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识体系,就是通过大量学习,把学到的一系列松散、零碎的知识结构化,建立知识与知识的连接。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常包括三个特征:知识架构、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一、建立知识架构
知识架构说的是框架,就像一本书的目录一样,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跟结构。构建知识体系的时候先选择一个架构,比如运用“思维导图、结构图、重要知识点条列、文件夹”等等。
二、丰富知识内容
知识内容说的是你的知识体系不能只是几个干条条,要有内容的支撑。这就需要你对要构建的这个知识、这个主题进行广泛且深入地阅读或学习了。
1、快速阅读。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 ,掌握快速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天能抽出来读书学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大量阅读,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非常有必要。快速阅读的能力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培养,另外也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掌握到一两千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容易的。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建立晨间阅读的习惯、远离以及戒掉社群媒体成瘾的习惯、养成作读书摘要、笔记的习惯,都有助于帮你更好地阅读积累。
2、主题阅读。想要更加快速的建立起自己对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进行主题阅读是最好的方法。所谓主题阅读,就是根据你的需求,确定一个读书的主题(比如营销、投资、心理学、明朝历史等等),然后以这个主题为中心,挑选十多本,甚至数十本跟这个主题相关的书籍进行主题阅读。
3、梳理内容。对于从各种途径学到的知识,可以通过“文章、思维导图、结构图”等方式进行梳理,然后把梳理出来的内容放到你的知识架构中。在具体重要内容上,建议用自己的语言对内容进行整合。如果你嫌麻烦,可以只列出关键内容,具体内容通过标注书籍页码、拍照等方式来进行。
三、建立内容之间的联系
内容之间有联系说的是,我们在梳理知识构建体系的时候,要多进行知识的关联。比如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联、知识与经验、知识与案例的关联。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把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更透彻。
例如把松散的知识形成一个个“知识晶体”就是一个好方法。知识晶体说的是一堆知识点形成的稳定的架构。将单个的知识点变成知识晶体的常见方法有:①运用关联关系,比如马斯洛需求理论、SWOT分析、公式等;②运用树状结构,比如书的目录、SMART法则、思维导图等;③运用序列关系,比如工作流程图、操作说明书的步骤指南等;④运用数据结构,比如各种统计上的柱状图、圆饼图、成长曲线等。
不要把知识晶体想的过于复杂,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创造的,比如①以列表的形式把单个知识点整合成的“关于xx知识的5个技巧、关于xx知识的10个案例”。②以书籍或书籍中某个章节、重要知识点做的思维导图。③自己根据学习、生活、工作中接触的一些结构图,创造自己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一些架构。
学无止境,即便你现在已经做好了知识体系,但在后续的学习中,可能还会学到这个知识的新东西,这时添加、完善进去就可以了。
检查自己的知识体系:
检验自己对某个知识、某个主题,有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个“基础方法”是:看你能否以这个知识点为题,“轻松架构”出一篇有内容的文章、一趟课。进一步的方法是自己能不能在遇到问题时,灵活运用知识体系中的方法来说话、做事、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看、做摆设。知识只有多用才有价值,运用知识的前提是你在遇到问题、需要用的时候能够想的起来。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多熟悉你的知识体系了:
①平时一有时间就多去翻看你的知识体系,不断巩固、熟记知识。
②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抛开你的知识体系苦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识体系,去查看哪个知识能帮你解决问题。时常这样做之后,你就知道什么问题该用什么知识解决了。
反过来,在梳理知识、关联知识的时候,就要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写下来,做一个整理。这有助于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
在下千城2018年06月24日·管理学博士生 付费内容测评专家团成员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第一,什么是知识体系
假如你本、硕、博士毕业、上过N年学、考了N个证、读过很多书、写过很多材料,可以认为自己有知识体系吗?答案:不一定。
