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Java
Java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推出。Java具有跨平台性、面向对象、健壮性、安全性、可移植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Java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只需编译一次,就可以在任何支持Java虚拟机(JVM)的平台上运行。Java还提供了丰富的库和框架,可以加快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
二、Java的优点
1. 面向对象: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的特性,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维护和重用。
2. 跨平台性:Java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只需编译一次,就可以在任何支持Java虚拟机(JVM)的平台上运行。
3. 强大的生态系统:Java拥有庞大而活跃的开源社区,提供了丰富的库和框架,可以加快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
4. 内存管理:Java提供了自动的垃圾回收机制,开发者不需要手动管理内存,减少了内存泄漏和野指针等问题。
5. 安全性:Java具有强大的安全性特性,包括沙箱安全模型、字节码验证和安全类加载等机制,可以防止恶意代码的执行。
6. 多线程支持:Java内置了对多线程的支持,可以方便地创建和管理多线程应用程序,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
7. 广泛应用:Java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三、第一个Java程序
安装javaJDK
新建一个java程序:用记事本输入:
public class 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保存,更改记事本后缀为java
若更改后仍是文本文档:
在文件目录上输入cmd 回车
输入
javc Demo1.java
这样说明编译成功;
编译完后会产生一个A.class 文件:
再输入:
java Demo1
成功执行;
编译:Demo1.java -> jdk -> Demo1.class
运行:Demo1.class
四、Java 中的注释
1. 单行注释://
2. 多行注释:/* */
3. 文档注释::/** **/
五、数据类型
Java 基本数据类型
序号 | 数据类型 | 解释 | 位数 | 默认值 | 举例说明 |
---|---|---|---|---|---|
1 | byte | 位 | 8 | 0 | byte b = 10; |
2 | short | 短整型 | 16 | 0 | short s = 10; |
3 | int | 整数 | 32 | 0 | int i = 10; |
4 | long | 长整型 | 64 | 0 | long l = 10l; |
5 | float | 单精度 | 32 | 0.0 | float f = 10.0f; |
6 | double | 双精度 | 64 | 0.0 | double d = 10.0d; |
7 | char | 字符 | 16 | 空 | char c = 'c'; |
8 | boolean | 布尔 | 8 | false | boolean b = true |
注意:String 字符串不是 8 中基本类型!!!
数据类型转换
1. 自动转换(隐式转换):小范围 -> 大范围
// 将 int 转换成 double (小范围 -> 大范围)
int a = 10;
double b = a; // 10.00
2. 强制转换(显示转换): 大范围 -> 小范围
// 将 double 转换成 int (大范围 -> 小范围)
double a = 11.11;
int b = (int) a; // 11
(强制类型从大转小会丢失精度)
五、变量
为什么要用变量
1. 存储数据:变量用于存储数据,可以是数字、文本、布尔值等。通过给变量赋值,我们可以在程序中保存和操作数据。
2. 数据共享:变量允许我们在程序中共享数据。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变量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代码块中访问和使用相同的数据。
3. 数据处理:变量使得数据处理更加灵活和方便。我们可以对变量进行计算、操作和转换,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和逻辑。
4. 代码可读性:使用变量可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给变量取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可以更清晰地表达代码的意图,使代码更易于理解和修改。
5. 代码重用:通过使用变量,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重复使用相同的数据。这样可以减少代码的冗余,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效率。
什么是变量?
