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统相关 >Windows安装Python(图解)

Windows安装Python(图解)

时间:2022-10-17 19:44:55浏览次数:87  
标签:Windows 安装包 python Python IDLE 图解 安装

在 Windows 上安装 Python 和安装普通软件一样简单,下载安装包以后猛击“下一步”即可。

Python 安装包下载地址: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打开该链接,可以看到有两个版本的 Python,分别是 Python 3.x 和 Python 2.x,如下图所示:



图 1 Python 下载页面截图(包含 Python 2.x 和 Python 3.x 两个版本)
在《Python 2.x和Python 3.x,初学者应如何选择?》一文中提到,Python 3.x 是一次重大升级,为了避免引入历史包袱,Python 3.x 没有考虑与 Python 2.x 的兼容性,这导致很多已有的项目无法顺利升级 Python 3.x,只能继续使用 Python 2.x,而大部分刚刚起步的新项目又使用了 Python 3.x,所以目前官方还需要维护这两个版本的 Python。

我建议初学者直接使用 Python 3.x。截止到目前(2020-01-02),Python 的最新版本是 3.8.x,我们就以该版本为例演示 Windows 下的 Python 安装过程。

点击上图中的版本号或者“Download”按钮进入对应版本的下载页面,滚动到最后即可看到各个平台的 Python 安装包。

图 2 各个平台的 Python 安装包
对前缀的说明:
  • Windows x86-64开头的是 64 位的 Python 安装程序;
  • Windows x86开头的是 32 位的 Python 安装程序。

对后缀的说明:
  • embeddable zip file表示.zip格式的绿色免安装版本,可以直接嵌入(集成)到其它的应用程序中;
  • executable installer表示.exe格式的可执行程序,这是完整的离线安装包,一般选择这个即可;
  • web-based installer表示通过网络安装的,也就是说下载到的是一个空壳,安装过程中还需要联网下载真正的 Python 安装包。


这里我选择的是“Windows x86-64 executable installer”,也即 64 位的完整的离线安装包。

双击下载得到的 python-3.8.1-amd64.exe,就可以正式开始安装 Python 了,如图3所示。

图 3 Python 安装向导
请尽量勾选Add Python 3.8 to PATH,这样可以将 Python 命令工具所在目录添加到系统 Path 环境变量中,以后开发程序或者运行 Python 命令会非常方便。

Python 支持两种安装方式,默认安装和自定义安装:
  • 默认安装会勾选所有组件,并安装在 C 盘;
  • 自定义安装可以手动选择要安装的组件,并安装到其它盘符。

这里我们选择自定义安装,将 Python 安装到常用的目录,避免C盘文件过多。点击“Customize installation”进行入下一步,选择要安装的 Python 组件。



图 4 选择要安装的 Python 组件
没有特殊要求的话,保持默认即可,也就是全部勾选。

点击“Next”继续,选择安装目录。


图 5 选择安装目录
选择好你常用的安装目录,点击“Install”,等待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以后,打开 Windows 的命令行程序(命令提示符),在窗口中输入python命令(注意字母p是小写的),如果出现 Python 的版本信息,并看到命令提示符>>>,就说明安装成功了,如下图所示。



图 6 运行 python 命令
运行 python 命令启动的是 python 交互式编程环境,我们可以在>>>后面输入代码,并立即看到执行结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 7 在 Python 交互式环境中编写代码
按下Ctrl+Z快捷键,或者输入 exit() 命令即可退出交互式编程环境,回到 Windows 命令行程序。

关于 IDLE

IDLE 是 Python 自带的简易开发环境,安装完成以后,在 Windows 开始菜单中找到Python 3.8文件夹,在这里可以看到 IDLE 工具,我们将在《Python IDLE使用方法详解》一节中详细介绍。

Python IDLE 简易开发环境
图 8 Python IDLE 简易开发环境

标签:Windows,安装包,python,Python,IDLE,图解,安装
From: https://www.cnblogs.com/qlsh/p/1680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