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文主要讲解 Kotlin 基础语法
。
本文是《Kotlin Jetpack 实战》的开篇。
主要内容
每个 Java 开发者都应该学 Kotlin
快速认识 Kotlin
基础语法
扩展函数
委托
结尾
正文
每个 Java 开发者都应该学 Kotlin
推荐学习 Kotlin 的理由有很多,比如:Kotlin 更简洁,Kotlin 有协程,Kotlin 有扩展函数,学了 Kotlin 后学别的语言会很快,比如:Python,Swift,Dart, Ruby...
不过,如果你是 Android 开发者,我劝你别再做无谓的挣扎了,赶紧入坑吧!
快速认识 Kotlin
Kotlin 是著名 IDE 公司 JetBrains 创造出的一门基于 JVM 的语言。Kotlin 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 简洁,1行顶5行
- 安全,主要指“空安全”
- 兼容,与 Java 兼容
- 工具友好,IntelliJ 对 Kotlin 简直不要太友好
JetBrains 不仅创造了 Kotlin,还创造了著名的 IntelliJ IDEA。Android 开发者使用的 Android Studio 就是基于 IntelliJ 改造出来的。
基础语法
1. 所有 Kotlin 类都是对象 (Everything in Kotlin is an object)
与 Java 不一样是:Kotlin 没有基本数据类型
(Primitive Types),所有 Kotlin 里面的类都是对象,它们都继承自: Any
这个类;与 Java 类似的是,Kotlin 提供了如下的内置类型:
Type | Bit width | 备注 |
Double | 64 | Kotlin 没有 double |
Float | 32 | Kotlin 没有 float |
Long | 64 | Kotlin 没有 long |
Int | 32 | Kotlin 没有 int/Integer |
Short | 16 | Kotlin 没有 short |
Byte | 8 | Kotlin 没有 byte |
思考题1:
既然 Kotlin 与 Java 是兼容的,那么 Kotlin Int 与 Java int、Java Integer 之间是什么关系?
思考题2:
Kotlin Any 类型与 Java Object 类型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可见性修饰符 (Visibility Modifiers)
修饰符 | 描述 |
public | 与Java一致 |
private | 与Java一致 |
protected | 与Java一致 |
internal | 同 Module 内可见 |
3. 变量定义 (Defining Variables)
定义一个 Int 类型的变量:
var a: Int = 1
定义一个 Int 类型的常量(不可变的变量?只读的变量?)
val b: Int = 1
类型可推导时,类型申明可省略:
val c = 1
语句末尾的;
可有可无:
val d: Int;
d = 1;
小结:
-
var
定义变量 -
val
定义常量(不可变的变量?只读变量?) - Kotlin 支持类型自动推导
思考题3:
Kotlin val 变量与 Java 的 final 有什么关系?
4 空安全 (Null Safety)
定义一个可为空的 String 变量:
var b: String? = "Kotlin"
b = null
print(b)
// 输出 null
定义一个不可为空的 String 变量:
var a: String = "Kotlin"
a = null
// 编译器报错,null 不能被赋给不为空的变量
变量赋值:
var a: String? = "Kotlin"
var b: String = "Kotlin"
b = a // 编译报错,String? 类型不可以赋值给 String 类型
a = b // 编译通过
空安全调用
var a: String? = "Kotlin"
print(a.length) // 编译器报错,因为 a 是可为空的类型
a = null
print(a?.length) // 使用?. 的方式调用,输出 null
Elvis 操作符
// 下面两个语句等价
val l: Int = if (b != null) b.length else -1
val l = b?.length ?: -1
// Elvis 操作符在嵌套属性访问时很有用
val name = userInstance?.user?.baseInfo?.profile?.name?: "Kotlin"
小结:
- T 代表不可为空类型,编译器会检查,保证不会被 null 赋值
- T? 代表可能为空类型
- 不能将 T? 赋值给 T
- 使用 instance?.fun() 进行空安全调用
- 使用 Elvis 操作符为可空变量替代值,简化逻辑
5. 类型检查与转换 (Type Checks and Casts)
类型判断、智能类型转换:
if (x is String) {
print(x.length) // x 被编译自动转换为 String
}
// x is String 类似 Java 里的 instanceOf
不安全的类型转换 as
val y = null
val x: String = y as String
//抛异常,null 不能被转换成 String
安全的类型转换 as?
