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你所不知道的 C/C++ 宏知识——基于《C/C++ 宏编程的艺术》

你所不知道的 C/C++ 宏知识——基于《C/C++ 宏编程的艺术》

时间:2025-01-20 10:55:27浏览次数:1  
标签:基于 编程 PP C++ COMMA printf 参数 CONCAT define

前言

刚学 C++ 的时候,就知道它糅合了四种编程模式:基于预处理器的宏、基于 C 语言的面向过程、基于类的面向对象、以及基于模板的泛型编程。其中,宏和模板元编程因为是在编译期出结果,能有效提升程序运行期性能,有着独特的价值。

宏的缺陷

之前了解的宏编程,大多数在数说它的缺陷,以及如何避免,以下面的宏为例

#define max(a,b) a>b?a:b

就中了不少的招:

  • 参数要用括号包围,例如 max(2+1,2)
  • 宏表达式要用括号包围,例如 max(1,2)*3
  • 多次求值,例如 max(n++,2)
  • 多个语句的宏应该用 do{}while(0) 包含,例如 if (x>y) SWAP(x,y),其中 SWAP 宏的实现至少需要三条语句
  • 不受命名空间限制,命名易冲突,例如参数名也使用 max 时会被展开
  • ...

总而言之就是少用宏、不用宏,为此想出了各种方式来替代宏:

  • typedef 与 using 定义类型别名
  • inline 函数内联短小函数提升执行效率
  • const 定义常量
  • ...

即使是使用宏,也加入很多改进,例如 GNU C 引入了 typeof 关键字,来解决参数多次求值、未被括号包围等问题

#define max(x, y) ({            \
    typeof(x) _max1 = (x);      \
    typeof(y) _max2 = (y);      \
    (void) (&_max1 == &_max2);  \
    _max1 > _max2 ? _max1 : _max2; })

宏很像结构化编程中的 goto 语句,不能说过街老鼠,也是日暮西山了。

宏的能力

直到我看了一篇文章:《C/C++ 宏编程的艺术》,才发现宏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作者 BOT Man 主要是谈 GMOCK_PP 库中各个宏的依赖关系,我整理如下:

复杂的如 PP_WHILE->PP_ADD/PP_SUB->PP_MUL->PP_EQUAL/PP_CMP->PP_LESS->PP_DIV/PP_MOD,就没画了,主要是没看懂~

另外,使用宏实现 256 以内的算术运算,有什么实际意义吗?我是持保留态度的。

本文不会鹦鹉学舌再重复一遍 BOT Man 论证过的逻辑,而是梳理下预处理器的工作原理与宏编程遵循的规则,有一些是之前没注意到的,总结出来自己都感觉新鲜,呵呵。

宏的语法

宏虽然只进行文本替换,没有类型的概念,但也有以下基本的语法规则

  • 宏参数使用逗号分隔,因此参数不能再包含逗号,除非使用元组
  • 宏参数不能包含不匹配的括号
  • 非可变参数的宏函数,参数个数必需严格匹配声明

对于规则 I,有些读者可能觉得没必要,毕竟参数名中也不可能有逗号,但是别忘了参数也可能是模板的实例,像下面这样:

#define FOO(return,param) return foo(param); 
FOO(bool, std::pair<int, int>)

第二个模板参数中的逗号会使 FOO 的参数个数变为 3,从而导致预处理器报错:

<source>:2:30: error: macro 'FOO' passed 3 arguments, but takes just 2
    2 | FOO(bool, std::pair<int, int>)
      |                              ^
<source>:1:9: note: macro 'FOO' defined here
    1 | #define FOO(return,param) return foo(param);
      |   

这里使用了 BOT Man 也推荐的 Compile Explorer 在线编译环境,编译器选择的是 x86-64 gcc trunk、编译参数是  -E -P -std=c++20,后面统一使用这个设置进行测试。

上例中如果使用元组,就不会报错了:

FOO(bool, (std::pair<int, int>))
// => bool foo((std::pair<int, int>));

结果多了一对儿括号,追求完美的人,可以使用 PP_REMOVE_PARENS 去除,这个宏的实现,后面还会涉及,现在先不展开。

对于规则 III,简单补充下宏的 4 种形态、以及规则的应用情况:

