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库 >Redis 持久化

Redis 持久化

时间:2022-09-19 22:44:45浏览次数:123  
标签:文件 持久 aof Redis 命令 服务器

原文链接:Redis 持久化

Redis RDB持久化详解(原理+配置策略)

Redis 是一款基于内存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它会将数据全部存储在内存中。但是如果 Redis 服务器出现某些意外情况,比如宕机或者断电等,那么内存中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必须有一种机制能够保证 Redis 储存的数据不会因故障而丢失,这就是 Redis 的数据持久化机制。

数据的持久化存储是 Redis 的重要特性之一,它能够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本地磁盘中,实现对数据的持久存储。这样即使在服务器发生故障之后,也能通过本地磁盘对数据进行恢复。

Redis 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机制:第一种是 RDB,又称快照(snapshot)模式,第二种是 AOF 日志,也就追加模式。

RDB快照模式原理

RDB 即快照模式,它是 Redis 默认的数据持久化方式,它会将数据库的快照保存在 dump.rdb 这个二进制文件中。

提示:所谓“快照”就是将内存数据以二进制文件的形式保存起来。

我们知道 Redis 是单线程的,也就说一个线程要同时负责多个客户端套接字的并发读写,以及内存数据结构的逻辑读写。

Redis 服务器不仅需要服务线上请求,同时还要备份内存快照。在备份过程中 Redis 必须进行文件 IO 读写,而 IO 操作会严重服务器的性能。那么如何实现既不影响客户端的请求,又实现快照备份操作呢,这时就用到了多进程。

Redis 使用操作系统的多进程 COW(Copy On Write) 机制来实现快照持久化操作。

RDB 实际上是 Redis 内部的一个定时器事件,它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就去检查当前数据发生改变的次数和改变的时间频率,看它们是否满足配置文件中规定的持久化触发条件。当满足条件时,Redis 就会通过操作系统调用 fork() 来创建一个子进程,该子进程与父进程享有相同的地址空间。

Redis 通过子进程遍历整个内存空间来获取存储的数据,从而完成数据持久化操作。注意,此时的主进程则仍然可以对外提供服务,父子进程之间通过操作系统的 COW 机制实现了数据段分离,从而保证了父子进程之间互不影响。

RDB持久化触发策略

RDB 持久化提供了两种触发策略:一种是手动触发,另一种是自动触发。

1) 手动触发策略

手动触发是通过SAVAE命令或者BGSAVE命令将内存数据保存到磁盘文件中。如下所示:

127.0.0.1:6379> SAVE
OK
127.0.0.1:6379> BGSAVE
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127.0.0.1:6379>  LASTSAVE
(integer) 1611298430

上述命令BGSAVE从后台执行数据保存操作,其可用性要优于执行 SAVE 命令。

SAVE 命令会阻塞 Redis 服务器进程,直到 dump.rdb 文件创建完毕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不能处理任何的命令请求。

BGSAVE命令是非阻塞式的,所谓非阻塞式,指的是在该命令执行的过程中,并不影响 Redis 服务器处理客户端的其他请求。这是因为 Redis 服务器会 fork() 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操作(比如创建新的 dunp.rdb 文件),而父进程则继续处理客户端请求。当子进程处理完后会向父进程发送一个信号,通知它已经处理完毕。此时,父进程会用新的 dump.rdb 文件覆盖掉原来的旧文件。

因为SAVE命令无需创建子进程,所以执行速度要略快于BGSAVE命令,但是SAVE命令是阻塞式的,因此其可用性欠佳,如果在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基本上体会不到两个命令的差别,不过仍然建议您使用 BGSAVE命令。

注意:LASTSAVE 命令用于查看 BGSAVE 命令是否执行成功。

2) 自动触发策略

自动触发策略,是指 Redis 在指定的时间内,数据发生了多少次变化时,会自动执行BGSAVE命令。自动触发的条件包含在了 Redis 的配置文件中,如下所示:

![image-20220919215636594](D:\Users\15311\Desktop\桌面文件\笔记\Redis RDB持久化详解(原理+配置策略).assets\image-20220919215636594.png)

上图所示, save m n 的含义是在时间 m 秒内,如果 Redis 数据至少发生了 n 次变化,那么就自动执行BGSAVE命令。配置策略说明如下:

  • save 900 1 表示在 900 秒内,至少更新了 1 条数据,Redis 自动触发 BGSAVE 命令,将数据保存到硬盘。
  • save 300 10 表示在 300 秒内,至少更新了 10 条数据,Redis 自动触 BGSAVE 命令,将数据保存到硬盘。
  • save 60 10000 表示 60 秒内,至少更新了 10000 条数据,Redis 自动触发 BGSAVE 命令,将数据保存到硬盘。

只要上述三个条件任意满足一个,服务器就会自动执行BGSAVE命令。当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调整触发策略。

注意:每次创建 RDB 文件之后,Redis 服务器为实现自动持久化而设置的时间计数和次数计数就会被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因此多个策略的效果不会叠加。

RDB持久化优劣势

最后我们对 RDB 持久化的优劣势做简单地分析:

