扬,这是颇令人感动的。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和莫汉达斯 •甘地也使他肃然起敬。 在他紧张的精神生活中,他崇敬的英雄、他喜爱的人、他的” 我如果读他们的 原版传记会不会见贤思齐呢?   下面黄色加粗这段是主人公的自述,写的非常好啊,主人公治学态度突出一个稳扎稳打,而不是浮皮潦草。我们自己工作生活也应该这样啊,吃透,而不是囫囵吞枣。初高中学生时代也是这样啊,踏踏实实学会知识。另外就是利用时间边角料,学一门外语,太强了   随时随地利用 “时问下脚料“。 我像是果龙理笔下的阿大垫:阿卡基耶维奇。他在抄抄写写中找到乐趣………我在学术工作中也很愿意发現新的事实做纯技术性的工作等等,从中找到乐趣。再加上我 欢我念念不忘的父来那里遗传来的乐观主义,结果我写了很多 多东西备而不用。这些东西,我根本没有指望发表。重 要的论著,我做的摘要十分洋细,甚至到现在我在这上面 花很多的时间。我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凡是最重 要的著作,我都要写个提纲,再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我手 头有大量的存货,一旦有可能出版,存货立刻能派上用场。 文章写得很快,因为事实上它不过是我平日储备着的材料 随用随取。 在青年时代,我的读书方法使我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别人, 因为我看的书比我的同志少 他们看书比较浮皮潦草。 。但是、浮皮游草地看书,有许多精形的东西消化不了,看过的东面 很快会忘记。至于我看书的办法、 能使我得到十分清晰牢固 的印象。所以,随着岁月的推移 我的库存要比我的同志丰富得多   全复一年,这个方法以及他的其他工作方法,优点越来越突业 他仿佛什么都提前几十年计算好、设想好 仿佛连他的长寿都是 事先估计到、考虑到的。 他的一切计划,甚至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制订的出发点。 是设想他起码应当活到 90岁。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他只是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 利用任何所谓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还是在克里米亚,他已经注意到边走路边打毛衣的希腊女人。 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 他演算习题 他规定,短距离,二三公里路,最好步行,省得为了等车浪 费时间、损害神经。步行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反正需要散步。 他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考虑得无微不至。出门旅行, 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举个例子,英语,他就是主要利用“时 间下脚料”学会的。     “我在苏联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常常出差 一般我要带一定数量的书上火车。如果是长期出差,我就把书打成邮件 寄到某地。带多少书,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决定 我 在一天之内是怎么安排读书时间的?清早,头脑清醒,我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 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在路上看书有什么好处?弟一,路途的不便你感觉不到 很容易将就:第二,神经系统的状况比在其他条件下良好 坐电车,我看的不是一种书,有两三种书。如果是从起点 站坐起(例如在列守格勒),那就可以有位子坐,因而不仅 可以看书,还可以写字。如果电车很挤,有时候只能抓着扶 手杆勉强站住,那就需要小册子,而且要比较轻松的。 现在 列宁格勒有许多人在电车上看书。”   可是,“下脚料”越利用越少,而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作越深人,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 又轮到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所钻研的分类法,促使他批判地对待达尔文主义,特别是那种 认为自然淘汰是进化主导因素的理论。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人活 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 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 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这段关于时间下脚料的描写也是震撼人心,一个对自己负责人的人,会静心安排自己的时间,不是说对自己负责,就不能有一点点娱乐时间,主人公没耽误娱乐,他也看戏,看电影,还会音乐,历史,外语,这些技能都是用边角料时间学会的啊   第十章   出于许多原因,部分是我自身的原因,部分是外界的,我 从1925年开始搜集昆虫(主要是地蚤)。就在这个时间前后, 我开始在彼尔姆大学教农业害虫方面的课。 美国人布利斯,我同他一起出过差,到过乌克兰,到过高 加索。我穿衣服,向来不在乎旁人的看法,穿得很寒酸。关 于这个问题,布利斯对我说: •您的衣着举止不拘小节,独 行其是,我很佩服,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勇气学您的样。 这样的恭维话,出自一位地道的聪明人之口,抵消了庸人们 成千上万次的白眼⋯•照我看, 一个学者的衣着最好保持最低水淮,过得去就行。因为:(1)有些人,把穿一套好衣服当 作真正的乐趣,何必要同这些人比赛竞争呢?(2)穿朴素的衣 服,行动方便自如;(3)稍有些故作‘癫狂’ 并不坏:小市民 会对你有些讥讽嘲笑,这是一种有益的心理上的锻炼,能让 你培养我行我素的精神…   TO:玉玉   无数的日期、姓名、事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 比歇夫应用起来简直得心应手,这是因为他把这些材料都按一种 巧妙的体系分别铭刻在头脑之中。