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C++ 面试题 1

C++ 面试题 1

时间:2024-03-10 14:55:21浏览次数:22  
标签:面试题 函数 对象 C++ 线程 内存 进程 指针

C++ 面试题

1.详细说说C/C++中malloc、free和new、delete的异同点

在C和C++中,mallocfree以及newdelete是用于动态内存管理的两组函数/操作符。虽然它们的目的相似,但在使用方式和特性上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malloc和free

mallocfree是C语言的标准库函数,用于在堆上分配和释放内存。

malloc

  • malloc函数接受一个参数,即要分配的字节数,并返回一个指向新分配内存的指针。如果分配失败,则返回NULL
  • malloc只负责分配内存,不会进行任何初始化。分配的内存区域包含垃圾值。
  • malloc分配的内存类型是void*,因此在使用前通常需要将其转换为适当的类型。

free

  • free函数接受一个指向先前由malloccallocrealloc分配的内存的指针,并释放该内存。
  • 调用free后,指针本身不会被自动设置为NULL,因此通常建议手动将指针设置为NULL以避免悬挂指针。
  • 多次释放同一块内存或释放未分配的内存可能导致未定义行为。

new和delete

newdelete是C++中的操作符,用于在堆上分配和释放内存。

new

  • new操作符接受一个类型作为参数,并分配足够的内存来存储该类型的对象。它还会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如果有的话)进行初始化。
  • new返回一个指向新创建对象的指针。如果分配失败,则抛出std::bad_alloc异常。
  • 不需要显式地进行类型转换,因为new直接返回适当类型的指针。

delete

  • delete操作符接受一个指向先前由new分配的内存的指针,并释放该内存。它还会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如果有的话)进行清理。
  • 调用delete后,指针本身不会被自动设置为NULL,因此通常建议手动将指针设置为NULL以避免悬挂指针。
  • 尝试删除一个空指针是安全的,即delete nullptr;是合法的。

异同点总结

相同点

  • malloc/freenew/delete都用于在堆上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
  • 如果不正确地使用它们(例如,释放同一块内存多次或释放未分配的内存),都可能导致未定义行为或内存泄漏。

不同点

  • 类型安全性malloc返回void*,需要手动转换类型;而new直接返回适当类型的指针,更类型安全。
  • 初始化与析构malloc不进行初始化,只分配内存;而new除了分配内存外,还会调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同样,delete在释放内存前会调用析构函数进行清理,而free不会。
  • 错误处理malloc在分配失败时返回NULL,需要手动检查;而new在分配失败时抛出异常。
  • 所属语言mallocfree是C语言的标准库函数;而newdelete是C++的操作符,与C++的对象模型紧密集成。

2.C++中引用及其使用

在C++中,引用(reference)是别名,它为已存在的变量提供了另一个名字。引用和它所引用的变量共享相同的内存地址。一旦一个引用被初始化为一个对象,就不能再指向其他对象。引用在初始化时必须被赋值,且之后不能再被重新赋值。

3 结构与联合有什么区别?union中可以放class对象吗?

结构与联合的区别

  1. 存储方式:结构与联合都是由多个不同的数据类型成员组成。但在任何同一时刻,联合中只存放了一个被选中的成员,而结构的所有成员都存在。
  2. 成员赋值的影响:对于联合的不同成员赋值,将会对其它成员重写,原来成员的值就不存在了。而对于结构的不同成员赋值是互不影响的。

union的定义与特性

union是C和C++中的一个关键字,用于定义联合(union)。联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允许在相同的内存位置存储不同的数据类型,但每次只能存储其中的一个。这意味着联合的所有成员都起始于相同的内存地址。联合的大小至少足够存储其最大的成员。联合不提供数据封装和隐藏,它仅仅是一个原始的内存块,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来解释。

union中是否可以放class对象

在C++中,union不能直接存储class对象。这是因为class对象可能包含虚函数表、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等复杂特性,这些特性在union中无法被正确处理。union只能存储简单的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或者是这些简单数据类型的数组。尝试在union中存储class对象会导致编译错误。

union Data {  
    int i;  
    float f;  
    char str[20];  
};

4 C++中 static 的作用

在C++中,static关键字具有多种用途,具体取决于它应用的上下文。以下是static在C++中的主要用法及其作用:

  1. 局部静态变量
    当在函数内部声明一个静态局部变量时,该变量的生命周期会被延长至整个程序的执行期间,而不是仅在包含它的函数被调用时存在。静态局部变量只会被初始化一次,在程序开始执行时。

    void foo() {
        static int count = 0; // 只在程序开始时初始化一次
        count++;
        std::cout << count << std::endl;
    }
    

    每次调用foo()函数时,count的值都会增加,并且由于它是静态的,所以它的值在函数调用之间会保持。

  2. 类静态成员
    静态成员变量属于类本身,而不是类的任何特定对象。它们不依赖于对象实例,并且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在所有对象之间共享,无论创建了多少个对象实例。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静态成员变量
        MyClass() { count++; }
        ~MyClass() { count--; }
    };
    
    int MyClass::count = 0; // 静态成员变量需要在类外部定义和初始化
    

    类静态成员函数也只能访问静态成员变量或其他静态成员函数,它们不能访问类的非静态成员(因为它们需要对象实例来引用)。

  3. 静态函数
    静态成员函数属于类本身,而不是类的任何特定对象。它们没有this指针,因此不能访问类的非静态成员(包括非静态成员变量和非静态成员函数)。静态成员函数主要用于执行与类相关但不依赖于类对象的操作。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Function() {
            // 静态成员函数,只能访问静态成员
        }
    };
    
  4. 静态全局变量
    在文件作用域中声明的静态变量具有内部链接性,这意味着它们只对其定义的文件可见。这有助于防止变量名在多个源文件中发生冲突。

    // file1.cpp
    static int fileScopeStatic = 0; // 只在file1.cpp中可见
    
    // file2.cpp
    extern int fileScopeStatic; // 错误:fileScopeStatic在file2.cpp中不可见
    
  5. 静态类内部变量
    在C++11及以后的版本中,可以在类内部直接初始化静态常量整型成员变量,这种变量也被称为静态类内部变量。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const int kConstant = 42; // C++11起允许这样初始化
    };
    

5 栈溢出的情况有哪些?

栈溢出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局部变量或数组过大:在函数内部声明的局部变量或数组占用了大量的栈空间。当这些变量或数组的大小超过了栈的剩余空间时,就会发生栈溢出。
  2. 递归调用层次过深:递归函数在每次调用时都会将当前函数的局部变量、参数等压入栈中。如果递归的深度过大,即调用次数过多,那么栈空间可能会被耗尽,从而导致栈溢出。
  3. 指针或数组越界:在访问数组或指针时,如果超出了其分配的空间范围,可能会导致栈上的其他数据被错误地修改或覆盖,进而引发栈溢出。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处理用户输入、字符串操作等场景中。

6 Linux系统如何管理内存,即malloc底层如何实现?

Linux系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来管理内存,包括内核空间的内存管理和用户空间的内存管理。在用户空间,malloc 函数是用于动态内存分配的主要接口,而它的底层实现则依赖于各种内存管理机制和策略。

  1. 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

Linux内核使用一种称为“虚拟内存”的技术来管理内存。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这个空间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如代码段、数据段、堆、栈等。内核通过页表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从而实现对物理内存的访问。当进程需要更多内存时,内核会使用各种策略来分配物理内存,如页面置换算法来回收不再使用的页面。
2. 用户空间的内存分配

用户空间的内存分配主要通过malloc等函数来实现。malloc的底层实现依赖于C库(如glibc)中的内存分配器。这些内存分配器通常会维护一个或多个内存池,用于快速分配和释放小块内存。当malloc被调用时,内存分配器会尝试从内存池中满足请求大小的内存块。如果内存池中没有足够的内存,分配器会向操作系统请求更多的内存。

在glibc中,malloc的实现采用了一种称为“ptmalloc”的算法。ptmalloc使用了一种称为“bins”的数据结构来管理不同大小的内存块。它还使用了各种优化策略来提高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效率,如缓存已释放的内存块以减少系统调用的次数。
3. 与操作系统的交互

当内存分配器需要更多的内存时,它会通过系统调用(如sbrkmmap)向操作系统请求。操作系统会根据其内存管理策略来分配物理内存,并更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同样地,当内存被释放时,操作系统会负责回收这些内存,并可能将其用于其他目的。
4. 内存碎片问题

长时间运行的程序可能会遇到内存碎片问题。这是因为频繁的分配和释放操作可能导致内存空间被分割成许多小块,这些小块可能无法满足较大的内存请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内存分配器采用了各种策略来减少碎片,如合并相邻的空闲块、使用更大的内存池等。