val y = null
val z: String? = y as? String
print(z)
// 输出 null
小结:
- 使用
is
关键字进行类型判断 - 使用
as
进行类型转换,可能会抛异常 - 使用
as?
进行安全的类型转换
6. if 判断
基础用法跟 Java 一毛一样。它们主要区别在于:Java If
is Statement,Kotlin If
is Expression。因此它对比 Java 多了些“高级”用法,懒得讲了,咱看后面的实战吧。
7. for 循环
跟 Java 也差不多,随便看代码吧:
// 集合遍历,跟 Java 差不多
for (item in collection) {
print(item)
}
// 辣鸡 Kotlin 语法
for (item in collection) print(item)
// 循环 1,2,3
for (i in 1..3) {
println(i)
}
// 6,4,2,0
for (i in 6 downTo 0 step 2) {
println(i)
}
8. when
when 就相当于高级版的 switch,它的高级之处在于支持模式匹配(Pattern Matching)
:
val x = 9
when (x) {
in 1..10 -> print("x is in the range")
in validNumbers -> print("x is valid")
!in 10..20 -> print("x is outside the range")
is String -> print("x is String")
x.isOdd() -> print("x is odd")
else -> print("none of the above")
}
// 输出:x is in the range
9. 相等性 (Equality)
Kotlin 有两种类型的相等性:
- 结构相等 (Structural Equality)
- 引用相等 (Referential Equality)
结构相等:
// 下面两句两个语句等价
a == b
a?.equals(b) ?: (b === null)
// 如果 a 不等于 null,则通过 equals 判断 a、b 的结构是否相等
// 如果 a 等于 null,则判断 b 是不是也等于 null
引用相等:
print(a === b)
// 判断 a、b 是不是同一个对象
思考题4:
val a: Int = 10000
val boxedA: Int? = a
val anotherBoxedA: Int? = a
print(boxedA == anotherBoxedA)
print(boxedA === anotherBoxedA)
// 输出什么内容?
思考题5:
val a: Int = 1
val boxedA: Int? = a
val anotherBoxedA: Int? = a
print(boxedA == anotherBoxedA)
print(boxedA === anotherBoxedA)
// 输出什么内容?
10. 函数 (Functions)
fun triple(x: Int): Int {
return 3 * x
}
// 函数名:triple
// 传入参数:不为空的 Int 类型变量
// 返回值:不为空的 Int 类型变量
11. 类 (Classes)
类定义
使用主构造器(Primary Constructor)定义类一个 Person 类,需要一个 String 类型的变量:
class Person constructor(firstName: String) { ... }
如果主构造函数没有注解或者可见性修饰符,constructor 关键字可省略:
class Person(firstName: String) { ... }
也可以使用次构造函数(Secondary Constructor)定义类:
class Person{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 }
}
// 创建 person 对象
val instance = Person("Kotlin")
init 代码块
Kotlin 为我们提供了 init 代码块,用于放置初始化代码:
class Person{
var name = "Kotlin"
init {
name = "I am Kotlin."