我们知道,在 RDB 持久化的过程中,子进程会把 Redis 的所有数据都保存到新建的 dump.rdb 文件中,这是一个既消耗资源又浪费时间的操作。因此 Redis 服务器不能过于频繁地创建 rdb 文件,否则会严重影响服务器的性能。

RDB 持久化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最后一次持久化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丢失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 持久化进行过程中,服务器突然宕机了,这时存储的数据可能并不完整,比如子进程已经生成了 rdb 文件,但是主进程还没来得及用它覆盖掉原来的旧 rdb 文件,这样就把最后一次持久化的数据丢失了。

RDB 数据持久化适合于大规模的数据恢复,并且还原速度快,如果对数据的完整性不是特别敏感(可能存在最后一次丢失的情况),那么 RDB 持久化方式非常合适。

Redis AOF持久化详解(含配置策略)

AOF 被称为追加模式,或日志模式,是 Redis 提供的另一种持久化策略,它能够存储 Redis 服务器已经执行过的的命令,并且只记录对内存有过修改的命令,这种数据记录方法,被叫做“增量复制”,其默认存储文件为appendonly.aof

开启AOF持久化

AOF 机制默认处于未开启状态,可以通过修改 Redis 配置文件开启 AOF,如下所示:

1) Windows系统

执行如下操作:

#修改配置文件,把no改为 yes
appendonly yes
#确定存储文件名是否正确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重启服务器
redis-server --service-stop
redis-server --service-start

2) Linux系统

执行如下操作:

#修改配置文件:
vim /etc/redis/redis.conf
appendonly yes # 把 no 改为 yes
#确定存储文件名是否正确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重启服务:
sudo /etc/init.d/redis-server restart

提示:本节建议在您在 Linux 系统上操作 Redis,否则一些 AOF 的性能无法体现。

AOF持久化机制

每当有一个修改数据库的命令被执行时,服务器就将命令写入到 appendonly.aof 文件中,该文件存储了服务器执行过的所有修改命令,因此,只要服务器重新执行一次 .aof 文件,就可以实现还原数据的目的,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之为“命令重演”。

1) 写入机制

Redis 在收到客户端修改命令后,先进行相应的校验,如果没问题,就立即将该命令存追加到 .aof 文件中,也就是先存到磁盘中,然后服务器再执行命令。这样就算遇到了突发的宕机情况情况,也只需将存储到 .aof 文件中的命令,进行一次“命令重演”就可以恢复到宕机前的状态。

在上述执行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命令的写入,这是一个 IO 操作。Redis 为了提升写入效率,它不会将内容直接写入到磁盘中,而是将其放到一个内存缓存区(buffer)中,等到缓存区被填满时才真正将缓存区中的内容写入到磁盘里。

2) 重写机制

Redis 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aof 文件会越变越长。如果机器宕机重启,“重演”整个 aof 文件会非常耗时,导致长时间 Redis 无法对外提供服务。因此就需要对 aof 文件做一下“瘦身”运动。

为了让 aof 文件的大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Redis 提供了 AOF 重写机制,手动执行BGREWRITEAOF命令,开始重写 aof 文件,如下所示:

127.0.0.1:6379> BGREWRITEAOF
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ing started

通过上述操作后,服务器会生成一个新的 aof 文件,该文件具有以下特点:

  • 新的 aof 文件记录的数据库数据和原 aof 文件记录的数据库数据完全一致;
  • 新的 aof 文件会使用尽可能少的命令来记录数据库数据,因此新的 aof 文件的体积会小很多;
  • AOF 重写期间,服务器不会被阻塞,它可以正常处理客户端发送的命令。

下表对原有 aof 文件和新生成的 aof 文件做了对比,如下所示:

原有aof文件 重写后aof文件
select 0 SELECT 0
sadd myset Jack SADD myset Jack Helen JJ Lisa
sadd myset Helen SET msg 'hello tarena'
sadd myset JJ RPUSH num 4 6 8
sadd myset Lisa
INCR number
INCR number
DEL number
SET message 'www.baidu.com'
SET message 'www.biancheng.net'
RPUSH num 2 4 6
RPUSH num 8
LPOP num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生成的 aof 文件中,它的命令格式做了很大程度的简化。

3) 自动触发AOF重写

Redis 为自动触发 AOF 重写功能,提供了相应的配置策略。如下所示:修改 Redis 配置文件,让服务器自动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

#默认配置项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表示触发AOF重写的最小文件体积,大于或等于64MB自动触发。

该配置项表示:触发重写所需要的 aof 文件体积百分比,只有当 aof 文件的增量大于 100% 时才进行重写,也就是大一倍。比如,第一次重写时文件大小为 64M,那么第二次触发重写的体积为 128M,第三次重写为 256M,以此类推。如果将百分比值设置为 0 就表示关闭 AOF 自动重写功能。

AOF策略配置

在上述介绍写入机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宕机前,缓存内的数据未能写入到磁盘中,那么数据仍然会有丢失的风险。服务器宕机时,丢失命令的数量,取决于命令被写入磁盘的时间,越早地把命令写入到磁盘中,发生意外时丢失的数据就会越少,否则越多。

