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多云时代,如何定义企业云管理平台?》的直播课程中,我们重点围绕“企业为什么需要云管理平台”和“什么是企业云管理平台”为大家分享了关于企业建设云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和云管理平台的定位。
本文是 7 月 21 日“CloudTech 博云说”第六期直播分享内容的回顾整理,围绕《多云时代,如何建设企业级云管理平台?》为大家分享企业云管理平台的建设路径和方法论。
01 企业云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诉求和思路规划
经过多年众多实际项目的建设经验,博云对企业级用户建设云管理平台的核心诉求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四个核心诉求,即统一异构资源纳管、统一云服务门户、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运维管理。
这四个核心诉求具体表现为:
1. 统一异构资源纳管:企业需要实现云资源和非云资源的统一纳管,实现跨平台的资源调度与编排;
2. 统一云服务门户:企业需要独立自服务门户,自助化申请使用资源,需要统一运维运营门户,集中管理运维运营能力;
3. 统一运营管理:企业需要可以自定义服务目录及服务的审批流程,需要建立租户的管理体系,需要资源优化的建议,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4. 统一运维管理:资源需要全面监控,日常运维操作需要自动化,资源配置数据需要集中管理。
基于企业级用户的这四个核心诉求,博云提出了“云纳管+云服务+云运营+云运维”四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并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了《企业云管理平台建设指南》,基于理论研究基础与行业案例实践,既为业界带来了企业云管理平台建设的方法论,也为企业建设云管理平台提供了清晰规范的落地指南。
云纳管能力范围及建设思路
云纳管需要具备异构资源统一纳管、跨平台资源调度与编排能力。
- 异构资源统一纳管:
实现云资源和非云资源统一纳管,云资源包括:虚拟化、私用云、公有云、专有云、容器云等。非云资源包括:集中/分布式存储、SDN、负载均衡、防火墙、堡垒机等。
- 跨平台资源调度与编排:
实现资源池化,通过资源调度引擎统一调度资源。通过资源编排引擎,实现跨异构资源混合编排,快速响应客户资源使用需求。
云纳管建设思路需要明确资源管理范围和业务环境边界。
- 资源管理范围: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分阶段进行资源纳管。例如:首先实现
虚拟机化、私有云、公有云资源纳管,然后再实现基础设施类资源(SDN、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和堡垒机)和 PaaS 资源(容器云、数据库、中间件)纳管。
- 业务环境边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分阶段进行业务环境管理,例如:首先实
现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管理,然后再实现生产环境管理。
云服务能力范围及建设思路
云服务需要具备独立服务门户和统一运维运营门户能力。
- 独立服务门户:
面向资源使用者,通过标准化云服务,使租户拥有云资源申请、使用、管理的独立服务门户, 租户自助申请资源,平台自动调度供给,提升资源交付效率。
- 统一运维运营门户:
面向资源运维和运营者,运维运营应用集中统一管理,可自定义发布应用到应用市场,个人桌面自定义,用户可在个人桌面自主添加、删除应用,统一入口、统一认证,避免在多套系统间多次登录的繁琐操作。
云服务建设思路需要明确内外部服务对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流程 。
- 服务对象:
梳理明确组织架构、服务对象,例如: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等。
- 服务产品:
梳理明确服务对象对服务产品需求,例如:计算(云主机、容器 等)、存储(云硬盘等)、网络(VPC、负载均衡、浮动 IP 等)、云数据库(MySQL、Redis 等) 中间件(RabbitMQ、Kafka 等)等。
- 服务流程:
梳理明确服务产品申请、变更、退订等审批流程。
云运营能力范围及建设思路
云运营能力需要具备服务和流程定义、租户体系、运营数据能力。
- 服务和流程定义:
服务、产品、规格、价格自定义,灵活定义服务目录,服务审批流程自定义,满足客户不同的服务审批流程。
- 租户体系:
支持多级租户,资源分配、授权服务,支持租户间租户隔离。
- 运营数据:
对资源、组织架构、业务环境等多维度进行管理和分析,通过图、表、趋势图等完成对资源、业务数据的可视化,提供资源优化建议,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
云运营建设思路需要设计和建设运营管理体系 。
- 服务目录:按照服务对象所需服务产品设计服务目录,明确计量计费模式、
标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分阶段进行服务上线。例如:首先实现虚拟机、私有云、公有云资源服务,然后再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和 PaaS 资源服务。
- 租户管理:组织架构映射租户、资源配额、服务授权、资源归属(组织、业
务、项目、平台、用户)。
- 流程管理:按照服务产品审批流程,自定义云资源申请、变更、退订等审批
流程并绑定相应服务。如果企业已经有流程管理平台,例如: ITSM,企业云管理平台可以与 ITSM 对接。
- 运营数据:梳理明确运营数据需求,提供对租户、业务 、项目、标签等多维
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报表、大屏展示等,实时掌控企业 IT 现状,为资源使用和未来规划提供数据依据。
云运维能力范围及建设思路
云运维能力需要具备资源监控、自动化运维、配置管理能力。
- 资源监控:实现云资源和传统设备一体化监控,及时、准确定位故障并处
理。
- 自动化运维:实现日常运维操作自动化,提升运维操作的安全性和工作率。
- 配置管理:实现资源配置信息集中、规范化管理,为资源监控和自动化运
等提供准确的配置数据。
云运维建设思路需要整合 IT 运维能力,实现高效运维 。
- 资源监控:梳理明确监控对象和指标,企业云管理平台自动采集资源的监控
指标,例如:CPU、 内存、磁盘、网络等性能数据,根据业务按需配置性能指标的告警服务,及时定位故障原因。
- 自动化运维:梳理明确自动化运维场景,通过作业平台实现日常运维操作的
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例如:批量执行、日常巡检、软件安装、备份恢复、配置对比、补丁安装等,提升运维人员工作效率。
- 配置管理:梳理资源配置数据模型,自动采集资源配置数据,保障资源数据
准确性,提供给周边 IT 运维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消费。
同时,IT 运维能力整合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企业未建设配置管理、监控管理、自动化运维相关 IT 运维平台,可由企业云管理平台统一提供。第二种情况,如果企业已经建设相关 IT 运维管理系统,企业云管理平台可以与已有 IT 运维管理系统 对接,实现运维能力统一管理、高效运维。
02 企业云管理平台典型建设路径及成功因素
企业云管理平台典型建设路径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 IaaS 管理阶段:实现 IaaS 资源统一管理,包括虚拟化、私有云、公有云资源纳管、 服务、运营及监控。
2. PaaS 及传统设备管理阶段:实现 PaaS 和传统设备资源统一管理,包括容器云、数 据库、中间件、传统设备资源(SDN、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和堡垒机)纳管、服务、运营及 PaaS 监控。
3. 一体化运维运营阶段:整合配置管理 CMDB、自动化运维、传统监控等 IT 运维能力, 实现一体化运维运营。
4. 智能化运营阶段:建设故障和资源预测等智能化场景,实现智能化运营。
企业云管理平台项目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产品、实施、企业自身三方个方面因素。企业需要从产品的稳定性、扩展性、功能性、兼容性、安全性多方面考量选型。项目实施交付团队也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考察项目实施交付团队的综合实力,是否具备成功的商业案例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平台上线后是否可以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撑。
另外,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分期建设,平台建设完成需要企业相关人员具备熟练使用平台的能力,并有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平台使用,避免由于误操作造成业务系统故障。
标签:服务,运维,管理,平台,企业级,直播,运营,多云,资源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1976981/590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