变量是计算机程序中用于存储数据的一种数据类型。它是一个名称,代表了一个值或一个对象,可以在程序中多次使用。在程序中,我们可以给变量赋值,修改变量的值,以及使用变量来进行各种计算和操作。
声明变量的三要素
1. 变量名:用于标识变量的名称,必须符合一定的命名规则。
2. 变量类型:用于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例如整数、浮点数、布尔值、字符串等。
3. 变量值:存储在变量中的具体数值或对象。
声明变量的四种方式:
/*
第一种: 声明变量并且赋值
变量类型 变量名 = 值;
*/
int a = 10;
/*
第二种: 先声明变量,再赋值
变量类型 变量名;
变量名 = 值;
*/
int b;
b = 10;
/*
第三种: 同一种类型的变量,一行声明多个
变量类型 变量名1,变量名2,变量名3;
变量名1 = 值;
变量名2 = 值;
变量名3 = 值;
*/
int c1, c2, c3;
c1 = 10;
c2 = 20;
c3 = 30;
/*
第四种: 同一种类型的变量,一行声明多个并且赋值
变量类型 变量名1 = 值1, 变量名2 = 值2, 变量名3 = 值3;
*/
int d1 = 1, d2 = 2, d3 = 3;
变量命名规则
1. 首字母: 字母, _, $, 中文(不推荐使用)
2. 首字母后面: 首字母, 数字, 也可以没有
注意: 不能是java中的关键字
六、运算符
1. 算术运算符
操作符 | 描述 | 例子 |
---|---|---|
+ | 加法 - 相加运算符两侧的值 | A + B 等于 30 |
- | 减法 - 左操作数减去右操作数 | A – B 等于 -10 |
* | 乘法 - 相乘操作符两侧的值 | A * B等于200 |
/ | 除法 - 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 | B / A等于2 |
% | 取余 - 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的余数 | B%A等于0 |
++ | 自增: 操作数的值增加1 | B++ 或 ++B 等于 21(区别详见下文) |
-- | 自减: 操作数的值减少1 | B-- 或 --B 等于 19(区别详见下文)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25;
int d = 25;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a) );
System.out.println("a++ = " + (a++) );
System.out.println("a-- = " + (a--) );
// 查看 d++ 与 ++d 的不同
System.out.println("d++ = " + (d++) );
System.out.println("++d = " + (++d) );
}
}
运行结果:
a + b = 30
a - b = -10
a * b = 200
b / a = 2
b % a = 0
c % a = 5
a++ = 10
a-- = 11
d++ = 25
++d = 27
2.自增自减运算符
1、自增(++)自减(--)运算符是一种特殊的算术运算符,在算术运算符中需要两个操作数来进行运算,而自增自减运算符是一个操作数。
public class selfAddMinu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3;//定义一个变量;
int b = ++a;//自增运算
int c = 3;
int d = --c;//自减运算
System.out.println("进行自增运算后的值等于"+b);
System.out.println("进行自减运算后的值等于"+d);
}
}
运行结果:
进行自增运算后的值等于4
进行自减运算后的值等于2
解析:
-
int b = ++a; 拆分运算过程为: a=a+1=4; b=a=4, 最后结果为b=4,a=4
-
int d = --c; 拆分运算过程为: c=c-1=2; d=c=2, 最后结果为d=2,c=2
2、前缀自增自减法(++a,--a): 先进行自增或者自减运算,再进行表达式运算。
3、后缀自增自减法(a++,a--): 先进行表达式运算,再进行自增或者自减运算
public class selfAddMinu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5;//定义一个变量;
int b = 5;
int x = 2*++a;
int y = 2*b++;
System.out.println("自增运算符前缀运算后a="+a+",x="+x);
System.out.println("自增运算符后缀运算后b="+b+",y="+y);
}
}
运行结果:
自增运算符前缀运算后a=6,x=12
自增运算符后缀运算后b=6,y=10
3.赋值运算符
操作符 | 描述 | 例子 |
---|---|---|
=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将右操作数的值赋给左侧操作数 | C = A + B将把A + B得到的值赋给C |
+ = | 加和赋值操作符,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加赋值给左操作数 | C + = A等价于C = C + A |
- = | 减和赋值操作符,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减赋值给左操作数 | C - = A等价于C = C - A |
* = | 乘和赋值操作符,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乘赋值给左操作数 | C * = A等价于C = C * A |
/ = | 除和赋值操作符,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相除赋值给左操作数 | C / = A,C 与 A 同类型时等价于 C = C / A |
(%)= | 取模和赋值操作符,它把左操作数和右操作数取模后赋值给左操作数 | C%= A等价于C = C%A |
<< = | 左移位赋值运算符 | C << = 2等价于C = C << 2 |
>> = | 右移位赋值运算符 | C >> = 2等价于C = C >> 2 |
&= | 按位与赋值运算符 | C&= 2等价于C = C&2 |
^ = | 按位异或赋值操作符 | C ^ = 2等价于C = C ^ 2 |
| = | 按位或赋值操作符 | C | = 2等价于C = C | 2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0;
c = a + b;
System.out.println("c = a + b = " + c );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a = 10;
c = 15;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a = 10;
c = 15;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c <<= 2 ;
System.out.println("c <<= 2 = " + c );
c >>= 2 ;
System.out.println("c >>= 2 = " + c );
c >>= 2 ;
System.out.println("c >>= 2 = " + c );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c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
}
运行结果:
c = a + b = 30
c += a = 40
c -= a = 30
c *= a = 300
c /= a = 1
c %= a = 5
c <<= 2 = 20
c >>= 2 = 5
c >>= 2 = 1
c &= a = 0
c ^= a = 10
c |= a = 10
4.条件运算符(?:)
//variable x = (expression) ? value if true : value if false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b;
a = 10;
// 如果 a 等于 1 成立,则设置 b 为 20,否则为 30
b = (a == 1) ? 20 : 30;
System.out.println( "Value of b is : " + b );
// 如果 a 等于 10 成立,则设置 b 为 20,否则为 30
b = (a == 10) ? 20 : 30;
System.out.println( "Value of b is : " + b );
}
}
运行结果:
Value of b is : 30
Value of b is : 20
5.关系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例子 |
---|---|---|
== |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为假。 |
!= |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不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B)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B)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 B)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 B)为真。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int b = 20;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
}
}
运行结果:
a == b = false
a != b = true
a > b = false
a < b = true
b >= a = true
b <= a = false
6.位运算符
Java定义了位运算符,应用于整数类型(int),长整型(long),短整型(short),字符型(char),和字节型(byte)等类型。
位运算符作用在所有的位上,并且按位运算。假设a = 60,b = 13;它们的二进制格式表示将如下:
A = 0011 1100
B = 0000 1101
-----------------
A&B = 0000 1100
A | B = 0011 1101
A ^ B = 0011 0001
~A= 1100 0011
操作符 | 描述 | 例子 |
---|---|---|
& | 如果相对应位都是1,则结果为1,否则为0 | (A&B),得到12,即0000 1100 |
| | 如果相对应位都是 0,则结果为 0,否则为 1 | (A | B)得到61,即 0011 1101 |
^ | 如果相对应位值相同,则结果为0,否则为1 | (A ^ B)得到49,即 0011 0001 |
〜 | 按位取反运算符翻转操作数的每一位,即0变成1,1变成0。 | (〜A)得到-61,即1100 0011 |
<< | 按位左移运算符。左操作数按位左移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 | A << 2得到240,即 1111 0000 |
>> | 按位右移运算符。左操作数按位右移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 | A >> 2得到15即 1111 |
>>> | 按位右移补零操作符。左操作数的值按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右移,移动得到的空位以零填充。 | A>>>2得到15即0000 1111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60; /* 60 = 0011 1100 */
int b = 13; /* 13 = 0000 1101 */
int c = 0;
c = a & b; /* 12 = 0000 1100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c );
c = a | b; /* 61 = 0011 1101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c );
c = a ^ b; /* 49 = 0011 0001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c );
c = ~a; /*-61 = 1100 0011 */
System.out.println("~a = " + c );
c = a << 2; /* 240 = 1111 0000 */
System.out.println("a << 2 = " + c );
c = a >> 2; /* 15 = 1111 */
System.out.println("a >> 2 = " + c );
c = a >>> 2; /* 15 = 0000 1111 */
System.out.println("a >>> 2 = " + c );
}
}
运行结果:
a & b = 12
a | b = 61
a ^ b = 49
~a = -61
a << 2 = 240
a >> 2 = 15
a >>> 2 = 15
7.逻辑运算符
假设布尔变量A为真,变量B为假
操作符 | 描述 | 例子 |
---|---|---|
&& |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当且仅当两个操作数都为真,条件才为真。 | (A && B)为假。 |
| | | 称为逻辑或操作符。如果任何两个操作数任何一个为真,条件为真。 | (A | | B)为真。 |
! |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用来反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如果条件为true,则逻辑非运算符将得到false。 | !(A && B)为真。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a = true;
boolean 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b));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
运行结果:
a && b = false
a || b = true
!(a && b) = true
8.Java运算符优先级
类别 | 操作符 | 关联性 |
---|---|---|
后缀 | () [] . (点操作符) | 左到右 |
一元 | expr++ expr-- | 从左到右 |
一元 | ++expr --expr + - ~ ! | 从右到左 |
乘性 | * /% | 左到右 |
加性 | + - | 左到右 |
移位 | >> >>> << | 左到右 |
关系 | > >= < <= | 左到右 |
相等 | == != | 左到右 |
按位与 | & | 左到右 |
按位异或 | ^ | 左到右 |
按位或 | | | 左到右 |