7 Linux中如何管理内存池?

在Linux中,内存池的管理通常不是由操作系统内核直接提供的服务,而是由应用程序或库函数来实现的。内存池是一种用于优化内存分配和释放效率的技术,它预先分配一大块内存,并在应用程序需要小块内存时,从这块大内存中分配出小块给应用程序使用。当小块内存不再需要时,它们会被释放回内存池,而不是直接返回给操作系统。

在Linux中,管理内存池的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先分配内存:应用程序或库函数首先会调用系统调用(如mallocmmap)来预先分配一大块内存。这块内存的大小通常根据应用程序的预计需求来确定。

  2. 内存块管理:一旦内存池被创建,就需要有一种机制来管理其中的小块内存。这通常涉及到跟踪哪些内存块是已分配的,哪些是空闲的,以及每个内存块的大小和位置。这可以通过使用链表、位图或其他数据结构来实现。

  3. 内存分配:当应用程序需要分配内存时,它会向内存池管理器请求所需大小的内存块。内存池管理器会查找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内存块,将其从空闲列表中移除,并返回给应用程序。如果内存池中没有足够大的空闲块,管理器可能会触发一个回退机制,例如直接向操作系统请求更多内存。

  4. 内存释放:当应用程序释放一个内存块时,内存池管理器会将其重新标记为空闲,并可能将其合并到相邻的空闲块中,以减少碎片。

  5. 内存池销毁:当内存池不再需要时(例如,应用程序结束时),应确保所有分配的内存都被正确释放,并且最终调用系统调用来释放整个内存池。

在Linux中,没有内置的内存池管理机制,但有许多库和框架提供了这样的功能。例如,jemalloc、tcmalloc和hoard等是广泛使用的内存分配器,它们都提供了内存池管理的功能,以优化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性能。这些库通常提供了比标准mallocfree函数更高效的内存管理策略,特别是在多线程环境或需要频繁分配和释放小块内存的情况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内存池可以提高性能,但它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如内存泄漏(如果内存池管理器不正确地管理内存块的生命周期)和内存碎片(如果内存池中的小块内存不能被有效地重用)。因此,在实现和使用内存池时,需要仔细考虑这些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它们。

8 C++中基类与派生类的析构顺序?

在C++中,基类与派生类的析构顺序与它们的构造顺序相反。也就是说,派生类的析构函数会首先被调用,然后是基类的析构函数。这是为了确保在派生类对象销毁时,任何依赖于基类对象的派生类成员或操作都能正确执行。

具体来说,当一个派生类对象被销毁时,会按照以下顺序执行析构函数:

首先调用派生类自己的析构函数。在这个函数中,可以执行派生类特有的清理工作,比如释放派生类特有的资源。
接下来,编译器会自动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在基类的析构函数中,可以执行基类特有的清理工作,比如释放基类特有的资源。
这种析构顺序确保了派生类在析构时能够访问到基类的所有成员,因为在派生类析构函数执行完毕后,基类的析构函数才会开始执行。如果基类的析构函数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之前执行,那么派生类在析构时可能无法访问到基类的某些成员,因为基类的成员可能已经被销毁了。

9 C++中基类析构函数是否要设计为虚析构函数?

在C++中,是否将基类的析构函数设计为虚析构函数(virtual destructor)取决于你的设计需求。然而,一般来说,当你有一个基类,并且这个基类被用来作为派生类的基类时,将基类的析构函数设计为虚析构函数是一个好的做法。

原因如下:

防止资源泄漏:当你通过基类指针删除派生类对象时,如果基类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那么只会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而不会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这可能导致派生类中分配的资源(如动态内存、文件句柄等)无法被正确释放,从而引发资源泄漏。
正确的析构顺序:虚析构函数可以确保在删除对象时,首先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然后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这是正确的析构顺序。

10 什么是多态,虚函数,纯虚函数?

