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一天热爱绘画的你决定去户外写生,你来到一片山坡上,极目远去,心旷神怡。头顶一片蔚蓝,脚踩一席草绿,远处山川连绵,眼前花草送香,暖阳含羞云后,轻风拂动衣襟,鸟啼虫鸣入耳,美景丹青共卷。
图1《起风了》插图
你集中精神,拿起画笔将蓝天、白云、青草等等这些元素,按照所思所想纷纷绘入画板。在绘画的过程中,你会持续地关注你构思到画板上的元素(比如蓝天,白云),而不会太多关注那些其他的元素,比如风,虫鸣,阳光等等。即你的精神是聚焦在你关心的那些事物上,这其实就是注意力的体现,这种有意识的聚焦被称为聚焦式注意力(Focus Attention)。
然而,正当你在画板上忘我倾洒的时侯,突然有人在背后喊你的名字,你立马注意到了,然后放下画笔,转头和来人交谈。这种无意识地,往往由外界刺激引发的注意力被称为显著性注意力(Saliency-Based Attention)。
但不论哪一种注意力,其实都是让你在某一时刻将注意力放到某些事物上,而忽略另外的一些事物,这就是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
在深度学习领域,模型往往需要接收和处理大量的数据,然而在特定的某个时刻,往往只有少部分的某些数据是重要的,这种情况就非常适合Attention机制发光发热。
举个例子,图2展示了一个机器翻译的结果,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想将"who are you"翻译为"你是谁",传统的模型处理方式是一个seq-to-seq的模型,其包含一个encoder端和一个decoder端,其中encoder端对"who are you"进行编码,然后将整句话的信息传递给decoder端,由decoder解码出"我是谁"。在这个过程中,decoder是逐字解码的,在每次解码的过程中,如果接收信息过多,可能会导致模型的内部混乱,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出现。
我们可以使用Attention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从图2可以看到,在生成"你"的时候和单词"you"关系比较大,和"who are"关系不大,所以我们更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用Attention机制,将更多注意力放到"you"上,而不要太多关注"who are",从而提高整体模型的表现。
备注:在深度学习领域,无意识的显著性注意力更加常见。
Attention机制自提出以来,出现了很多不同Attention应用方式,但大道是共同的,均是将模型的注意力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本文后续将选择一些经典或常用的Attention机制展开讨论。
标签:who,模型,什么,Attention,decoder,机制,注意力 From: https://www.cnblogs.com/beyoncewxm/p/1662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