形态 说明 规则 III
#define identifier replacement-list (optional) 仅文本替换 --
#define identifier (parameters ) replacement-list (optional) 固定参数个数的宏函数 参数个数严格匹配
#define identifier (parameters , ...) replacement-list (optional)  部分可变参数个数的宏函数 参数个数不能少于已出现的固定参数个数
#define identifier (...) replacement-list (optional) 全可变参数个数的宏函数 参数个数不做要求,可为 0 即空参数

宏的运行

宏运行时遵循的规则先都列出来:

  1. 预处理器会对代码进行多遍扫描,展开所有遇到的宏,直到触发以下条件
    1. 到达展开次数上限
    2. 遇到自参照宏,即宏曾经展开过的模样
  2. 宏函数展开前先对所有参数进行一次预扫描并展开,除非遇到以下条件
    1. 用于拼接的参数不展开 (##)
    2. 用于宏字面量的参数不展开 (#)
  3. 在宏函数展开后,替换后的文本会进行后扫描 (二次扫描),对遇到的宏继续进行展开
  4. 预扫描和后扫描都遵循条件 a,会进行多遍扫描
  5. 每次扫描前后,都会进行宏的语法检查

下面分别对每条规则进行说明。

自参照宏

写个简单的宏代码测试下:

#define X0 X1
#define X1 X2
#define X2 X3
#define X3 X0

X0    // -> X0
X1    // -> X1
X2    // -> X2
X3    // -> X3

这是一个循环定义,X0->X1->X2->X3->X0,输出已列在代码注释,貌似什么也没发生,以 X0 为准,看下整个替换过程:

状态 应用宏
X0 初始
X1 #define X0 X1
X2 #define X1 X2
X3 #define X2 X3
X0 #define X3 X0
X0 自参照,停止替换

将最后一行宏定义改为:

#define X3 X1

输出变为:

X1
X1
X2
X3

这时 X0 的定义变为为 X1,整个过程列表如下:

状态 应用宏
X0 初始
X1 #define X0 X1
X2 #define X1 X2
X3 #define X2 X3
X1 #define X3 X1
X1 自参照,停止替换

换句话说,预处理器会记录每个宏每次展开的历史值,避免与之重复,从而产生无限循环。

这个特性,导致宏无法进行任何递归或重入,要进行任何推导,必需辛辛苦苦写 MACRO_1 / MACRO_2 ... MACRO_N 的代码,且 N 一般有上限。这是和模板元编程区别最大的地方,后者可以重载,进行模板偏特化,从而直接指定推导的结束条件。

展开次数上限

上面的例子中预处理器扫描了 4~5 次,为了考察它的扫描次数上限,使用下面的 shell 脚本批量制造测试代码:

for((i=0;i<10000;++i)); do echo "#define X$i X$((i+1))"; done | pbcopy

mac 上的 pbcopy 负责将代码复制到剪贴板,也可以直接重定向到文件再复制出来。在 Compiler Explorer 中运行:

居然没问题,看起来 10000 并不是上限。切换编译器为 x86-64 clang (trunk) 也正常,直到 x64 msvc v19.latest 时失败:

<source>(10002): fatal error C1009: compiler limit: macros nested too deeply

经过多次探测,msvc 最终的最大宏定义是 X255,也就是说扫描次数最大为 256。

不过 Compiler Explorer 上提供的 msvc 最新只到 VS2017,不过用实体机上的 VS2019 测试,结果也是一样的,看起来 msvc 对宏编程支持一般,怪不道 BOT Man 说 BOOST_PP 里有很多对 msvc 的兼容和 work around,汗~

延迟拼接

规则 b 使用 BOT Man 的例子就不错:

#define FOO(SYMBOL) foo_ ## SYMBOL
#define LITERAL(SYMBOL) #SYMBOL
#define BAR() bar

FOO(bar)    // -> foo_bar
FOO(BAR())  // -> foo_BAR()
LITERAL(BAR())  // -> "BAR()"

如果参数是用于拼接或取字面量的,预扫描将不会对它进行展开。

注意,这里预处理器对宏参数的预扫描,也遵循规则 a,即在没有 ## 和 # 干扰时,它会一直展开直到 1) 达到最大展开次数 2)遇到自参照宏 时结束,并不是字面意思只扫描一次,这条就是规则 d。