逻辑与 | && | 左到右 |
逻辑或 | | | | 左到右 |
条件 | ?: | 从右到左 |
赋值 | = + = - = * = / =%= >> = << =&= ^ = | = | 从右到左 |
逗号 | , | 左到右 |
七、java程序控制
1、条件语句
1).if 语句
语法如下:
if(布尔表达式)
{
//如果布尔表达式为true将执行的语句
}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值为 true,则执行 if 语句中的代码块,否则执行 else 语句块后面的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10;
if( x < 20 ){
System.out.print("这是 if 语句");
}
}
}
运行结果如下:
这是 if 语句
2).if...else语句
if 语句后面可以跟 else 语句,当 if 语句的布尔表达式值为 false 时,else 语句块会被执行。
语法
if…else 的用法如下:
if(布尔表达式){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值为true
}else{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值为false
}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30;
if( x < 20 ){
System.out.print("这是 if 语句");
}else{
System.out.print("这是 else 语句");
}
}
}
运行结果如下:
这是 else 语句
3).if...else if...else 语句
if 语句后面可以跟 else if…else 语句,这种语句可以检测到多种可能的情况。
使用 if,else if,else 语句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 if 语句至多有 1 个 else 语句,else 语句在所有的 else if 语句之后。
- if 语句可以有若干个 else if 语句,它们必须在 else 语句之前。
- 一旦其中一个 else if 语句检测为 true,其他的 else if 以及 else 语句都将跳过执行。
语法
if...else 语法格式如下:
if(布尔表达式 1){
//如果布尔表达式 1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else if(布尔表达式 2){
//如果布尔表达式 2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else if(布尔表达式 3){
//如果布尔表达式 3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else {
//如果以上布尔表达式都不为true执行代码
}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30;
if( x == 10 ){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is 10");
}else if( x == 20 ){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is 20");
}else if( x == 30 ){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is 30");
}else{
System.out.print("这是 else 语句");
}
}
}
运行结果如下:
Value of X is 30
4).嵌套的 if…else 语句
使用嵌套的 if…else 语句是合法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另一个 if 或者 else if 语句中使用 if 或者 else if 语句。
语法
嵌套的 if…else 语法格式如下:
if(布尔表达式 1){
如果布尔表达式 1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if(布尔表达式 2){
如果布尔表达式 2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
}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30;
int y = 10;
if( x == 30 ){
if( y == 10 ){
System.out.print("X = 30 and Y = 10");
}
}
}
}
运行结果如下:
X = 30 and Y = 10
2、循环结构
1)while循环
结构:
while( 布尔表达式 ) {
//循环内容
}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 = 10;
while( x < 20 ) {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 " + x );
x++;
System.out.print("\n");
}
}
}
运行结果如下:
value of x : 10
value of x : 11
value of x : 12
value of x : 13
value of x : 14
value of x : 15
value of x : 16
value of x : 17
value of x : 18
value of x : 19
2)do..while循环
对于 while 语句而言,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不能进入循环。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即使不满足条件,也至少执行一次。
do…while 循环和 while 循环相似,不同的是,do…while 循环至少会执行一次。
do {
//代码语句
}while(布尔表达式);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10;
do{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 " + x );
x++;
System.out.print("\n");
}while( x < 20 );
}
}
运行结果如下:
value of x : 10
value of x : 11
value of x : 12
value of x : 13
value of x : 14
value of x : 15
value of x : 16
value of x : 17
value of x : 18
value of x : 19
3)for循环
语法:
for(初始化; 布尔表达式; 更新) {
//代码语句
}
说明:
- 最先执行初始化步骤。可以声明一种类型,但可初始化一个或多个循环控制变量,也可以是空语句。
- 然后,检测布尔表达式的值。如果为 true,循环体被执行。如果为false,循环终止,开始执行循环体后面的语句。
- 执行一次循环后,更新循环控制变量。
- 再次检测布尔表达式。循环执行上面的过程。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x = 10; x < 20; x = x+1) {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 " + x );
System.out.print("\n");
}
}
}
运行结果如下:
value of x : 10