Redis 为数据的安全性考虑,同样为 AOF 持久化提供了策略配置,打开 Redis 配置文件,如下图所示:

![image-20220919215903919](D:\Users\15311\Desktop\桌面文件\笔记\Redis RDB持久化详解(原理+配置策略).assets\image-20220919215903919.png)

上述配置策略说明如下:

  • Always:服务器每写入一个命令,就调用一次 fsync 函数,将缓冲区里面的命令写入到硬盘。这种模式下,服务器出现故障,也不会丢失任何已经成功执行的命令数据,但是其执行速度较慢;
  • Everysec(默认):服务器每一秒调用一次 fsync 函数,将缓冲区里面的命令写入到硬盘。这种模式下,服务器出现故障,最多只丢失一秒钟内的执行的命令数据,通常都使用它作为 AOF 配置策略;
  • No:服务器不主动调用 fsync 函数,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将缓冲区里面的命令写入到硬盘。这种模式下,服务器遭遇意外停机时,丢失命令的数量是不确定的,所以这种策略,不确定性较大,不安全。

注意:Linux 系统的 fsync() 函数可以将指定文件的内容从内核缓存刷到硬盘中。

由于是 fsync 是磁盘 IO 操作,所以它很慢!如果 Redis 执行一条指令就要 fsync 一次(Always),那么 Redis 高性能将严重受到影响。

在生产环境的服务器中,Redis 通常是每隔 1s 左右执行一次 fsync 操作( Everysec),这样既保持了高性能,也让数据尽可能的少丢失。最后一种策略(No),让操作系统来决定何时将数据同步到磁盘,这种策略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所以不建议使用。

从三种策略的运行速度来看,Always 的速度最慢,而 Everysec 和 No 都很快。

AOF和RDB对比

RDB持久化 AOF持久化
全量备份,一次保存整个数据库。 增量备份,一次只保存一个修改数据库的命令。
每次执行持久化操作的间隔时间较长。 保存的间隔默认为一秒钟(Everysec)
数据保存为二进制格式,其还原速度快。 使用文本格式还原数据,所以数据还原速度一般。
执行 SAVE 命令时会阻塞服务器,但手动或者自动触发的 BGSAVE 不会阻塞服务器 AOF持久化无论何时都不会阻塞服务器。

如果进行数据恢复时,既有 dump.rdb文件,又有 appendonly.aof 文件,您应该先通过 appendonly.aof 恢复数据,这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标签:文件,持久,aof,Redis,命令,服务器
From: https://www.cnblogs.com/shenghuotaiai/p/16709279.html

相关文章

  • Redis删除指定分组
    删除redis指定分组用法:redis-cli-hredis实例连接地址-n库-a密码keys"要删除的[key]*"|xargsredis-cli-hredis实例连接地址-n库-a密码del如果不确......
  • redis底层数据结构
    跳跃列表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允许快速查询一个有序连续元素的数据链表。跳跃列表的平均查找和插入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n),优于普通队列的O(n)。为什么要使用跳表?数组......
  • Redis入门讲解(介绍、安装、常用命令)
    Redis入门讲解(介绍、安装、常用命令)Redis是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关......
  • 第十四章 Redis应用问题解决
    一、缓存穿透1.问题描述key对应的数据在数据源并不存在,每次针对此key的请求从缓存获取不到,请求都会压到数据源,从而可能压垮数据源。比如用一个不存在的用户id获取用户信......
  • 第十一章 Redis分布式主从搭建
    一、redis主从原理1.从库配置主从同步2.从库像主库发起sync命令3.主库接收sync命令,执行bgsave,生成持久化rdb文件4.主库将新的数据临时写入缓冲区5.主库将rdb文件推送......
  • 第十二章 Redis高可用-哨兵模式(Sentinel)
    一、Sentinel介绍Redis-Sentinel是Redis官方推荐的高可用性(HA)解决方案,当用Redis做Master-slave的高可用方案时,假如master宕机了,Redis本身(包括它的很多客户端)都没有实......
  • 第十章 Redis主从复制
    一、Redis集群概述由于单机Redis存储能力受单机限制,以及无法实现读写操作的负载均衡和读写分离,无法保证高可用。本篇就来介绍Redis集群搭建方案及实现原理,实现Redis对数......
  • 第八章 Redis数据持久化之AOF
    一、AOF概述AOF(Append-OnlyFile)记录Redis中每次的写命令,类似mysql中的binlog,服务重启时会重新执行AOF中的命令将数据恢复到内存中,RDB(按策略持久化)持久化方式记录的粒......
  • redis学习笔记
    Redis一、rhel7安装redis6.0.6[root@masterredis-6.0.6]#cat/etc/redhat-releaseRedHatEnterpriseLinuxServerrelease7.6(Maipo)1、下载安装包地址:https:......
  • 第七章 Redis数据持久化之RDB
    一、总体介绍1.Redis数据安全问题官网介绍:http://www.redis.io前面我们提到,Redis是一个缓存中间件,它的最大特点是使用内存从而使其性能强悍。但是使用内存的方式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