如果希望预处理器忽略 ## & # 操作展开所有传入的宏函数参数,则需借助延迟拼接技术,这个技术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原理很简单,直白说就是不直接实现宏函数而是调用另一个宏函数实现之:

#define FOO(SYMBOL) FOO_IMPL(foo_, SYMBOL)
#define FOO_IMPL(A, B) A##B

FOO(bar)    // -> foo_bar
FOO(BAR())  // -> foo_bar

一般命名此类宏函数的惯例是:MACRO & MACRO_IMPL,后者就是真正干活的宏了。下面列表推理下展开过程:

状态 应用宏
FOO(BAR()) 初始
FOO(bar) #define BAR bar 且 FOO 的实现没有对参数拼接或取字面量的操作
FOO_IMPL(foo_, bar) #define FOO(SYMBOL)  FOO_IMPL(foo_, SYMBOL)
foo_bar #define FOO_IMPL(A, B) A##B

另外一个有实战意义的例子是在 Windows 上常用的宽字符前缀 L,如果定义一个 TO_UNICODE 的宏为任意窄字符串增加 L 前缀,可以这样做:

#define TO_UNICODE(x) L##x
#define PRODUCT_NAME "Chrome"
// #define PRODUCT_NAME_W TO_UNICODE("Chrome")
#define PRODUCT_NAME_W TO_UNICODE(PRODUCT_NAME)
std::wstring product_name = PRODUCT_NAME_W;     // -> LPRODUCT_NAME

使用 TO_UNICODE 宏为字符常量添加 L 前缀时,如果作用于常量字符串,是正常的;如果作用于经过宏定义的字符串 (PRODUCT_NAME),基于规则 b.i 就会出现非预期结果 (LPRODUCT_NAME),为了解决 L 拼接时宏不展开的问题,就需要借助延迟拼接技术:

#define TO_UNICODE_IMPL(y) L##y
#define TO_UNICODE(x) TO_UNICODE_IMPL(x)
#define PRODUCT_NAME "Chrome"
#define PRODUCT_NAME_W TO_UNICODE(PRODUCT_NAME)
std::wstring product_name = PRODUCT_NAME_W;     // -> L"Chrome"

关于这个例子,具体可参考附录 7。

惰性求值

惰性求值与后处理相关,技术不难理解,难的是场景不好说明,先来看一个宏语法错误:

#define PP_COMMA() ,
#define PP_EMPTY()

#define PP_CONCAT(A, B) PP_CONCAT_IMPL(A, B)
#define PP_CONCAT_IMPL(A, B) A##B

PP_CONCAT(x PP_COMMA() y) 
PP_CONCAT(x, PP_COMMA()) 

预处理器会报下面的错误:

<source>:25:25: error: macro 'PP_CONCAT' requires 2 arguments, but only 1 given
   25 | PP_CONCAT(x PP_COMMA() y)
      |                         ^
<source>:4:9: note: macro 'PP_CONCAT' defined here
    4 | #define PP_CONCAT(A, B) PP_CONCAT_IMPL(A, B)
      |         ^~~~~~~~~
<source>:26:24: error: macro 'PP_CONCAT_IMPL' passed 3 arguments, but takes just 2
   26 | PP_CONCAT(x, PP_COMMA())
      |                        ^
<source>:5:9: note: macro 'PP_CONCAT_IMPL' defined here
    5 | #define PP_CONCAT_IMPL(A, B) A##B
      |         ^~~~~~~~~~~~~~

第一个表达式出错,是错在预扫描前进行的语法检查,此时 PP_COMMA() 还未替换为 ',' 整个是一个参数:x PP_COMMA() yPP_CONCAT 要求 2 个参数而只提供了 1 个;

第二个表达式出错,是错在预扫描后进行的语法检查,此时 PP_COMMA() 替换为了 ',' 整个是三个参数:xPP_CONCAT 要求 2 个参数而提供了 3 个。

也就是说,宏的语法检查是时刻进行的,在每次替换前后都会进行,这就是规则 e。有了这个基础,再看下面这个例子,它更贴近真实场景:

#define PP_COMMA() ,
#define PP_EMPTY()

