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第五届青训营 」伴学笔记创作活动的第 2 天
官方教程
Golang Redis Client | The Home of Redis Developers
简介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 是一个由 Salvatore Sanfilippo 写的 key-value 存储系统,是跨平台的非关系型数据库。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遵守 BSD 协议、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分布式、可选持久性的键值对(Key-Value)存储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
Redis 通常被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因为值(value)可以是字符串(String)、哈希(Hash)、列表(list)、集合(sets)和有序集合(sorted sets)等类型。Redis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很多业务场景下的问题都可以很自然地映射到这些数据结构上。除此之外,通过复制、持久化和客户端分片等特性,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Redis扩展成一个能够包含数百GB数据、每秒处理上百万次请求的系统。
应用场景
- 缓存系统,减轻主数据库(MySQL)的压力。
- 计数场景,比如微博、抖音中的关注数和粉丝数。
- 热门排行榜,需要排序的场景特别适合使用ZSET。
- 利用LIST可以实现队列的功能。
即缓存系统(“热点”数据:高频读、低频写)、计数器、消息队列系统、排行榜、社交网络和实时系统。
各个数据类型应用场景
类型 | 简介 | 特性 | 场景 |
---|---|---|---|
String(字符串) | 二进制安全 | 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jpg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一个键最大能存储512M | --- |
Hash(字典) | 键值对集合,即编程语言中的Map类型 | 适合存储对象,并且可以像数据库中update一个属性一样只修改某一项属性值(Memcached中需要取出整个字符串反序列化成对象修改完再序列化存回去) | 存储、读取、修改用户属性 |
List(列表) | 链表(双向链表) | 增删快,提供了操作某一段元素的API | 1,最新消息排行等功能(比如朋友圈的时间线) 2,消息队列 |
Set(集合) | 哈希表实现,元素不重复 | 1、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1) 2、为集合提供了求交集、并集、差集等操作 | 1、共同好友 2、利用唯一性,统计访问网站的所有独立ip 3、好友推荐时,根据tag求交集,大于某个阈值就可以推荐 |
Sorted Set(有序集合) | 将Set中的元素增加一个权重参数score,元素按score有序排列 | 数据插入集合时,已经进行天然排序 | 1、排行榜 2、带权重的消息队列 |
附安装教程和常见命令:
特性
事务
- 命令序列化,按顺序执行
- 原子性
- 三阶段: 开始事务 - 命令入队 - 执行事务
- 命令:MULTI/EXEC/DISCARD
发布订阅(Pub/Sub)
- Pub/sub是一种消息通讯模式
- Pub发送消息, Sub接受消息
- Redis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 “fire and forgot”, 发送即遗忘
- 命令:Publish/Subscribe/Psubscribe/UnSub
Stream
- Redis 5.0新增
- 等待消费
- 消费组(组内竞争)
- 消费历史数据
- FIFO
常见问题
击穿
概念:在Redis获取某一key时, 由于key不存在, 而必须向DB发起一次请求的行为, 称为“Redis击穿”。
引发击穿的原因:
- 第一次访问
- 恶意访问不存在的key
- Key过期
合理的规避方案:
- 服务器启动时, 提前写入
- 规范key的命名, 通过中间件拦截
- 对某些高频访问的Key,设置合理的TTL或永不过期
雪崩
概念:Redis缓存层由于某种原因宕机后,所有的请求会涌向存储层,短时间内的高并发请求可能会导致存储层挂机,称之为“Redis雪崩”。
合理的规避方案:
- 使用Redis集群
- 限流
开源库go-redis/redis的使用
golang中比较好用的第三方开源redisclient有:
- go-redis
- redigo
go-redis封装了redis的大部分命令,不用关心redis的命令的细节,直接调用相应接口就行
redigo是基于命令的,发送一个命令,然后在解析reply
安装
采用https://github.com/go-redis/redis连接Redis数据库并进行操作,因为go-redis
支持连接哨兵及集群模式的Redis。使用以下命令:
go get -u github.com/go-redis/redis
连接
普通连接
var rdb *redis.Client// 声明一个全局的rdb变量
func initClient() (err error) {// 初始化连接
rdb = redis.NewClient(&redis.Options{
Addr: "localhost:xxxx",
Password: "", // no password set
DB: 0, // use default DB
})
_, err = rdb.Ping().Result()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return nil
}
//最新版本下Ping()可能需要传递context.Context参数: rdb.Ping(context.TODO())
连接Redis哨兵模式
func initClient()(err error){
rdb := redis.NewFailoverClient(&redis.FailoverOptions{
MasterName: "master",
SentinelAddrs: []string{"x.x.x.x:26379", "xx.xx.xx.xx:26379", "xxx.xxx.xxx.xxx:26379"},
})
_, err = rdb.Ping().Result()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return nil
}
连接Redis集群
func initClient()(err error){
rdb := redis.NewClusterClient(&redis.ClusterOptions{
Addrs: []string{":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
_, err = rdb.Ping().Result()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return nil
}。
基本使用
