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纪看同一本书,关注点不同,感悟也不相同。
2004年的夏天,我在旧书摊买了一本《长安乱》,那个时候的我还不认识韩寒,也不懂人生的痛苦和沉浮。只是把这本书当作某个下午悠长时光的消遣,一本看起来节奏和书名一样乱的假武侠小说。
由好些个吊书袋的抖机灵段子穿插的故事线,慢慢在高潮之前突然把女主写死了。当时的我只觉得最后喜乐的死像黑暗森林或者没有月光的寒夜,让年少的我非常膈应,也一直觉得着这算是一种都市心理病。
如今疫情还在持续,十八年后再次读这本书,感受完全不一样。我更在意那些在玩梗背后的现实讽刺,以及最后男主面对命运捉弄的无可奈何。
毕竟他是一个从开头就恐惧自己会有一天忘记把女主埋葬在哪里的人,他从一开始就看透了这结局,整个过程就显得很倒叙,也很蒙太奇。
人生也是如此,开头和结尾都注定了,注定了诞生之后肉身不断成熟,然后衰老,最后我们都回归到非时间的永恒里面。在这个过程里面,有很多惯性的事情强迫我们不断重复昨日时光,也有很多突然的事件让我们偏离惯性纠缠。
科学上无法解释的事情,我们可以称为因果。这不是宗教,也不是迷信。我们只是知道任何事情发生和发展都是有原因,只是展示无法量化地去描述它,也无法定义成公式。
我们不断地增加一些常数,试图让等式两端尽可能相等。我们想归纳变化,总结未知,定义未知。因为我们恐惧未知,就像夜里的笼罩着浓雾的大海,不知道彼岸,即使就剩一百米,也有人会最终放弃。
我三十岁了,只学会了一句:只要活着,输赢只是一时的。
有人放弃生命,有人对命运磕头,我还是要继续走自己的路,因为一切才刚开始。
标签:本书,只是,一时,未知,输赢,我们 From: https://www.cnblogs.com/freephp/p/1690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