#define PP_CONCAT(A, B) PP_CONCAT_IMPL(A, B)
#define PP_CONCAT_IMPL(A, B) A##B

#define PP_BOOL(N) PP_CONCAT(PP_BOOL_, N)
#define PP_BOOL_0 0
#define PP_BOOL_1 1
#define PP_BOOL_2 1

#define PP_IF(PRED, THEN, ELSE) PP_CONCAT(PP_IF_, PP_BOOL(PRED))(THEN, ELSE)
#define PP_IF_1(THEN, ELSE) THEN
#define PP_IF_0(THEN, ELSE) ELSE

#define PP_COMMA_IF(N) PP_IF(N, PP_COMMA(), PP_EMPTY())
#define log(format, n, ...) printf(format PP_COMMA_IF(n) __VA_ARGS__)

log("%d%f", 2, 1, .2); 
log("hello", 0); 

重点是 log 宏函数的实现,委托给了 printf,在格式 format 与参数 __VA_ARGS__ 之间,要不要加个逗号做分隔,完全看用户传递的参数个数,大于 0 则需要,否则不需要,不然后期会出现编译期语法错误。

这里为了简化例子,参数个数是用户手动传递的,参考上面的两个 case,分别有 2 个参数和 0 个参数。

现在焦点就集中在 PP_COMMA_IF 宏的实现上了,它根据 n 的值,决定输出 PP_COMMA(),还是 PP_EMPTY(),这之前那一堆宏都是为了实现 PP_IF,看不懂也没关系。

到这里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然而编译却报错:

<source>:20:1: error: macro 'PP_IF_1' passed 3 arguments, but takes just 2
   20 | log("%d%f", 2, 1, .2);
      | ^~~~~~~
<source>:13:9: note: macro 'PP_IF_1' defined here
   13 | #define PP_IF_1(THEN, ELSE) THEN
      |         ^~~~~~~
<source>:21:1: error: macro 'PP_IF_0' passed 3 arguments, but takes just 2
   21 | log("hello", 0);
      | ^~~~~~~
<source>:14:9: note: macro 'PP_IF_0' defined here
   14 | #define PP_IF_0(THEN, ELSE) ELSE
      |         ^~~~~~~

错误有点不知所云,列个表推理下宏展开过程,先看第一个 case:

状态 应用宏
log("%d%f", 2, 1, .2);  初始
printf(“%d%f" PP_COMMA_IF(2) 1, .2); #define log(format, n, ...) printf(format PP_COMMA_IF(n) __VA_ARGS__)
printf(“%d%f" PP_IF(2, PP_COMMA(), PP_EMPTY()) 1, .2); #define PP_COMMA_IF(N) PP_IF(N, PP_COMMA(), PP_EMPTY())
printf(“%d%f" PP_IF(2, , , ) 1, .2); #define PP_COMMA() , 和 #define PP_EMPTY() 且 PP_IF 实现没有对参数 ## & #
报错 PP_IF 参数个数不匹配,需要 3 个,实际 4 个

推导显示是在 PP_IF 处报错,实际报错信息显示是 PP_IF_1,预处理器似乎走的更远,切换为 clang 看得更明白:

clang++: warning: argument unused during compilation: '-S' [-Wunused-command-line-argument]
<source>:21:1: error: too many arguments provided to function-like macro invocation
   21 | log("%d%f", 2, 1, .2); 
      | ^
<source>:20:43: note: expanded from macro 'log'
   20 | #define log(format, n, ...) printf(format PP_COMMA_IF(n) __VA_ARGS__)
      |                                           ^
<source>:17:24: note: expanded from macro 'PP_COMMA_IF'
   17 | #define PP_COMMA_IF(N) PP_IF(N, PP_COMMA(), PP_EMPTY())
      |                        ^
<source>:12:70: note: expanded from macro 'PP_IF'
   12 | #define PP_IF(PRED, THEN, ELSE) PP_CONCAT(PP_IF_, PP_BOOL(PRED))(THEN, ELSE)
      |                                                                      ^
<source>:14:9: note: macro 'PP_IF_1' defined here
   14 | #define PP_IF_1(THEN, ELSE) THEN
      |         ^
1 error generated.

