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Stack)是一种基本的线性数据结构,遵循后进先出、先进后出的原则。本文将更详细地介绍栈的概念、特点、Java 实现以及应用场景。
1. 栈概念概述
想象一摞叠放的盘子,你只能从最上面取盘子,放盘子也只能放在最上面。栈就像这样一摞盘子,它只有一个开口,称为栈顶 (Top)。另一端封闭,称为栈底 (Bottom)。元素的添加操作称为入栈 (Push),删除操作称为出栈 (Pop)。
栈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 (ADT),这意味着我们只关心它的操作和特性,而不关心具体的实现方式。栈的关键操作包括:
-
push(item): 将元素 item 添加到栈顶。
-
pop(): 移除并返回栈顶元素。
-
peek(): 返回栈顶元素,但不移除它。
-
isEmpty(): 检查栈是否为空。
-
size():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量 (部分实现可能不包含此方法)。
2. 栈的特点
-
后进先出 (LIFO): 这是栈最核心的特点,最后入栈的元素总是最先出栈。
-
操作受限: 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这限制了访问元素的灵活性,但也保证了操作的高效性 (时间复杂度为 O(1))。
-
有序性: 栈维护了元素的插入顺序,虽然不像队列那样严格的 FIFO,但仍然保留了元素的相对顺序。
3. 栈的 Java 实现
Java 中可以使用数组或链表实现栈。
3.1 基于数组的实现
public class ArrayStack<T> {
private T[] data; // 存储栈元素的数组
private int top; // 栈顶指针,指向栈顶元素的索引,-1 表示栈空
private int capacity; // 栈的容量
public ArrayStack(int capacity) {
this.capacity = capacity;
this.data = (T[]) new Object[capacity]; // 创建泛型数组
this.top = -1;
}
//判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return top == -1;
}
//判满
public boolean isFull() {
return top == capacity - 1;
}
//入栈操作
public void push(T item) {
if (isFull()) {
// 数组实现需要处理栈满的情况,可以抛出异常或进行扩容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ack is full");
// 或者: resizeArray(); // 扩容操作 (此处未实现)
}
data[++top] = item; // 先将 top 指针加 1,再放入元素
}
//出栈操作
public T pop() {
if (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ack is empty");
}
T item = data[top]; // 获取栈顶元素
data[top--] = null; // 为了避免对象游离,建议将出栈元素置为 null。先获取元素再将 top 指针减 1
return item;
}
//返回栈顶元素
public T peek() {
if (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ack is empty");
}
return data[top];
}
//返回栈容量
public int size() {
return top + 1;
}
}
3.2 基于链表的实现
public class LinkedListStack<T> {
private Node<T> top; // 指向栈顶节点的指针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T> { // 链表节点的内部类
T data;
Node<T> next;
Node(T data) {
this.data = data;
}
}
public LinkedListStack() {
this.top = null; // 初始化栈为空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return top == null;
}
//入栈
public void push(T item) {
Node<T> newNode = new Node<>(item); // 创建新节点
newNode.next = top; // 新节点指向原栈顶
top = newNode; // 更新栈顶指针
}
//出战
public T pop() {
if (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ack is empty");
}
T data = top.data; // 获取栈顶元素
top = top.next; // 更新栈顶指针
return data;
}
//返回栈顶元素
public T peek() {
if (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ack is empty");
}
return top.data;
}
}
4. 栈的基本操作图解
4.1 初始化栈
4.2 进栈
分别是:元素 a 进栈;元素 b、c 进栈
4.3 出栈
分别是:元素 c 出栈;b、a 出栈
4.4 获取栈顶元素
略,先判断栈是否空,不空直接返回 data[top] 即可。
5. 各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
入栈 (push): 数组实现: 均摊 O(1) (因为需要考虑扩容的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是 O(1)),链表实现: O(1)
-
出栈 (pop): O(1)
-
查看栈顶元素 (peek): O(1)
6. 栈的局限性
-
大小受限 (数组实现): 使用数组实现时,需要预先指定栈的大小。如果数据量超过预设大小,需要进行扩容,这会带来性能开销。链表实现则没有这个限制,可以动态增长。
-
不灵活的访问方式: 只能访问栈顶元素,无法直接访问其他元素。如果需要访问其他元素,需要先将栈顶元素依次弹出。
7. 总结和应用场景
栈是一种简单但强大的数据结构,其 LIFO 特性使其在许多场景下都非常有用,例如:
-
函数调用栈: 程序执行函数时,会将函数的局部变量、参数、返回地址等信息存储在栈中。当函数执行完毕后,这些信息会从栈中弹出,程序回到调用函数的地方继续执行。递归函数的实现也依赖于函数调用栈。
-
表达式求值: 例如,可以使用栈来计算后缀表达式 (逆波兰表达式)。
-
浏览器历史记录: 浏览器的前进和后退按钮利用了栈的特性。点击后退按钮时,会从栈中弹出上一个访问的页面。
-
撤销操作 (Undo/Redo): 许多软件的撤销操作使用了栈来存储操作的历史记录。每次执行操作时,将操作的信息压入栈中。点击撤销按钮时,从栈中弹出最近的操作并将其逆操作应用。
-
深度优先搜索 (DFS): 图算法中常用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使用栈来存储待访问的节点。
理解栈的概念和实现对于程序员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程序。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各位看官更好地理解栈这种重要的数据结构! 下期见,谢谢~
标签:之栈,top,元素,栈顶,详解,操作,数据结构,data,public Fro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64178283/article/details/14320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