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运算符
- PEP572 的标题是「Assignment Expressions」,也就是「赋值表达式」,也叫做「命名表达式」
- 不过它现在被广泛的别名是「海象运算符」(The Walrus Operator),因为
:=
很像海象
赋值中间变量
未使用海象运算符
pattern = re.compile('s')
data = 'ss'
match = pattern.match(data)
if match:
print(match.group(0))
使用海象运算符优化代码
pattern = re.compile('s')
data = 'ss'
if match := pattern.match(data):
print(match.group(0))
使用海象运算符之后,分别做了四件事
- 对表达式
pattern.match(data)
求值 - 把第一步的求值结果赋值给 match 变量
- 把 match 变量作为 if 的 条件,判断它的值是不是 None
- 而 match 变量可以在 if 的作用域范围内继续使用
print(match.group(0)
文件读取的例子
未使用海象运算符
while 1:
line = fp.readline()
if not line:
break
print(line)
使用海象运算符优化代码
while (line := fp.readline()):
print(line)
仍然做了四件事:
- 对表达式
fp.readline()
求值 - 求值结果赋值给 line
- 对 line 进行 while 循环的条件判断,如果 None 就退出循环
- line 变量可以在 while 循环体内使用
这个就真的简化了很多的代码
简化列表解析
常见使用添加数据到列表的写法
results = []
for x in data:
result = f(x)
if result:
results.append(result)
假设想使用列表生成式来解决呢?
results = [
f(x) for x in data
if f(x)
]
这样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会执行两次f(x)
,不符合实际需求
可以使用海象表达式来优化
results = [
y for x in data
if (y := f(x))
]
官方例子
stuff = [[y := f(x), x/y] for x in range(5)]
因为每一项包含了 y,以及要用 y 才能获得结果 x/y,所以 赋值给中间变量
是海象运算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