PP_COMMA() 似乎是延迟到 PP_IF_1 中后才展开,这个和我的理解有 gap,有了解的大神还望不吝指点。

不管怎么说,预扫描展开宏函数参数导致参数个数不匹配,导致了这个问题,而我们又不打算拼接参数或取字面量,所以无法通过规则 b 解决问题。

好在传递给 PP_IF 的这两个参数,都是宏函数,这种场景下可以只传递宏函数名,括号放在 PP_IF 后,让宏函数在后扫描中再生效:

#define PP_COMMA_IF(N) PP_IF(N, PP_COMMA, PP_EMPTY)()

这就是规则 c,现在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了:

printf("%d%f" , 1, .2);
printf("hello" );

下面仍为第一个 case 为例,推理下整个展开过程:

状态 应用宏
log("%d%f", 2, 1, .2);  初始
printf(“%d%f" PP_COMMA_IF(2) 1, .2); #define log(format, n, ...) printf(format PP_COMMA_IF(n) __VA_ARGS__)
printf(“%d%f" PP_IF(2, PP_COMMA, PP_EMPTY)() 1, .2); #define PP_COMMA_IF(N) PP_IF(N, PP_COMMA, PP_EMPTY)()
printf(“%d%f" PP_CONCAT(PP_IF_, PP_BOOL(2))(PP_COMMA, PP_EMPTY)() 1, .2); #define PP_IF(PRED, THEN, ELSE) PP_CONCAT(PP_IF_, PP_BOOL(PRED))(THEN, ELSE)
printf(“%d%f" PP_CONCAT(PP_IF_, PP_CONCAT(PP_BOOL_, 2))(PP_COMMA, PP_EMPTY)() 1, .2); #define PP_BOOL(N) PP_CONCAT(PP_BOOL_, N)
printf(“%d%f" PP_CONCAT(PP_IF_, PP_BOOL_2)(PP_COMMA, PP_EMPTY)() 1, .2); #define PP_CONCAT(A, B) PP_CONCAT_IMPL(A, B) 和 #define PP_CONCAT_IMPL(A, B) A##B
printf(“%d%f" PP_CONCAT(PP_IF_, 1)(PP_COMMA, PP_EMPTY)() 1, .2); #define PP_BOOL_2 1
printf(“%d%f" PP_IF_1(PP_COMMA, PP_EMPTY)() 1, .2); #define PP_CONCAT(A, B) PP_CONCAT_IMPL(A, B) 和 #define PP_CONCAT_IMPL(A, B) A##B
printf(“%d%f" PP_COMMA() 1, .2); #define PP_IF_1(THEN, ELSE) THEN
printf(“%d%f" , 1, .2); #define PP_COMMA() ,
printf(“%d%f" , 1, .2); 无可替换符号,结束

出于练习目的,再看下第二个 case:

状态 应用宏
log("hello", 0);  初始
printf(“hello" PP_COMMA_IF(0) ); #define log(format, n, ...) printf(format PP_COMMA_IF(n) __VA_ARGS__)
printf(“hello" PP_IF(0, PP_COMMA, PP_EMPTY)() ); #define PP_COMMA_IF(N) PP_IF(N, PP_COMMA, PP_EMPTY)()
printf(“hello" PP_CONCAT(PP_IF_, PP_BOOL(0))(PP_COMMA, PP_EMPTY)() ); #define PP_IF(PRED, THEN, ELSE) PP_CONCAT(PP_IF_, PP_BOOL(PRED))(THEN, ELSE)
printf(“hello" PP_CONCAT(PP_IF_, PP_CONCAT(PP_BOOL_, 0))(PP_COMMA, PP_EMPTY)() ); #define PP_BOOL(N) PP_CONCAT(PP_BOOL_, N)
printf(“hello" PP_CONCAT(PP_IF_, PP_BOOL_0)(PP_COMMA, PP_EMPTY)() ); #define PP_CONCAT(A, B) PP_CONCAT_IMPL(A, B) 和 #define PP_CONCAT_IMPL(A, B) A##B
printf(“hello" PP_CONCAT(PP_IF_, 0)(PP_COMMA, PP_EMPTY)() ); #define PP_BOOL_0 0
printf(“hello" PP_IF_0(PP_COMMA, PP_EMPTY)() ); #define PP_CONCAT(A, B) PP_CONCAT_IMPL(A, B) 和 #define PP_CONCAT_IMPL(A, B) A##B
printf(“hello" PP_EMPTY() 1, .2); #define PP_IF_0(THEN, ELSE) ELSE
printf(“hello"   ); #define PP_EMPTY()
printf(“hello"  ); 无可替换符号,结束

