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时间,怎么精进技术?
工作了以后,除了工作之外会感觉其他时间少之又少。尤其好多带娃的朋友感触更深吧。那怎么提升?怎么精进技术呢?
“禅定一下”,是真的很忙?还是朋友圈表现出的领导眼里、别人眼里的很忙?
2、吾日三省吾身
研读曾国藩碰巧听了乔布斯传,深感【反思】的确非常重要。曾国藩家训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而乔布斯被逐出苹果的11年再回归的过程,反思之前的失败才带来了苹果的巅峰辉煌。
反观平凡的我们,工作后回家反思过自己一天的工作、自己一天的成长、自己一天的进步吗?
3、算一算必要有效时间
“我工作那么忙,没时间学习”
“我工作那么忙,没时间做家务”
“我工作那么忙,没时间看孩子”
"我工作那么忙,没时间进步成长"
……
但把时间细粒度切分一下,
- 几点起床?
- 早饭多久?
- 上班公交/地铁/开车多久?
- 上午班多久?
- 午休多久?
- 下午班多久?
- 下班公交/地铁/开车多久?
- 陪爱人、老人、孩子多久?
- 周末多久?
越细化,你会发现其实还有一些时间的?
再来算一下:
每天刷无关微信、朋友圈、邮件、无效社交、知乎、头条、抖音碎片化时间多久?
-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
- 微信之父张小龙自己都已经很少发朋友圈。
- 58 同城CEO姚劲波不允许自己的女儿看短视频,而是让女儿11岁读完了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
......
越是牛逼的人都知道时间的宝贵,芸芸众生的我们呢?
当前的时代,信息已经严重过载,你有没有发现,单自己付费的课程我们的业余时间都用上也可能学不完。
做个减法,你会发现,原来每天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这里我们不是强调大家:每天紧绷一根弦,类似高三打鸡血状态。
而是提倡大家要避免被推荐算法投喂(曹大观点),消磨了意志。
各种app都是抢占用户的时间,你在app上呆的越久是app最期望看到的画面。时间久如果是学习无可厚非,如果是碎片化无底洞的算法投喂,想想后果会很可怕。
跟一些90后、00后聊天,感觉他们的历史知识好浅薄,只知道算法投喂的一些片段,且讲不明白来龙去脉。历史如此,回到计算机领域也一样。
4、打磨的重要性
你有多久没系统学习一门语言、打磨一门技术?
打磨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之又难。
精雕细琢、反复专研。
想一想是没有时间,还是雄心勃勃的开始,然后朋友圈前三天打卡,后来就没有了后来,变成了从入门到放弃的浅尝则止。
5、夹缝中生存,组合优势发力
任何一个领域做到全世界前百分之二十五、全国前百分之五,你都不会混的太差。
举例:
- 俞敏洪老师口语不咋地,但90年代能背下4万词汇的牛津词典,靠词汇量并研究词根词源起家,做到全国前百分之五词汇量大神,土鳖带领一帮海龟朋友,打下来200亿万美金的上市公司。
- 中专毕业的吉利汽车CEO李书福:能做到对路边开过的任何一辆车,知道他的生产年限、发动机型号。凭借对车的热爱,做到了研究车的全国前百分之五,成立了吉利公司,最后还收购了沃尔沃。
如果你有两项技能都能全国前百分之五,甚至全国前百分之十。一组合就是更牛逼的技能。
举例:
- 吴军老师计算机和写作结合诞生了《浪潮之巅》、《数学之美》等畅销书。
- 笔记侠搜罗全国各地沙龙、会议、活动中的嘉宾演讲和深入的笔记结合,估值都已过亿。
- 京东小灰算法和漫画结合,个人也已经自由。
等等等等……
6、如何破局?
量变需要时间、质变更需要。
需要你点滴时间的把握、反复的积累、不屈不挠的坚持、不为外边的"花花世界"所动的决心和毅力。
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的《dead aid》结尾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知道了问题现在行动还不晚!
随笔思考,与大家共勉。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