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刷算法题时,排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操作。Python 提供了多种排序算法的实现方式,而在一些经典的算法题中,我们需要手动实现不同的排序算法以符合题目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序算法模板,包含了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插入排序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和 堆排序
,这些算法的模板通常会在刷题中频繁用到。
1.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重复地遍历待排序序列,每次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位置,直到序列有序。
def bubbleSort(arr):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n):
# 标记是否发生了交换,如果没有交换则说明已经有序
swapped = False
for j in range(0, n-i-1):
if arr[j] > arr[j+1]:
arr[j], arr[j+1] = arr[j+1], arr[j]
swapped = True
if not swapped:
break
return arr
时间复杂度:最坏和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
,最好 O(n)
(当数组已经有序时)。
空间复杂度:O(1)
。
2. 选择排序 (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每次遍历未排序部分,选出最小(或最大)元素,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def selectionSort(arr):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n):
# 假定当前位置为最小元素
min_index = i
for j in range(i+1, n):
if arr[j] < arr[min_index]:
min_index = j
# 交换找到的最小元素
arr[i], arr[min_index] = arr[min_index], arr[i]
return arr
时间复杂度:O(n^2)
。
空间复杂度:O(1)
。
3. 插入排序 (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将元素插入到已排序的部分。它从第二个元素开始,逐一将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正确位置。
def insertionSort(arr):
for i in range(1, len(arr)):
key = arr[i]
j = i - 1
# 将比 key 大的元素逐一移到右边
while j >= 0 and arr[j] > key:
arr[j+1] = arr[j]
j -= 1
arr[j+1] = key
return arr
时间复杂度:最坏和平均 O(n^2)
,最好 O(n)
(当数组已经有序时)。
空间复杂度:O(1)
。
4. 快速排序 (Quick Sort)
快速排序是基于分治法的排序算法,通过选取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两部分,递归地对这两部分进行排序。
def quickSort(arr):
if len(arr) <= 1:
return arr
pivot = arr[0] # 选择基准元素
left = [x for x in arr[1:] if x <= pivot]
right = [x for x in arr[1:] if x > pivot]
return quickSort(left) + [pivot] + quickSort(right)
时间复杂度:最坏 O(n^2)
,平均 O(n log n)
。
空间复杂度:O(log n)
(递归深度)。
5. 归并排序 (Merge Sort)
归并排序也是基于分治法的排序算法,将数组分成两部分,对每一部分递归排序,然后合并两个排序好的部分。
def mergeSort(arr):
if len(arr) <= 1:
return arr
mid = len(arr) // 2
left = mergeSort(arr[:mid])
right = mergeSort(arr[mid:])
return merge(left, right)
def merge(left, right):
result = []
i = j = 0
while i < len(left) and j < len(right):
if left[i] < right[j]:
result.append(left[i])
i += 1
else:
result.append(right[j])
j += 1
result.extend(left[i:])
result.extend(right[j:])
return result
时间复杂度:O(n log n)
。
空间复杂度:O(n)
(因为需要辅助空间进行合并)。
6. 堆排序 (Heap Sort)
堆排序是一种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的排序算法。首先将待排序的数组构建成最大堆(或最小堆),然后不断将堆顶元素(最大或最小)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并减少堆的大小,重复这个过程。
def heapify(arr, n, i):
largest = i
left = 2*i + 1
right = 2*i + 2
if left < n and arr[largest] < arr[left]:
largest = left
if right < n and arr[largest] < arr[right]:
largest = right
if largest != i:
arr[i], arr[largest] = arr[largest], arr[i]
heapify(arr, n, largest)
def heapSort(arr):
n = len(arr)
# 建立最大堆
for i in range(n//2 - 1, -1, -1):
heapify(arr, n, i)
# 一次取出最大元素并调整堆
for i in range(n-1, 0, -1):
arr[0], arr[i] = arr[i], arr[0]
heapify(arr, i, 0)
return arr
时间复杂度:O(n log n)
。
空间复杂度:O(1)
(原地排序)。
7. Python 内建排序 (Timsort)
Python 的 sorted()
函数和列表的 .sort()
方法使用的是 Timsort
算法。Timsort 是一种混合排序算法,结合了归并排序和插入排序。
# 使用 Python 内建的 sorted 函数进行排序
arr = [5, 2, 9, 1, 5, 6]
sorted_arr = sorted(arr) # 返回排序后的新列表
# 使用列表的 sort 方法,原地排序
arr.sort() # 会直接修改 arr 列表
时间复杂度:O(n log n)
。
空间复杂度:O(n)
。
总结:
-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适合小规模数据集,时间复杂度较高,一般不用于大数据量排序。
- 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这些排序算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表现优秀,时间复杂度一般为
O(n log n)
。 - Timsort:Python 的内建排序,时间复杂度最优,并且具有较好的性能。
刷算法题时,理解这些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同的排序问题,根据题目的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算法。
标签:arr,--,复杂度,range,python,算法,largest,排序,模板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mc7/p/1865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