至少可以这么认为,当需要的 时候,即使不能“记忆如泉涌” ,他也能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需 要的手册一样,在脑中找到这些材料。 他是首先在生物分类学中应用鉴别分析的人中的一个。他用 数学来加强分类学 我想说,他视分类学为至宝。生物学体系, 或者说生物学中的体系,能引起他纯美学上的欢乐;同时,分类 学不可企及的复杂性和大自然的完美性又使他感到畏怯和悲哀。 同一类昆虫的构造中有着惊人的多样性,这既不会妨碍他, 又不会使他撒手不千,只能引起他的惊诧,这种惊诧往往引导科 学家们去发现。他幻想弄清生物真正的类目,可也懂得这一任务 是一眼望不到边的。 “看来,多数人认为,很多部类 例如飞禽类、哺乳类、高等植物的分类,基本上是结束了。但这方面可以回想一下 伟大的卡•冯• 伯尔。的话: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坚持不懈的寻求 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永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 远不可企及的。   我过去同很多人一样,对于昆虫分类学抱着一种极其轻视的 态度。它不能被称为科学,至多是一种嗜癖而己。 一个成年男子 犯得上去捕捉蝴蝶和形形色色的虫子吗?这能算一什工作吗?   上面这段描写柳比耶夫自己的知识也应用了动物分类学,知识分门别类,想用的时候信手拈来,很赞,我也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分类,只是不知道怎么分啊,知乎收藏夹,B站收藏夹算吗   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的指猪。我感说到,当笔尖附过纸张时,他毫无不耐烦和素然无 味的心情,他专心致志地,甚至还带着点欣喜的心情在写 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柳比歇夫的一段自白: ……我像是果戈理笔下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像他 一样在抄抄写写中找到乐趣… …在科研工作中,我非常愿意做 纯事务性的工作,   显而易见,门捷列夫也把这类事务性的工作看成是休息,是 享受。从柳比歇夫身上就可以看到,分门别类的爱好可以体现在 -切嗜癖之中,而门捷列夫的这些卡片目录和账本,也完全不是 什么弱点。凡是他所碰到的东西,他都想加以分门别类,把它们 相同和相异的程度确定下来。事务性的,甚至技术性的工作,通 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毫不相干的古怪行径和毫无价值的浪费时间, 实际上却有助于创造性的工作。很多科学家认为事务性的工作并 不是分散精力,而是有利于创造的一项条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我独自一人坐在门捷列夫的书房里沅思着一件事:当然,电脑把人们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了出来,然而与此同时,电脑又剥 存了人们从事事务性工作的机会。看来,这项工作还是需要的, 将來人们会争先恐后地地抢着做这项工作,我们只有在失去了它 之后,才能发现这一点   又举了一个例子,门捷列夫也酷爱分类啊     力量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如泉涌至, 头脑变得敏锐了,想象力十分活跃•…这种幸福的、如醉如痴的 状态,在作家称之为灵感,在运动员名为巅峰状态,在科学家则 叫作开窍;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 - 有些人不常有,另一些人经常有。人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他平常的能力和极限,这种情况是 有可能发生的,重要的正是这一点。这么说,这是可能的。既然 能有一次,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两次,不能每天都这样呢?     这段描写巅峰状态有的人可以有多次,要是我能有多次多好啊,我的巅峰状态在初中,冬天坐公交还在窗户上演算几何题     其他方面且不谈,在紫忙这一点上,作者这一代人也好,较 年轻的几代人也好,都并未顾惜自己。白天上工厂,晚上上大学, 他们又是函授生,又是夜校学生,又是校外考生,他们勤勤肯肯 毫无保留地使出自己浑身的劲头。 但只要作者不带任何情绪对比一下事实,那他就能看得很清楚,柳比歇夫在这同样的 50 年中,比作者多读了多少书,多去了 多少次剧场,多听了多少场音乐,多写了多少东西,多干了多少事。 与此同时,他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要比作者理解得好得多,领悟 得深得多 在这一意义上,完全可以把加缪的“生活就是透辟地理解” 这句话应用到柳比歇大身上。 浏览柳比歇夫的书信、札记,作者明白了,他,就是作者, 考虑得多么少,而且獭于思索。他懂得了,勤勤恳恳地工作、热 情地工作,这还不算善于工作。他还明自了, 一个好的方法可能比热情更为重要 然而作者是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用了更多的时间,是不是他 娱乐的时间比较多,或者沉湎于嗜癖的时间比较多,或者陶醉于 大自然中的时间比较多? 如果真的这样,倒也罢了!不难证实,我们这部书的主人公 不但睡得多,不开夜车,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至于领略山河   柳比耶夫比一般人多读了很多书,多听了很多音乐,多看了很多剧。不是因为他有热情,是因为他有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可以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进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菜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 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一个人在什么地方有权使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在什么地方无 权滥用。