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操作
1、增
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zhangsan' @ '10.10.10.10' identified by '密码'; #示例 用户授权: grant all on *.* to 'zhangsan'@'%'; #示例 创建并授权用户: grant all on *.* to 'lisi'@'%' identified by '123'; #示例 新建库: create database xx; 创建表: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 email VARCHAR(100) NOT NULL UNIQUE ); 表中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 add 新增字段; (后追first;或after;就是添加到首 或者xx之后)
2、删
删库: drop database xxx;
删表: drop table xxx ;
删表内某条数据: delete from表 where id=N ;
删表内某字段: alter table 表 drop 删除字段;
3、改
改表内某数据数值:update 表 set age=‘10’ where id=1 #示例
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1名 rename 表2名;
改表字段: alter table 表 change 原字段 新字段 char(40) not null default '匿名 '; #(有特征的话带上) #示例
改表字段某参数: alter table 表 modify age int(20); #示例
4、查
查看库: show databases;
查看表: show tables;
查表结构; desc 表名称;
查状态: show status; #连接数、查询次数、缓冲区使用情况等
查连接信息: SHOW PROCESSLIST; #括每个连接的 ID、用户、主机、执行状态等
刷新表:FLUSH TABLES;
刷新查询缓存: FLUSH QUERY CACHE;
刷新主从复制: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二、常用配置优化点
调整缓冲区大小: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增加 InnoDB 缓冲池的大小,该值设置为系统内存的大约 70-80%。 key_buffer_size: #设置 MyISAM 的键缓冲区大小,该值设置为系统内存的小于 25%。 query_cache_size: #启用查询缓存并设置缓存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调整连接参数:
max_connections: #根据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调整最大连接数,避免设置过高导致资源耗尽。 wait_timeout: #设置连接的空闲超时时间,适当数值可释放空闲连接。
配置日志参数:
log_slow_queries 和 long_query_time: #启用慢查询日志,并设置慢查询的阈值时间。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开启记录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语句。
适当调整并发参数: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根据系统 CPU 核心数调整 InnoDB 的线程并发度。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根据可接受的数据丢失程度配置事务日志的刷新频率。
配置正确的字符集与排序规则:
在 my.cnf 配置文件中设置适当的 character_set_server 和 collation_server
优化和修复表:
OPTIMIZE TABLE table_name; #使用 OPTIMIZE TABLE 命令来优化表。这会重新组织表的物理存储,修复碎片并提高性能。
ALTER TABLE table_name ENGINE=InnoDB; #使用 ALTER TABLE 命令来重建表。这可以修复表的结构问题,例如删除不再使用的列或索引。
标签:常用,示例,TABLE,查询,设置,mysql,table,优化,alter From: https://www.cnblogs.com/putaoo/p/1753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