多态(Polymorphism)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基本特性之一,其余两个是封装(Encapsulation)和继承(Inheritance)。多态允许我们使用父类类型的指针或引用来调用子类的成员函数,从而实现运行时多态。在类的继承中得以实现,在类的方法调用中得以体现。

虚函数(Virtual Function)是实现多态性的关键机制。虚函数是在基类中声明为virtual,并在一个或多个派生类中被重新定义的成员函数。其格式为“virtual 函数返回类型 函数名(参数表) {函数体}”。使用指向派生类的基类指针或引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同名覆盖的虚函数,实现运行时多态。虚函数并不代表函数不被实现,而是具有“推迟联编”或“动态联编”的特性,即函数调用的绑定不是在编译时刻确定的,而是在运行时刻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确定的。

纯虚函数(Pure Virtual Function)是一种特殊的虚函数,它在基类中被声明,但没有具体的实现。纯虚函数的声明以“= 0”结尾,表示该函数在基类中不定义实现,而是留给派生类去定义。含有纯虚函数的类被称为抽象类,这种类不能被实例化。纯虚函数的主要用途是在基类中为派生类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但不提供具体的实现,具体的实现由派生类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完成。

11 构造函数能作为虚函数吗?

构造函数不能是虚函数。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虚函数的目的是实现动态绑定,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选择调用哪个版本的函数。然而,在构造函数运行的时候,对象的动态类型还不完整,它可能是基类,也可能是某个派生类,因此无法确定应该调用哪个版本的构造函数,所以无法实现动态绑定。
  2. 虚函数的实现依赖于vptr(虚函数表指针),这个vptr是在构造函数中设置的。如果构造函数本身是虚函数,那么就需要通过尚未设置的vptr来找到并调用构造函数,这在逻辑上是无法实现的。
  3. 从存储空间的角度来看,虚函数对应一个vtable(虚函数表),这个vtable实际上是存储在对象的内存空间中的。如果构造函数是虚函数,那么就需要在对象空间实例化之前通过vtable来调用构造函数,这在实际情况中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此时对象空间还没有实例化,无法找到vtable。
  4. 从使用角度来看,构造函数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实例,使用虚函数并没有实际意义。此外,虚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在通过父类指针或引用来调用成员函数时,能够变成调用子类的那个成员函数,实现多态。而构造函数在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无法通过父类的指针或引用来调用,因此没有必要将其定义为虚函数。

12 inline函数可以作为虚函数吗?

inline函数不可以作为虚函数。这是因为inline函数的主要目的是在编译时将函数体插入到每一个调用点,以消除函数调用的开销。
而虚函数则是为了实现多态,通过动态绑定在运行时确定调用哪个函数。
由于inline函数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了其位置,而虚函数需要在运行时才能确定,因此inline函数和虚函数的特性是矛盾的。
所以,从实现机制上来说,inline函数不能作为虚函数。

13 C++多态的底层实现原理?

C++多态的底层实现原理主要依赖于虚函数表和虚函数指针。下面是一个简化的解释:

  1. 虚函数表(vtable)
    每个包含虚函数的类(或其派生类)都会有一个与之关联的虚函数表。这个表是一个函数指针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指向一个虚函数的地址。虚函数表是静态的,在程序运行时是固定不变的。当类被定义时,编译器会生成这个虚函数表。

  2. 虚函数指针(vptr)
    每个包含虚函数的类的对象实例都会有一个虚函数指针(vptr)。这个指针指向该对象的类的虚函数表。vptr通常在对象的内存布局中的第一个位置(具体实现可能因编译器而异)。

  3. 多态的调用
    当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调用虚函数时,实际上是通过vptr找到虚函数表,然后从虚函数表中获取对应函数的地址,最后调用该函数。由于派生类会覆盖基类中的虚函数,因此虚函数表中对应的位置会被替换为派生类中函数的地址。这样,当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指向派生类对象时,调用虚函数就会实际调用派生类中的函数,从而实现多态。

  4. 动态绑定
    多态的关键在于动态绑定,即在运行时确定调用哪个函数。这是通过vptr和vtable实现的。编译器在编译时并不知道会调用哪个函数,只有在运行时,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通过vptr指向的vtable确定),才能确定调用哪个版本的函数。

  5. 注意事项

    • 如果一个类没有虚函数,那么它不会有vtable和vptr,因此不能实现多态。
    • 纯虚函数是没有实现的虚函数,它存在于虚函数表中,但对应的函数指针是NULL。包含纯虚函数的类被称为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 析构函数也可以是虚函数,这对于确保通过基类指针删除派生类对象时能够正确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虚函数表和虚函数指针,C++实现了多态,使得我们可以在基类的接口上操作不同的派生类对象,并在运行时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调用相应的函数。