value of x : 11
value of x : 12
value of x : 13
value of x : 14
value of x : 15
value of x : 16
value of x : 17
value of x : 18
value of x : 19
4)java增强for循环
结构语法:
for(声明语句 : 表达式)
{
//代码句子
}
声明语句:声明新的局部变量,该变量的类型必须和数组元素的类型匹配。其作用域限定在循环语句块,其值与此时数组元素的值相等。
表达式:表达式是要访问的数组名,或者是返回值为数组的方法。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 numbers = {10, 20, 30, 40, 50};
for(int x : numbers ){
System.out.print( x );
System.out.print(",");
}
System.out.print("\n");
String [] names ={"James", "Larry", "Tom", "Lacy"};
for( String name : names ) {
System.out.print( name );
System.out.print(",");
}
}
}
运行结果如下:
10,20,30,40,50,
James,Larry,Tom,Lacy,
5)break 关键字
break 主要用在循环语句或者 switch 语句中,用来跳出整个语句块。
break 跳出最里层的循环,并且继续执行该循环下面的语句。
语法
break 的用法很简单,就是循环结构中的一条语句:
break;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 numbers = {10, 20, 30, 40, 50};
for(int x : numbers ) {
// x 等于 30 时跳出循环
if( x == 30 ) {
break;
}
System.out.print( x );
System.out.print("\n");
}
}
}
运行结果如下:
10
20
6)continue 关键字
continue 适用于任何循环控制结构中。作用是让程序立刻跳转到下一次循环的迭代。
在 for 循环中,continue 语句使程序立即跳转到更新语句。
在 while 或者 do…while 循环中,程序立即跳转到布尔表达式的判断语句。
语法
continue 就是循环体中一条简单的语句:
continue;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 numbers = {10, 20, 30, 40, 50};
for(int x : numbers ) {
if( x == 30 ) {
continue;
}
System.out.print( x );
System.out.print("\n");
}
}
}
运行结果如下:
10
20
40
50
7)switch语句
switch case 语句判断一个变量与一系列值中某个值是否相等,每个值称为一个分支。
语法:
switch(expression){
case value :
//语句
break; //可选
case value :
//语句
break; //可选
//你可以有任意数量的case语句
default : //可选
//语句
}
规则:
switch 语句中的变量类型可以是: byte、short、int 或者 char。从 Java SE 7 开始,switch 支持字符串 String 类型了,同时 case 标签必须为字符串常量或字面量。
switch 语句可以拥有多个 case 语句。每个 case 后面跟一个要比较的值和冒号。
case 语句中的值的数据类型必须与变量的数据类型相同,而且只能是常量或者字面常量。
当变量的值与 case 语句的值相等时,那么 case 语句之后的语句开始执行,直到 break 语句出现才会跳出 switch 语句。
当遇到 break 语句时,switch 语句终止。程序跳转到 switch 语句后面的语句执行。case 语句不必须要包含 break 语句。如果没有 break 语句出现,程序会继续执行下一条 case 语句,直到出现 break 语句。
switch 语句可以包含一个 default 分支,该分支一般是 switch 语句的最后一个分支(可以在任何位置,但建议在最后一个)。default 在没有 case 语句的值和变量值相等的时候执行。default 分支不需要 break 语句。
switch case 执行时,一定会先进行匹配,匹配成功返回当前 case 的值,再根据是否有 break,判断是否继续输出,或是跳出判断。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ar grade = args[0].charAt(0);
char grade = 'C';
switch(grade)
{
case 'A' :
System.out.println("优秀");
break;
case 'B' :
case 'C' :
System.out.println("良好");
break;
case 'D' :
System.out.println("及格");
break;
case 'F' :
System.out.println("你需要再努力努力");
break;
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未知等级");
}
System.out.println("你的等级是 " + grade);
}
}
运行结果:
良好
你的等级是 C
如果 case 语句块中没有 break 语句时,JVM 并不会顺序输出每一个 case 对应的返回值,而是继续匹配,匹配不成功则返回默认 case。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5;
switch(i){
case 0:
System.out.println("0");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
}
}
运行结果:
default
如果 case 语句块中没有 break 语句时,匹配成功后,从当前 case 开始,后续所有 case 的值都会输出。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1;
switch(i){
case 0:
System.out.println("0");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
}
}
运行结果如下:
1
2
default
如果当前匹配成功的 case 语句块没有 break 语句,则从当前 case 开始,后续所有 case 的值都会输出,如果后续的 case 语句块有 break 语句则会跳出判断。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 = 1;
switch(i){
case 0:
System.out.println("0");
case 1:
System.out.println("1");
case 2:
System.out.println("2");
case 3:
System.out.println("3");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
}
}
运行结果如下:
1
2
3
八、数组
声明数组变量
首先必须声明数组变量,才能在程序中使用数组。下面是声明数组变量的语法:
dataType[] arrayRefVar; // 首选的方法
或
dataType arrayRefVar[]; // 效果相同,但不是首选方法
注意: 建议使用 dataType[] arrayRefVar 的声明风格声明数组变量。 dataType arrayRefVar[] 风格是来自 C/C++ 语言 ,在Java中采用是为了让 C/C++ 程序员能够快速理解java语言。
