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首次提出 “信息化”的概念,并明确“信息化是指通信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中提到,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活动;通信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指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 随后20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的发明和迅速普及,迅速推动了”信息化“概念在全球的扩散。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方对“信息化“的研究逐步深入,信息化比较典型的定义还有: 信息化主要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来生产、获取、处理、存储和利用信息。 信息化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广泛而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 信息化是生产特征转换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过程,该过程是由以物质生产为主向以知识生产为主转换,由相对低效益的第一、第二产业相对高效益的第三、第四产业演进。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所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将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进程。 信息基本的概念是消息,总结历史发展分为五次: 1、语言的出现与使用 2、文字的出现,让信息的传播与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这让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 4、电信技术的出现与普及 5、影响最大、最广的一次,延续至今的一次,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应用,同时其逐渐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 2008年,82岁的他发表了题为《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论文,其中很多论述极具前瞻性: 预计到2020年,国际上微电子技术水平将发展到14纳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只是一代又一代的引进新的生产能力是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我们研究人员要争口气,否则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总是要卡我们的脖子。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突破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许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跨越的潜力,而是缺乏创新的胆识;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没有突破的可能,而是缺乏必胜的信心。 不要浪费你的无知。当你对一门知识毫无所知时,最容易问出简单而重要的问题。 一旦你习惯了某种现象或事物,认为它是理所当然时,思维就不知不觉受到了限制。 -- David Kohn
标签:社会,信息技术,核心技术,2022.49,通信,信息,信息化 From: https://www.cnblogs.com/doit8791/p/1694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