14 C++中重载和重写的区别?

在C++中,函数重载(Overloading)和函数重写(Overriding,也称作覆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用途和实现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函数重载(Overloading)

函数重载是指在同一个作用域内,可以定义多个名称相同但参数列表不同的函数。编译器会根据函数调用时提供的参数类型和数量来确定调用哪个函数。函数重载主要用于实现功能相似但参数不同的函数,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读性。

重载函数的特征:

  1. 函数名相同。
  2. 参数列表不同,包括参数类型、参数个数或参数顺序的不同。
  3. 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不能作为重载的依据。

示例: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函数重写(Overriding)

函数重写发生在类的继承关系中,子类可以定义一个与父类中虚函数签名完全相同的函数(包括返回类型、函数名和参数列表)。当使用基类指针或引用指向派生类对象,并调用这个虚函数时,将执行派生类中的函数实现,而不是基类中的函数实现。函数重写是实现多态性的关键机制之一。

重写函数的特征:

  1. 函数名、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必须与基类中被重写的虚函数完全相同。
  2. 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不能比基类中被重写的虚函数更严格。
  3. 基类中被重写的函数必须是虚函数。

示例: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show() {
        cout << "Base class show()" << endl;
    }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show() override {  // 使用override关键字可以显式表示这是一个重写函数
        cout << "Derived class show()" << endl;
    }
};

总结:

  • 函数重载是发生在同一个作用域内的,用于实现功能相似但参数不同的函数。
  • 函数重写是发生在类的继承关系中的,用于实现多态性,使得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可以调用派生类中的函数实现。
  • 重载的函数可以有不同的返回类型,而重写的函数必须与基类中被重写的虚函数具有相同的返回类型。
  • 重载的函数是通过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分的,而重写的函数是通过在派生类中定义与基类中虚函数签名相同的函数来实现的。

15 C++中智能指针的种类?

在C++中,智能指针是一种特殊的类模板,用于管理动态分配的内存。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超出作用域时自动删除所指向的对象,从而防止内存泄漏。C++11及其后续版本引入了多种智能指针,每种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以下是C++中常见的智能指针种类:

  1. std::unique_ptr

    • unique_ptr代表对对象的独占所有权。在任意给定时间,一个unique_ptr指向一个对象,或者为空。它不允许复制构造或复制赋值,但允许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当unique_ptr离开其作用域时,它所指向的对象会被自动删除。
  2. std::shared_ptr

    • shared_ptr实现共享所有权的智能指针。多个shared_ptr实例可以指向同一个对象,每个shared_ptr持有一个引用计数。当最后一个指向对象的shared_ptr被销毁或重置时,对象会被删除。shared_ptr允许复制构造和复制赋值。
  3. std::weak_ptr

    • weak_ptr是对shared_ptr所管理对象的一种弱引用,它不会控制所指向对象的生命周期。当最后一个shared_ptr被销毁时,无论是否还有weak_ptr指向该对象,对象都会被删除。weak_ptr主要用于解决shared_ptr之间循环引用的问题。
  4. std::make_uniquestd::make_shared

    • 这两个函数用于创建unique_ptrshared_ptr实例。它们比直接使用智能指针的构造函数更安全,因为它们直接构造所指向的对象,避免了可能的异常安全性问题。

16 C++中智能指针的底层实现原理?

C++中的智能指针底层实现原理涉及到引用计数、自定义删除器以及模板编程等技术。每种智能指针(如std::unique_ptrstd::shared_ptrstd::weak_ptr)都有其独特的实现方式,但它们都旨在自动管理动态分配的内存,防止内存泄漏。

1. std::unique_ptr

std::unique_ptr的实现相对简单。它通常包含一个原始指针和一个删除器(默认为std::default_delete)。unique_ptr的所有权是独占的,这意味着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unique_ptr指向某个对象。当unique_ptr被销毁(例如离开作用域)时,它的删除器会被调用,进而释放所指向的对象。

2. std::shared_ptr

std::shared_ptr的实现相对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引用计数。shared_ptr内部通常包含三个主要部分:

  • 原始指针:指向动态分配的对象。
  • 引用计数:一个整数,表示有多少个shared_ptr实例指向同一个对象。当创建新的shared_ptr或复制现有shared_ptr时,引用计数增加;当shared_ptr被销毁或重置时,引用计数减少。
  • 控制块:一个包含引用计数和其他可能信息的结构。控制块通常动态分配,并且多个shared_ptr实例可能共享同一个控制块。