其实主要区别就是 PP_IF_1PP_IF_0 选择 PP_COMMA 还是 PP_EMPTY 的问题。将预扫描变为后扫描,是惰性求值的关键。

宏 VS 模板元

与模板元编程相比,由于规则 a.ii 宏无法递归和重入,要想支持多个参数,必需老老实实先写 N 个 #define,比较笨。反过来的好处是,他不会生成编译实体,对于控制代码体积有帮助。

最后借用 BOT Man 的话对两者做个总结:

C++ 模板元编程 (template metaprogramming) 虽然功能强大,但也有 局限性

  • 不能通过 模板展开 生成新的 标识符 (identifier)
    • 例如 生成新的 函数名、类名、名字空间名 等
    • 使用者 只能使用 预先定义的标识符
  • 不能通过 模板参数 获取 符号/标记 (token)字面量 (literal)
    • 例如 在反射中获取 实参参数名的字面量,在断言中获取 表达式的字面量
    • 使用者 只能通过 传递字符串参数 绕开

所以,在需要直接 操作标识符 的情况下,还需要借助 ,进行 预处理阶段的元编程

  • 编译时 (compile-time)模板 展开不同, 在编译前的 预处理 (preprocess) 阶段全部展开 —— 狭义上,编译器 看不到且不处理 宏代码
  • 通过 #define/TOKEN1##TOKEN2/#TOKEN 定义 宏对象 (object-like macro)宏函数 (function-like macro),可以实现 替换文本、拼接标识符、获取字面量 等功能

总结一下就是:各有所长、结合使用

总结

BOT Man 主要介绍的是 Mock PP 库,它是 Boost PP 库的精减版,后者有更为强大的代码生成能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探索,这里只举几个例子:

// case 1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repetition/repeat.hpp>
#define DECL(z, n, text) text ## n = n;
BOOST_PP_REPEAT(5, DECL, int x)
---
int x0 = 0; int x1 = 1; int x2 = 2; int x3 = 3; int x4 = 4;

// case 2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repetition/enum_params.hpp> 
template <BOOST_PP_ENUM_PARAMS(3, class T)>
struct a{};
---
template < class T0 , class T1 , class T2>
struct a{};

// case 3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arithmetic/inc.hpp>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repetition/enum_params.hpp>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repetition/repeat.hpp>

#define MACRO(z, n, _) \
return_type constructor(\
            BOOST_PP_ENUM_PARAMS_Z(z, BOOST_PP_INC(n),type param))\
{;};

BOOST_PP_REPEAT(2, MACRO, nil)
---
return_type constructor(type param0) { ; };
return_type constructor(type param0, type param1) { ; };

// case 4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arithmetic/inc.hpp>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repetition/enum.hpp>

#define TEXT(z, n, text) text
#define TTP(z, n, _) \
   template<  BOOST_PP_ENUM_ ## z(BOOST_PP_INC(n), TEXT, class)  > \
   class T ## n 
BOOST_PP_ENUM(3, TTP, nil)
---
template <class> class T0 ,
template <class, class> class T1 ,
template <class, class, class> class T2
    
// case 5
#define n BOOST_PP_ITERATION()
#define TINY_print(z, n, data) data

template<BOOST_PP_ENUM_PARAMS(n, class T)>
struct tiny_size< BOOST_PP_ENUM_PARAMS(n, T) BOOST_PP_COMMA_IF(n) BOOST_PP_ENUM(BOOST_PP_SUB(M, n), TINY_print, none)>
: mpl::int_ <n>
{

};

#undef n

// case 5.1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repetition.hpp>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arithmetic/sub.hpp>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punctuation/comma_if.hpp>
#include <boost/preprocessor/iteration/iterate.hpp>

#define M 3

#define BOOST_PP_ITERATION_LIMITS (0,M-1)
#define BOOST_PP_FILENAME_1       "pattern.h"
#include BOOST_PP_ITERATE()
---
template<>
struct tiny_size< none , none , none>
: mpl::int_ <0>
{
};
template< class T0>
struct tiny_size< T0 , none , none>
: mpl::int_ <1>
{
};
template< class T0 , class T1>
struct tiny_size< T0 , T1 , none>
: mpl::int_ <2>
{
};

