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一、初始数据库
DBA:数据库管理员
DBAP:数据库应用程序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抽象:理解-区分-命名-表达
关系:Table中描述了一批相互具有关联关系的数据
数据库:相互之间有关联关系的Table的集合
数据库可分为:关系数据库(mysql等)、图像数据库、工程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形式----->构造------>自动化
二、基础知识与关系模型
1.三级模式
模式(Schema):对数据库中数据所进行的一种结构性的描述,所观察到的数据的结构信息
视图(view)/数据(Data):某一种表现形式下表现出来的数据库中的数据
(1).用户模式:
-
External Level = User Level
-
某一用户能够看到与处理的数据(的结构描述),全局数据中的某一部分
(2).逻辑模式:
-
Conceptual Level = Logic Level
-
从全局角度理解/管理数据,含相应的关联约束
(3).物理模式:
-
Internal Level = Physical Level
-
存储在介质上的数据,含存储路径。存储方式、索引方式
2.两层映像
(1).E-C Mapping:
-
Exteral Schema-Conceptual Schema Mapping
-
将外模式映射为概念模式,从而支持实现数据概念视图外部视图的转换
-
便于用户观察和使用
(2).C-I Mapping:
-
Conceptual Schema-Internal Schema Mapping
-
将概念模式映射为内模式,从而实现支持数据概念视图向内部视图的转换
-
便于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处理
3.两个独立性
(1).逻辑数据独立性:
当概念模式变化时,可以不改变外部模式(只需要改变E-C Mapping),从而无需改变应用程序
(2).物理数据独立性:
当外部模式变化时,可以不改变概念模式(只需改变C-I Mapping),从而不改变外部模式
4.数据模型
模式与模式的结构: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
- 包括模式统一描述方式的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和约束
- 数据模型是对模式本身结构的抽象,模式是对数据本身结构形式的抽象
(2).三大经典数据模型
- 关系模型:表的形式组织数据
- 层次模型:树的形式组织数据
- 网状模型:图的形式组织数据
数据----->模式------>数据模型
网状/层次模型----->关系模型----->OO数据模型
三、关系模型之基本概念
1.关系模型简述
关系模型的三部分
- 描述DB各种数据的基本结构形式(Table/Relation)
- 描述Table和Table之间所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操作(关系运算)
- 描述这些操作所应遵循的约束条件(完整性约束)
2.什么是关系?
(1).域(Domain)
- 一组值的集合,这组值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 如整数的集合、字符串的集合、全体学生的集合
-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成为域的基数(Cardinality)
(2).关系模式与关系
- 同一关系模式下,可有很多的关系
- 关系模式是关系的结构,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数据
- 关系模式是稳定的,而关系是某一时刻的值,是随时间可能变化的
(3).关系的特性
- 列是同质: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来自同一域,是同一类型的数据
- 列位置互换性:区分哪一列是靠列名
- 行位置互换性:区分哪一行是靠某一或某几列的值(关键字/键字/码字)
- 属性不可在分特性:又称为关系第一范式
(4).关系重要概念
- 候选码(Candidate Key)/候选键:关系中的一个属性组,其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若从该属性组中去掉任何一个属性,它就不具有这一性质了
- 主码(Primary Key)/主键:当有多个候选码时,可以选定一个作为主码
- 主属性: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
- 非主属性:主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
- 全码(All-Key):所有属性构成这个关系的候选码
- 外码(Foreign Key)/外键:关系R中的一个属性组,它不是R的候选码,但它与另一个关系S的候选码相对应,则称这个属性组为R的外键
3.关系模型中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关系的主码中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标签:关系,数据库,模式,数据库系统,数据,数据模型,属性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xuegod/p/1671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