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设计说明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那么可以参考国外的业内公认的一些标准:
3+1原则(指量、全、深+快)
主要对性能测试设计、测试执行以及数据分析。
量: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负荷量(系统处理的流量),配置量(软件配置和硬件配置),用户量(静态用户和动态用户),时间量(测试的时间)。
全:主要是针对测试用例而言。测试用例理你包括预置条件,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三部分,这个“全”重点针对预置条件和测试步骤的测试结果观察和数据而言。
深:一是对系统的了解要深,二是对缺陷的分析要深。
快:一是测试经验的固化,避免测试设计,观察等遗漏。将经验固化成模板或工具便于经验的传承,减少测试的重复和遗漏;二是性能测试的自动化,包括性能测试环境构建和测试执行以及测试分析的自动化,自动化对性能测试效率的提升价值更大。
2-5-10原则
主要针对响应时间。简单说,就是当用户能够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当用户在2-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可以;当用户在5-10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很慢,但是还可以接受;而当用户在超过10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糟透了,或者认为系统已经失去响应,而选择离开这个Web站点,或者发起第二次请求。
80/20原则
用于减少风险,抓住重点进行更多的测试:80/20原则即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用户80%的时间在使用软件产品中20%的功能。“重点测试”就是测试这20%的功能,而其他80%的功能属于优先级低的测试范围,占测试20%的资源。
实例:对测试强度估算
基本概念:每个工作日80%的业务在20%的时间内完成。
例如:每天工作8个小时,那么每天80%的业务在8*20%=1.6小时内完成。
例1:去年全年处理业务约100万笔,其中,15%的业务处理中,每笔务需对 应用服务器提交7次请求;70%的业务处理中,每笔业务需对应用服务器提交5次请求;其余15%的业务处理中,每笔业务对应用服务器提交3次请求。根据以 往的统计结果,每年的业务增量为15%,考虑到今后3年业务发展的需要,测试需按现有业务量的两倍进行。
强度估算如下:
每年的总请求数为:
(100*15%*7+100*70%*5+100*15%*3)*2=1000万次/年
每天的请求数为:
1000/160=6.25万/天<备注:每个月为20个工作日,所以1年为160天>
每秒请求数:(62500×80%)/(8*20%*3600)=8.68次/秒
标签:10,15,业务,测试,20,80 From: https://www.cnblogs.com/sunyllove/p/1691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