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19 中国 .NET 开发者峰会(.NET Conf China 2019)于2019年11月10日完美谢幕,校宝在线作为星牌赞助给予了峰会大力支持,我和项斌等一行十位同事以讲师、志愿者的身份公司参与到峰会的支持工作中,我自己很荣幸能够作为讲师与大家交流,分享了主题《用ASP.NET Core构建可检测的高可用服务》,借这篇文章,将主题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二、为什么应用的可检测性越来越重要
随着技术架构的发展,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流行,应用的拆分颗粒度越来越细,个数越来越多,服务间的调用拓扑也越来越复杂,开发者在故障定位、问题排查、健壮性改进方面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应用程序可检测性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掌控系统运行的情况,洞悉系统内部发生的事件,给开发者提供持续提升系统高可用能力的决策依据。
这里列举出对应用程序的可检测性有依赖的主要场景:
l 故障自动隔离,应用程序需要具备暴露自己运行状况的能力,与负载均衡、kubernetes等基础设施配合,识别故障并进行隔离
l 故障定位排查,应用程序给出的故障信息越精准,故障定位的效率越高
l 服务(接口)的可用率,接口可用率的抖动与系统运行健康状况直接相关,与业务的成功率也直接相关
l 服务(接口)的性能,系统的性能问题,往往需要细粒度地进行识别和优化,性能检测是打造高可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工作
三、ASP.NET Core的可检测三件套
1、概述
在构建ASP.NET Core应用时,有三大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应用的可检测能力,实际上这些框架不止适用于ASP.NET Core,使用.NET Core开发的任何类型的应用,都可以用这三个框架:
l 日志框架
l 诊断框架
l 健康检查框架
2、.NET Core的日志框架
Microsoft.Extensions.Logging日志框架是.NET Core提供的全新框架,将日志记录器抽象为ILogger接口,按照严重程度从低到高定义了日志级别,提供了丰富的内置提供程序,且可扩展性极强,能够轻松地实现自定义日志提供程序,同时社区已经有丰富的实现,大量老牌的日志框架也提供了适配实现。
小技巧:由于大量高频的字符串拼接处理会对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在编写日志记录代码时,需要特别注意,将日志内容的字符串拼接推迟到日志分析记录的阶段,可以避免无效的字符串拼接执行,降低系统的性能损耗。
3、.NET Core的诊断框架
考虑到跨平台的场景,.NET Core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诊断框架,提供了两个核心的类型,DiagnosticListener和DiagnosticSource,借助这两个类型,我们可以轻松将诊断代码嵌入到我们的应用和组件中。同时新的诊断框架于.NET原有的诊断框架进行了适配,可以兼容老系统的诊断代码。
4、.NET Core的健康检查框架
为了让我们能够轻松构建与云基础设施协作的应用,ASP.NET Core在2.1版本开始,提供了健康检查组件,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几行代码实现应用程序健康状况的暴露,健康检查框架有灵活的配置能力和可扩展能力,可以轻松适配各种检测场景。
5、与云基础设施融合
借助健康检查组件,我们可以将应用的健康状况暴露给负载均衡的健康检查,也可以与Kubernetes的Liveness、Readiness集成,使我们具备故障自动隔离的能力,保障系统在应用重启、滚动发布、回滚等操作时的可用性。
借助日志框架和健康检查框架,我们可以实时暴露系统的运行状况,并以推、拉的方式将信息透出给监控系统,并配置对应的告警策略,我们可以在系统发生异动时,第一时间知晓故障的节点和故障原因,快速做出响应。
6、总结
l 诊断框架,提供了在运行时侦测任意组件内部事件的能力。
l 日志框架,提供了将信息透出给系统外部的能力。
l 健康检查框架,提供了应用程序于云基础设施适配协作的能力。
借助这三个框架,我们可以很便捷地将系统打造为可检测的系统,并与现代化的云基础设施完美协作,实现系统的高可用。
四、愿景
开发者的幸福感,应该来自于通过技术实现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而.NET强大的生产力能力,正是开发者的有力武器。作为.NET社区的一员,也期望.NET生态能够帮助更多的开发者,借助强大的Visual Studio以及Visual Studio Code工具,高效地实现价值,持续提高开发者的幸福感。
2024-07-05 09:34:41【出处】:https://www.cnblogs.com/xiaoweiyu/p/11880549.html
=======================================================================================
标签:Core,ASP,框架,NETCore,NETConf2019,健康检查,NET,日志 From: https://www.cnblogs.com/mq0036/p/1828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