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微人事前后端分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Redis配置
产品官网: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hecs-light.html
项目源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lenve/vhr
今天我们采用可靠更安全、智能不卡顿、价优随心用、上手更简单、管理特省心的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为例,介绍配置一个经典的微人事前后端分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配置,它是一个前后端分离的系统,购买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并完成基础配置后,我们使用finalshell远程连接至服务器,开始在服务器上配置redis
1.2.2 Redis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一个开源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以下是一些关键特点和用途:
1. **内存存储:** Redis的主要特点是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这使得它能够提供非常快速的读写访问。它的数据存储在磁盘上,以保持持久性。
2. **键值存储:** Redis是一个键值对存储系统,其中每个键都映射到一个值。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于缓存和存储简单的数据结构。
3. **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 Redis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包括字符串、哈希表、列表、集合、有序集合等。这些数据结构使得Redis非常灵活,可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4. **持久性:** 尽管Redis的主要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但它支持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以防止数据丢失。这可以通过定期将数据快照写入磁盘,或使用日志文件来实现。
5. **高性能:** Redis被设计为高性能的数据库系统,适用于需要快速读写访问的应用程序,如缓存、实时分析和计数器等。
6. **分布式:** Redis支持主从复制和分片,使其成为一个可扩展和高可用性的存储系统。主从复制提供了数据的备份和读取负载均衡,而分片允许在多个节点之间水平分布数据。
7. **支持事务:** Redis支持事务,允许一组命令按顺序执行,而在执行期间不会受到其他客户端的影响。这可以确保一组相关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8. **发布/订阅模式:** Redis支持发布/订阅模式,允许多个客户端通过订阅频道来接收消息。
由于这些特点,Redis广泛用于需要快速读写访问的应用程序,如Web应用程序中的缓存、实时分析、计数器、排行榜等场景。
在Ubuntu云服务器上部署Redis,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步骤 1:更新软件包列表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你的服务器上的软件包列表是最新的:
```bash
sudo apt update
```
### 步骤 2:安装Redis服务器
使用以下命令安装Redis服务器:
```bash
sudo apt install redis-server
```
### 步骤 3:启动Redis服务
安装完成后,Redis服务将会自动启动。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服务状态:
```bash
sudo systemctl status redis-server
```
查看成功后按q退出
### 步骤 4:配置Redis
默认情况下,Redis会监听本地地址(127.0.0.1)和默认端口(6379)。如果需要在其他主机上访问Redis服务器,你可能需要修改Redis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etc/redis/redis.conf`。你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如`nano`或`vim`)打开此文件进行编辑:
```bash
sudo vim /etc/redis/redis.conf
```
找到并修改以下行:
```conf
bind 127.0.0.1
```
将其改为:
```conf
bind 0.0.0.0
```
这将允许Redis监听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
按esc和:wq保存并退出编辑器。
### 步骤 5:重启Redis服务
在修改了配置文件后,重新启动Redis服务以应用更改:
```bash
sudo systemctl restart redis-server
```
### 步骤 6:测试Redis连接
你可以使用`redis-cli`命令测试是否能够连接到Redis服务器:
```bash
redis-cli
```
如果一切正常,你将看到Redis命令行提示符。你可以尝试执行一些基本的Redis命令,如:
```bash
set testkey "Hello, Redis!"
get testkey
```
这将设置一个键值对,然后从Redis中检索该键的值。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在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上部署了Redis。接下来,我将继续完成该微人事前后端分离人事系统在华为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的部署。
标签:Redis,云耀云,redis,华为,###,服务器,bash From: https://www.cnblogs.com/jishuseng/p/1793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