示例
double[] myList; // 首选的方法
或
double myList[]; // 效果相同,但不是首选方法
创建数组
Java语言使用new操作符来创建数组,语法如下:
arrayRefVar = new dataType[arraySize];
数组的创建和声明可以用一条语句完成:
dataType[] arrayRefVar = new dataType[arraySize];
还可以这样写:
dataType[] arrayRefVar = {value0, value1, ..., valuek};
实例:
下面的语句首先声明了一个数组变量 myList,接着创建了一个包含 10 个 double 类型元素的数组,并且把它的引用赋值给 myList 变量。
public class Test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数组大小
int size = 10;
// 定义数组
double[] myList = new double[size];
myList[0] = 5.6;
myList[1] = 4.5;
myList[2] = 3.3;
myList[3] = 13.2;
myList[4] = 4.0;
myList[5] = 34.33;
myList[6] = 34.0;
myList[7] = 45.45;
myList[8] = 99.993;
myList[9] = 11123;
// 计算所有元素的总和
double total = 0;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total += myList[i];
}
System.out.println("总和为: " + total);
}
}
运行结果如下:
总和为: 11367.373
操作数组:
public class Test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myList = {1.9, 2.9, 3.4, 3.5};
// 打印所有数组元素
for (int i = 0; i < myList.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myList[i] + " ");
}
// 计算所有元素的总和
double total = 0;
for (int i = 0; i < myList.length; i++) {
total += myList[i];
}
System.out.println("Total is " + total);
// 查找最大元素
double max = myList[0];
for (int i = 1; i < myList.length; i++) {
if (myList[i] > max) max = myList[i];
}
System.out.println("Max is " + max);
}
}
运行结果如下:
1.9
2.9
3.4
3.5
Total is 11.7
Max is 3.5
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
数组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
例如,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个打印 int 数组中元素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ay) {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ay[i] + " ");
}
}
调用 printArray 方法打印出 3,1,2,6,4 和 2:
printArray(new int[]{3, 1, 2, 6, 4, 2});
数组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public static int[] reverse(int[] list) {
int[] result = new int[list.length];
for (int i = 0, j = result.length - 1; i < list.length; i++, j--) {
result[j] = list[i];
}
return result;
}
多维数组
多维数组可以看成是数组的数组,比如二维数组就是一个特殊的一维数组,其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一维数组,例如:
String[][] str = new String[3][4];
初始化:
type[][] typeName = new type[Length1]Length2];
int[][] a = new int[2][3];
二维数组a可以看成两行三列的数组
从高开始分配
String[][] s = new String[2][];
s[0] = new String[2];
s[1] = new String[3];
s[0][0] = new String("Good");
s[0][1] = new String("Luck");
s[1][0] = new String("to");
s[1][1] = new String("you");
s[1][2] = new String("!");
引用:
arrayName[index1][index2]
Arrays类
java.util.Arrays 类能方便地操作数组,它提供的所有方法都是静态的。
具有以下功能:
- 给数组赋值:通过 fill 方法。
- 对数组排序:通过 sort 方法,按升序。
- 比较数组:通过 equals 方法比较数组中元素值是否相等。
- 查找数组元素:通过 binarySearch 方法能对排序好的数组进行二分查找法操作。
具体说明请查看下表:
序号 | 方法和说明 |
---|---|
1 |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Object[] a, Object key) 用二分查找算法在给定数组中搜索给定值的对象(Byte,Int,double等)。数组在调用前必须排序好的。如果查找值包含在数组中,则返回搜索键的索引;否则返回 (-(插入点) - 1)。 |
2 | public static boolean equals(long[] a, long[] a2) 如果两个指定的 long 型数组彼此相等,则返回 true。如果两个数组包含相同数量的元素,并且两个数组中的所有相应元素对都是相等的,则认为这两个数组是相等的。换句话说,如果两个数组以相同顺序包含相同的元素,则两个数组是相等的。同样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其他基本数据类型(Byte,short,Int等)。 |
3 | public static void fill(int[] a, int val) 将指定的 int 值分配给指定 int 型数组指定范围中的每个元素。同样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其他基本数据类型(Byte,short,Int等)。 |
4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Object[] a) 对指定对象数组根据其元素的自然顺序进行升序排列。同样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其他基本数据类型(Byte,short,Int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