官方文档:redis package - github.com/go-redis/redis - Go Packages
set/get
func redisExample() {
err := rdb.Set("score", 100, 0).Err()
if err != nil {
fmt.Printf("set score failed, err:%v\n", err)
return
}
val, err := rdb.Get("score").Result()
if err != nil {
fmt.Printf("get score failed, err:%v\n", err)
return
}
fmt.Println("score", val)
}
zset
func redisExample2() {
zsetKey := "language_rank"
languages := []redis.Z{
redis.Z{Score: 90.0, Member: "Golang"},
redis.Z{Score: 98.0, Member: "Java"},
redis.Z{Score: 95.0, Member: "Python"},
}
// ZADD
num, err := rdb.ZAdd(zsetKey, languages...).Result()
if err != nil {
fmt.Printf("zadd failed, err:%v\n", err)
return
}
fmt.Printf("zadd %d succ.\n", num)
// 把Golang的分数加10
newScore, err := rdb.ZIncrBy(zsetKey, 10.0, "Golang").Result()
if err != nil {
fmt.Printf("zincrby failed, err:%v\n", err)
return
}
fmt.Printf("Golang's score is %f now.\n", newScore)
// 取分数最高的3个
ret, err := rdb.ZRevRangeWithScores(zsetKey, 0, 2).Result()
if err != nil {
fmt.Printf("zrevrange failed, err:%v\n", err)
return
}
for _, z := range ret {
fmt.Println(z.Member, z.Score)
}
// 取95~100分的
op := redis.ZRangeBy{
Min: "95",
Max: "100",
}
ret, err = rdb.ZRangeByScoreWithScores(zsetKey, op).Result()
if err != nil {
fmt.Printf("zrangebyscore failed, err:%v\n", err)
return
}
for _, z := range ret {
fmt.Println(z.Member, z.Score)
}
}
Pipeline
Pipeline
主要是一种网络优化。它本质上意味着客户端缓冲一堆命令并一次性将它们发送到服务器。这些命令不能保证在事务中执行。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了每个命令的网络往返时间(RTT)。
pipe := rdb.Pipeline()
incr := pipe.Incr("pipeline_counter")
pipe.Expire("pipeline_counter", time.Hour)
_, err := pipe.Exec()
fmt.Println(incr.Val(), err)
上面的代码相当于将以下两个命令一次发给redis server端执行,与不使用Pipeline
相比能减少一次RTT。
INCR pipeline_counter
EXPIRE pipeline_counts 3600
也可以使用Pipelined
:
var incr *redis.IntCmd
_, err := rdb.Pipelined(func(pipe redis.Pipeliner) error {
incr = pipe.Incr("pipelined_counter")
pipe.Expire("pipelined_counter", time.Hour)
return nil
})
fmt.Println(incr.Val(), err)
在某些场景下,当我们有多条命令要执行时,可以考虑使用pipeline
来优化。
事务
Redis是单线程的,因此单个命令始终是原子的,但是来自不同客户端的两个给定命令可以依次执行,例如在它们之间交替执行。但是,Multi/exec
能够确保在multi/exec
两个语句之间的命令之间没有其他客户端正在执行命令。
在这种场景我们需要使用TxPipeline
。TxPipeline
总体上类似于上面的Pipeline
,但是它内部会使用MULTI/EXEC
包裹排队的命令。
pipe := rdb.TxPipeline()
incr := pipe.Incr("tx_pipeline_counter")
pipe.Expire("tx_pipeline_counter", time.Hour)
_, err := pipe.Exec()
fmt.Println(incr.Val(), err)
上面代码相当于在一个RTT下执行了下面的redis命令:
MULTI
INCR pipeline_counter
EXPIRE pipeline_counts 3600
EXEC
还有一个与上文类似的TxPipelined
方法,使用方法如下:
var incr *redis.IntCmd
_, err := rdb.TxPipelined(func(pipe redis.Pipeliner) error {
incr = pipe.Incr("tx_pipelined_counter")
pipe.Expire("tx_pipelined_counter", time.Hour)
return nil
})
fmt.Println(incr.Val(), err)
Watch
在某些场景下,我们除了要使用MULTI/EXEC
命令外,还需要配合使用WATCH
命令。在用户使用WATCH
命令监视某个键之后,直到该用户执行EXEC
命令的这段时间里,如果有其他用户抢先对被监视的键进行了替换、更新、删除等操作,那么当用户尝试执行EXEC
的时候,事务将失败并返回一个错误,用户可以根据这个错误选择重试事务或者放弃事务。
Watch(fn func(*Tx) error, keys ...string) error
Watch方法接收一个函数和一个或多个key作为参数。
// 监视watch_count的值,并在值不变的前提下将其值+1
key := "watch_count"
err = client.Watch(func(tx *redis.Tx) error {
n, err := tx.Get(key).Int()
if err != nil && err != redis.Nil {
return err
}
_, err = tx.Pipelined(func(pipe redis.Pipeliner) error {
pipe.Set(key, n+1, 0)
return nil
})
return err
}, key)
标签:return,err,--,Redis,青训营,redis,pipe,rdb
From: https://www.cnblogs.com/peace0218/p/1705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