看看有没有满足你需求的 (我也没看懂原理,库嘛,拿来用就好了)。

参考

[1]. 360 安全规则集合

[2]. C++ 下 typeof 的实现

[3]. Replacing text macros

[4]. C/C++ 宏编程的艺术

[5]. 《产生式元编程》第一章 宏编程计数引原理

[6]. Self-Referential Macros

[7]. 使用C++宏嵌套实现窄字符转换为宽字符

[8]. Boost Preprocessor (PP库) 中的奇技淫巧

 

标签:基于,编程,PP,C++,COMMA,printf,参数,CONCAT,define
From: https://www.cnblogs.com/goodcitizen/p/18655303/macro_knowledges_what_you_dont_know

相关文章

  • 国产化板卡设计资料:2270-VC709E 基于FMC接口的JFM7VX690T36 PCIeX8 接口卡
    VC709E基于FMC接口的JFM7VX690T36 PCIeX8接口卡    一、板卡概述    本板卡基于FPGAJFM7VX690T36芯片,支持PCIeX8、两组64bitDDR3容量8GByte,HPC的FMC连接器,板卡支持各种FMC子卡扩展。软件支持windows,Linux操作系统。       ......
  • 配置基于VLAN的VLAN Mapping示例(2 to 1)
    此举例是2to1VLANMapping中的N:1场景,因为外层和内层VLANTag不同的业务报文,外层映射到了同一个VLAN。如图10-7所示,用户通过家庭网关、楼道交换机和小区交换机接入汇聚层网络,为了节省运营商网络VLAN资源,及实现不同用户相同业务在传输过程中相互隔离,可以在楼道交换机上部署Q......
  • 配置基于VLAN的VLAN Mapping示例(1:1)
    此举例是1to1中的1:1VLANMapping。不同的小区拥有相同的业务,如上网、IPTV、VoIP等业务,为了便于管理,各个小区的网络管理者将不同的业务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相同的业务划分到同一个VLAN中。目前存在不同的小区中相同的业务所属的VLAN不相同,但需要实现不同VLAN间的用户相互通......
  • 计算机毕业设计Springboot智慧展馆系统 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智能展览馆管理系统开发
    计算机毕业设计Springboot智慧展馆系统x2k8li46(配套有源码程序mysql数据库论文)本套源码可以先看具体功能演示视频领取,文末有联xi可分享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展览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对互动性和信息获取的需求。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渴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 计算机毕业设计Springboot中小学食品配送质量管理及溯源系统 基于Springboot的中小学
    计算机毕业设计Springboot中小学食品配送质量管理及溯源系统wfthai0c(配套有源码程序mysql数据库论文)本套源码可以先看具体功能演示视频领取,文末有联xi可分享随着社会对中小学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传统的食品配送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校园的需求。近年来,食品安......
  • Cursor从小白到高手-.cursorignore 为什么如此重要?-一期教学-AI编程神器,让你一个顶十
    0.前言父文章导航(配合更佳):Cursor从小白到高手-下载及基本配置子文章或相关文章导航(不是目录导航哦~):如此重要的CursorRules配置,你不会不知道吧!!不配置.cursorignore,cursor性能毁一半!!!Docs讲解(计划中~~)Chat&Composer(计划中~~~)文章持续迭代中,敬请期待~~~~~Cursor......
  • 50个C++经典面试题(01~10)
    为什么要研究面试题,因为研究题目可以让面试者面试时看起来像个专家。本博文将给出50个面试题,题目涉及初级、中级、高级。下面来看下01~10题01:C++是什么?C++的优势是什么?C++是一门面向对象语言,它的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克服C语言的短板。其中面向对象又涉及如下几个概念:polym......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社区养老小程序设计与实现
    ......
  • 基于SpringBoot+Vue的智慧党建平台设计与实现
    ......
  • C++auto和decltype的用法
    在C++中,auto和decltype是两个非常有用的关键字,它们帮助程序员更方便地处理类型推导和类型声明。以下是它们的具体用法:autoauto关键字用于自动类型推导,即让编译器根据初始化表达式来推断变量的类型。这在处理复杂类型或模板编程时特别有用,因为它可以简化代码并减少类型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