在这方面,柳比歇夫为自己定出了一些道德上的禁令, 规定了使用时间的道德限度。 能干的人和有计划的人使人感到他们是时间的主人 对时间的崇拜,愈来愈甚。对时间的崇拜成了精干地抓工作 和善于生活的标志。时钟的指针在催促,人们向前飞奔,唯恐落 后。人应当熟悉情况,达到时代的水平,与时代相适应。人牺牲 自己的自由,把时间当神明来供奉。被支配的不是时间,而是人。 时间在发号施令。飞奔的时间疾驰而去 时间之神严格地计算着成就:出版了多少著作,做了哪些答辦, 获得了什么学位,得到提升了没有,到哪些地方去过. ••在这意义上,柳比歇夫不依附于时间,也不害怕时间. 当作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时,他体验到一种解放的 幸福。这样的时间充满了光明和安宁。 一天全部的时间都吸取着 最重要和最本质的东西,如同绿叶的表层吸收阳光一般。 考察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作者似乎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时 间。 一分钟走近来了, 一分钟紧接着一分钟绵绵不断地流逝,但 它不是毫无变化、对一切漠不关心地流逝,它关心人们是否重视 它,它尽量延长自己,呈现出凝结块和空洞体。结构有着某种涵义, 在作者眼前如同出现了思想的溪流,时间变得可以理解了…   上面这段,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是最宝进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菜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 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       问题就在于: 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 统计法才能成立,因为我在小说中已谈到,柳比歇夫利用时间的 方法是与对待时间的道德态度不可分的。命运赋子我们的生活、 时间是无价之宝,应当利用它来不仅给自己(绝不是只给自己), 而且给别人,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最大的利益。     作者认为,先立志,然后时间统计法才能起作用。而不是指望时间统计法带来成效,道理我都懂:立志。所以这段话没什么新意 

标签:读后感,下脚料,自己,奇特,柳比,工作,时间,歇夫,一生
From: https://www.cnblogs.com/tufei7/p/16961910.html

相关文章

  • 《浪潮之巅》读后感
    《浪潮之巅》是计算机选修课上老师推荐阅读的,虽然有读后感的课业任务,但却丝毫没有打消我阅读这本书的兴趣。这本书由吴军博士所著,主要讲述了近三十年来以美国企业为主的IT......
  •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大家》读后感(八)
    12月份的阅读笔记这个学期,通过阅读《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大家》这本书,确实让我感悟了许多程序和编程有关的知识和道理,让我对程序的固有认知也产生了些许变化。这本书......
  • 你应该知道的10个奇特的 HTML5 单页网站
    网页设计师努力寻找新的方式来展现内容。其中一个大的趋势是单页网站,现在被世界上的一些大的品牌广泛采用,使用它们来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干净和简单的而且美丽的网站。 ​​......
  •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是在某个b站up主那里听来的,忘记他的论题是什么了,当时听着挺有新奇的,看他引用主要是这本书,因此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本书的终极论点在我看来就是这句话: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
  • ultra fast lane detection读后感及使用情况
    ultrafastlanedetection提供了很好的源码,根据演示视频来看,效果似乎不赖,很有必要试一试该算法。一、基本情况作者知乎:超快的车道线检测-知乎(zhihu.com)简单来说,作......
  • 《凤凰项目一个IT运维的传奇故事》读后感
    1、故事背景主人公比尔,在一家汽车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工作状态以及小日子都还不错,但是公司内部已经是风云突变、危机四伏,由于比尔一直以来深受领导信任,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临危......
  •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这本书几乎描绘了爱情的所有模样(忠贞的,性欲的,柏拉图式的,转瞬即逝的),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思考了几个问题,比如“性”和“爱”的关系,“理性的爱”和”感性的爱“的关系......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夜里终于辛苦读完了这本村上春树世俗意义上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虽然已有心理预期—了解这是本伤感的作品,读完仍免不了涌上一股哀伤的情绪。难不成这书真有不可思议的魔力,读......
  • 《暗时间》读后感
    很久没有这么静下来读一本书了,还是一本时间管理类的书籍,书中主要讲述了教我们平时如何学习和提高效率。笔记读完这么书后,其实书中很多方法其实也都知道,也对做了一些笔记,......
  •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读后感4
    这里的正交其实就是咱们熟悉的解耦。在这里你估计会想到标题为啥是正交,不是解耦。我忘了告诉大家本书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木匠和音乐家。估计能在木匠和音乐领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