println(name)
}
constructor(s: String) {
println(“Constructor”)
}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erson("Kotlin")
}
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
I
结论:init 代码块执行时机在类构造之后,但又在“次构造器”执行之前。
12. 继承 (Inheritance)
- 使用 open 关键字修饰的
类
,可以被继承 - 使用 open 关键字修饰的
方法
,可以被重写 -
没有
open 关键字修饰的类,不可
被继承 -
没有
open 关键字修饰的方法,不可
被重写 - 以 Java 的思想来理解,
Kotlin 的类和方法,默认情况下是 final 的
定义一个可被继承的
Base 类,其中的 add() 方法可以被重写
,test() 方法不可
被重写:
open class Base{
open fun add() { ... }
fun test()
定义 Foo 继承 Base 类,重写 add() 方法
class Foo() : Base() {
override fun add()
- 使用
:
符号来表示继承 - 使用
override
重写方法
13. This 表达式 (Expression)
class A{
fun testA(){ }
inner class B{ // 在 class A 定义内部类 B
fun testB(){ }
fun foo() {
this.testB() // ok
this.testA() // 编译错误
[email protected]() // ok
[email protected]() // ok
小结:
-
inner
关键字定义内部类 - 在内部类当中访问外部类,需要显示使用
[email protected]()
的语法
14. 数据类 (Data Class)
假设我们有个这样一个 Java Bean:
public class Develop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Develop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Developer developer = (Developer) o;
return name != null ? name.equals(developer.name) : developer.name == null;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result = name != null ? name.hashCode() : 0;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veloper{" + "name='" + name + '}';
}
}
如果我们将其翻译成 Kotlin 代码,大约会是这样的:
class Developer(var name: String?) {
override fun equals(o: Any?): Boolean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javaClass != o.javaClass) return false
val developer = o as Developer?
return if (name != null) name == developer!!.name else developer!!.name == null
}
override fun hashCode(): Int {
return if (name != null) name!!.hashCode() else 0
}
override fun toString(): String {
return "Developer{" + "name='" + name + '}'.toString()
}
}
然而,Kotlin 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它叫做数据类
:
data class Developer(var
上面这一行简单的代码,完全能替代
前面我们的写的那一大堆模板 Java 代码,甚至额外多出了一些功能。如果将上面的数据类
翻译成等价的 Java 代码,大概会长这个样子:
public final class Developer {
@NotNull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Developer(@NotNull {
super();
this.name = name;
}
@NotNull
public final String getName() { return this.name; }
public final void setName(@NotNull { this.name = var1; }
@NotNull
public final Developer copy(@NotNull { return new Developer(nam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veloper(name=" + this.name + ")"; }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name != null ? this.name.hashCode() : 0;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var1) {
if (this != var1) {
if (var1 instanceof Developer) {
Developer var2 = (Developer)var1;
if (Intrinsics.areEqual(this.name, var2.name))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
可以看到,Kotlin 的数据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 getter、setter、equals、hashCode、toString,还额外的帮我们实现了 copy 方法!这也体现了 Kotlin 的简洁
特性。
序列化的坑
如果是旧工程迁移到 Kotlin,那么可能需要注意这个坑:
// 定义一个数据类,其中成员变量 name 是不可为空的 String 类型,默认值是 MOMO
data class Person(val age: Int, val name: String = "Kotlin")
val person = gson.fromJson("""{"age":42}""", Person::class.java)
print(person.name) // 输出 null
对于上面的情况,由于 Gson 最初是为 Java 语言设计的序列化框架,并不支持 Kotlin 不可为空
、默认值
这些特性,从而导致原本不可为空的属性变成null
,原本应该有默认值的变量没有默认值。
对于这种情,市面上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15. 扩展 (Extensions)
如何才能在不修改源码的情况下给一个类新增一个方法?比如我想给 Context 类增加一个 toast 类,怎么做?
