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温度,FCC于2003年底推荐的一种量化和管理干扰源的模型。
干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CR频率共享系统中,当授权用户与非授权用户共享同一段频谱工作时,必须首先确保授权用户的正常工作。系统需要预先估计授权系统可以接受的干扰值,预测引入非授权用户后在授权用户接收机处带来的干扰,依此来判断是否允许非授权用户的加入。因此在频率共享系统中,干扰控制措施,即功率控制方式显得极其重要。 在现有的传统频率复用蜂窝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是一种以发射机为中心的方式,基站通过检测上行链路各个用户的信号强度,既可以完成下行的发射功率控制,也可以通过反馈信道控制移动台上行的发射功率。该方式的缺点是基站无法解决外来的干扰源对移动台通信质量的影响。而在CR频率共享系统中测量非授权用户接入引起的干扰值的过程,实际上是测量大量外来干扰源的介入影响。因此,传统的以发射机为中心的功率控制方法不再有效,必须寻求新的干扰功率控制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FCC提出了一种以接收机为中心的、接收机与发射机交互式的自适应功率控制方式,传统基站所扮演的角色将很大程度上由分散的接收机来承担。 这一提案的基础是干扰温度机制:通过接收机端的干扰温度来量化和管理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干扰源。在干扰温度机制中,干扰温度用来表征非授权用户在共享频段内对授权用户接收机产生的干扰功率和授权接收机处系统噪声功率之和,类似于热噪声功率可以用等效噪声温度来进行描述:Pn =K·T·B,Pn 为噪声功率,B为相关的RF带宽,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热噪声温度,干扰温度是干扰功率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同时设定一个保证授权用户系统正常运行的“干扰温度门限”,该门限由授权用户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坏信噪比决定。非授权用户作为授权用户的干扰,一旦累积干扰超过了干扰温度门限,授权用户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反之,可以保证授权用户与非授权用户同时正常工作。 干扰温度机制的目的是更好地量化和管理干扰,并在确定的频段上增加更多的非授权操作。相比以往仅基于发射机操作的简单评估方式,干扰温度模型基于实际的环境以及发射机与接收机间的交互,考虑了所有干扰源的累积效应。当某非授权用户装置发现自己的发射会导致干扰温度超过门限时,就选择不同的发射频率,如没有可用频率,则停止发射直到情况允许。
但是 在论文中 干扰温度是可以自己做定义的 它只是衡量系统中干扰的一个模型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系统模型进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