知识体系一定是基于某个“载体”的,我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是别人的知识体系。所以,如果不能把看过的书、考过的证、学习的经验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那就不叫知识体系。
请允许我逼格一把。知识体系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通过收集知识、消化和吸收知识、创造新的知识、新旧知识交融的过程而形成的知识循环,它的本质是持续的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架构。
第二,知识体系和阅读有什么关系
知识和信息是两码事。我们每天看的微信、新闻都是信息,而你筛选、吸收后,利用他们创作了一篇文章并发布了出去,这才叫知识。而你的文章(新知识)又成为了下一个人的信息,这就是知识的大循环。发现没,想构建知识体系、打造知识循环,第一步就是去接触信息,就是阅读“他人的知识”。不管是看书、看文章、看视频、看教程,都是在接触信息,然后将其中对你有用的信息转化成知识。所以,阅读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一步。
第三,怎么通过阅读打造知识体系
前面两个核心环节如果搞明白了,那通过阅读打造知识体系的步骤和方法也就容易多了。核心就三步: (1)先大量阅读,接触新信息。就是说不要局限于一本书、两本书,而是要几十本、几百本的阅读。也是说不要局限于某个主题、某个领域的书,而是要多个主题、不同领域的书都要读。(2)对信息进行筛选。核心步骤:做笔记。怎么才能证明我们将接触了这么多书的“信息”都变成了“知识”呢?方法就是做笔记,你肯定不会把一本书全部抄下来吧,肯定只抄5%左右,而这5%就是你筛选后的知识。
(3)创造新知识,并和旧知识融会贯通。这一步有很多方法:去写文章,大量的练习写作,不断的创作新知识,也持续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大量思考,反复的把看过的书籍和自己以前就知道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大量的分享等等,这些方法都很有效
最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知识体系绝对是有分量的那一个。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打开新的世界!轰炸鸡
2018年03月08日
老子《道德经》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阅读是件很快乐的事情,阅读增加知识也是种聚沙成塔,从量变到质变的行为。
简单一句话:通过点-线-面开始构建自己的初步知识体系,并思考价值-喜欢-擅长的三个问题,在阅读中掌握标记-重述-行动方法。
阅读前的三个自我提问
阅读是一个习惯,需要时间培养,人不是电脑,做不到粘贴复制,所以要真正发挥阅读的作用,必须回答好这三个问题:
1、这本书对我构建知识体系是否有帮助?
现在是不缺知识的时代,一不留神你就会陷入信息漩涡之中,你需要从信息中选择所需内容,通过判断这本书是否属于你的知识体系之中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它属于知识体系范围之内,对你来说就是有价值的。
2、我是否喜欢这本书所讲的内容?
知识体系的构建可能是基于理性去建立,而非真正出于你的兴趣去构建的。那么这件事你可能也难以坚持下去,所以要问问这些内容是否你感兴趣的?一般来说,能够马上用到的知识是最容易让自己喜欢上的,而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建议大家从当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去设定知识体系范畴。
3、我是否会应用到书中的内容?
一个人对自己越擅长的事情会更容易去做,而我认为擅长并非你天生具备优势,而是你开始行动,在实践中获取经验,所以在读书之前,建议你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去思考,阅读后去实践,通过应用培养自己的优势。
知识体系构建的点线面
一个人的知识管理存在点线面的发展。知识体系建立我觉得就是提取点的内容,然后给各点连上关系之后的线条模型,最后把线条通过结合整理成面。
1、在工作中先精深一个具体点。例如你的工作是语文老师,那么你就要首先把语文学科最基础的文字理解,句式分析,文艺分析等东西吃透。
2、当精深自己工作内容之后,再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去进行线条发展。例如我是语文老师出身,横向发展我把自己的知识领域拓宽到历史文化,政治文化,从而与文学文化进行线性结合。
3、当横纵向发展之后,就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语言文字到关注历史文化、政治文化,把这些看似独立的线条知识发生关联,形成网状知识。
阅读的三阶段方法
1.标记 在阅读时,在书上把第一次接触的概念、与自己有共鸣、不赞成的观点、能指导行动的建议等标记。
2.重述 抄录之后要做的第二步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的知识体系构建都败在这一步。这一步重要做的是把点变成线的工作,重点不只是用自己的话重新阐述一遍,而是把现在抄录的知识与之前积累的知识体系建立关联。
3.行动 通过输出去优化知识体系,发挥知识的价值是我们读书的目的。这一步的原则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学习是一种浪费。 如果工作能用上所学内容是最好了,如果没有,那就想着去把所学教给其他人。
总之需要学以致用,并且在行动过程中去重新梳理知识点本身和知识间的关系,不断去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方式,有的人涉猎天下,有的人独领一道,自己喜欢而习惯的说不定就是最好的方式。不过在读完一本书后一定至少要给自己脑中留下三个关键词,那样才有意义。
还有一句话,“温故而知新”,觉得好的书要多读,再次览阅一本书会有不一样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