如果使用 Java,上面的需求是无法被满足的。然而 Kotlin 为我们提供了扩展
语法,让我们可以轻松实现以上的需求。
扩展函数
为 Context 类定义一个 toast 方法:
fun Context.toast(msg: String, length: Int{
Toast.makeText(this, msg, length).show()
}
扩展函数的使用:
val activity: Context? = getActivity()
activity?.toast("Hello world!")
activity?.toast("Hello world!", Toast.LENGTH_LONG)
属性扩展
除了扩展函数,Kotlin 还支持扩展属性
,用法基本一致。
思考题6: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给不可为空的
Context 类增加了扩展函数,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判空。实际上,Kotlin 还支持我们为 可为空的
类增加扩展函数:
// 为 Context? 添加扩展函数
fun Context?.toast(msg: String, length: Int{
if (this == null) { //do something }
Toast.makeText(this, msg, length).show()
}
扩展函数使用:
val activity: Context? = getActivity()
activity.toast("Hello world!")
activity.toast("Hello world!", Toast.LENGTH_LONG)
请问这两种定义扩展函数的方式,哪种更好?分别适用于什么情景?为什么?
16. 委托 (Delegation)
Kotlin 中,使用by
关键字表示委托:
interface Animal{
fun bark()
}
// 定义 Cat 类,实现 Animal 接口
class Cat : Animal {
override fun bark() {
println("喵喵")
}
}
// 将 Zoo 委托给它的参数 animal
class Zoo(animal: Animal) : Animal by animal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cat = Cat()
Zoo(cat).bark()
}
// 输出结果:喵喵
属性委托 (Property Delegation)
其实,从上面类委托的例子中,我们就能知道,Kotlin 之所以提供委托这个语法,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使用者,让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代理
这样的模式。这一点在 Kotlin 的委托属性
这一特性上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Kotlin 为我们提供的标准委托非常有用。
by lazy 实现”懒加载“
// 通过 by 关键字,将 lazyValue 属性委托给 lazy {} 里面的实现
val lazyValue: String by lazy {
val result = compute()
println("computed!")
result
}
// 模拟计算返回的变量
fun compute():String{
return "Hello"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ln(lazyValue)
println("=======")
println(lazyValue)
}
以上代码输出的结果:
computed!
Hello
=======
由此可见,by lazy 这种委托的方式,可以让我们轻松实现懒加载
。
其内部实现,大致是这样的:
lazy 求值的线程模式: LazyThreadSafetyMode
Kotlin 为lazy 委托
提供三种线程模式,他们分别是:
- LazyThreadSafetyMode.SYNCHRONIZED
- LazyThreadSafetyMode.NONE
- LazyThreadSafetyMode.PUBLICATION
上面这三种模式,前面两种很好理解:
- LazyThreadSafetyMode.SYNCHRONIZED 通过加锁实现多线程同步,这也是默认的模式。
- LazyThreadSafetyMode.NONE 则没有任何线程安全代码,线程不安全。
我们详细看看LazyThreadSafetyMode.PUBLICATION
,官方文档的解释是这样的:
Initializer function can be called several times on concurrent access to uninitialized [Lazy] instance value, but only the first returned value will be used as the value of [Lazy] instance.
意思就是,用LazyThreadSafetyMode.PUBLICATION
模式的 lazy 委托变量,它的初始化方法是可能会被多个线程执行多次的,但最后这个变量的取值是仅以第一次算出的值为准的。即,哪个线程最先算出这个值,就以这个值为准。
by Delegates.observable 实现"观察者模式"的变量
观察者模式
,又被称为订阅模式
。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比如读者们订阅了MOMO
公众号,每次MOMO
更新的时候,读者们就会收到推送。而观察者模式应用到变量层面,就延伸成了:如果这个的值改变了,就通知我
。
class User{
// 为 name 这个变量添加观察者,每次 name 改变的时候,都会执行括号内的代码
var name: String by Delegates.observable("<no name>") {
prop, old, new ->
println("name 改变了:$old -> $new")
}
}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user = User()
user.name = "first: Tom"
user.name = "second: Jack"
以上代码的输出为:
name 改变了:<no name> -> first: Tom
name 改变了:first: Tom -> second: Jack
思考题7:
lazy 委托的LazyThreadSafetyMode.PUBLICATION
适用于什么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