当引用计数减少到0时,shared_ptr的删除器(默认为std::default_delete)会被调用,释放所指向的对象,并且控制块也会被释放。

3. std::weak_ptr

std::weak_ptr是对std::shared_ptr所管理对象的弱引用。它包含指向控制块的指针,但不拥有对象,也不会影响对象的生命周期。当最后一个指向对象的shared_ptr被销毁时,无论是否还有weak_ptr指向该对象,对象都会被删除。weak_ptr提供了从弱引用升级到强引用的机制(通过lock方法),但只有在对象仍然存在时才会成功。

自定义删除器

智能指针的删除器是一个可调用对象,用于定义当智能指针释放其所有权时应如何删除所指向的对象。默认情况下,删除器是std::default_delete,它简单地调用delete操作符。但你可以提供自定义的删除器,以满足特定的内存管理需求,比如使用自定义的内存池或执行特定的清理操作。

模板编程

智能指针通常使用模板来实现,以支持各种类型的对象。模板使得智能指针可以与几乎任何类型的对象一起使用,而不仅仅是特定的类型。

总的来说,智能指针的底层实现原理涉及到了引用计数、自定义删除器以及模板编程等技术。这些技术使得智能指针能够在C++中自动管理动态分配的内存,减少内存泄漏的可能性,并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7 智能指针是线程安全的吗?

智能指针本身并不是线程安全的。智能指针,如std::shared_ptrstd::unique_ptr,本质上是一种封装了指针的数据类型,它们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并确保在不再需要时自动释放资源。然而,这些智能指针本身不具有线程安全特性。

在多线程环境中,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同一个智能指针,可能会导致数据竞争和不一致的状态。例如,两个线程可能同时尝试增加或减少智能指针的引用计数,或者一个线程可能试图删除一个已经被另一个线程删除的对象。

为了确保线程安全,开发者需要在使用智能指针时采取额外的同步措施,如使用互斥锁(mutexes)或其他同步原语,来确保对智能指针的访问和修改是原子性的,并且一次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这些操作。

此外,智能指针管理的对象通常存放在堆上,因此多个线程同时访问这些对象也可能导致线程安全问题。即使智能指针的引用计数操作本身是原子的,但如果两个线程同时访问智能指针所指向的对象,并且至少有一个线程修改了该对象的状态,那么也可能出现线程安全问题。

18 什么是命名空间,匿名命名空间的作用?

命名空间是C++(以及其他一些编程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解决变量、函数、类等标识符的命名冲突问题。它定义了一个作用域,使得在这个作用域中声明的所有实体(包括变量、函数、类等)都只在这个作用域内可见。这样,即使不同的库或模块中使用了相同的标识符名称,也不会导致冲突,因为它们位于不同的命名空间中。

匿名命名空间是一种特殊的命名空间,它没有名字,因此不能通过名字来访问其中的成员。在C++中,匿名命名空间主要用于实现文件的局部性,即其中的实体(如函数、变量、类型等)仅在定义它们的文件内可见。这相当于给这些实体提供了静态存储期,但只在单个文件中。此外,匿名命名空间还可以用于替代老式的static关键字,用于文件范围内的实体定义,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和明确。

下面是一个使用匿名命名空间的例子:

// 在一个源文件中
namespace {
    int hidden_variable = 0;  // 仅在这个源文件中可见
    void hidden_function() {  // 仅在这个源文件中可见
        // ...
    }
}

// 在其他源文件中,无法直接访问hidden_variable和hidden_function

在这个例子中,hidden_variablehidden_function被定义在一个匿名命名空间中,因此它们只在这个源文件中可见。其他源文件无法直接访问这两个实体,从而避免了命名冲突的问题。同时,这也提供了一种实现文件内私有成员的方式,增强了代码的封装性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匿名命名空间可以提高代码的封装性和安全性,但也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滥用导致代码结构混乱。在设计良好的程序中,应该尽量保持代码的清晰和简洁,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和冗余。

19 C++的对象移动,move的理解及作用?

在C++中,对象移动(Move)是C++11引入的一个概念,用于改善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性能。移动语义允许我们将一个对象的资源(如动态分配的内存、文件句柄等)从一个对象“移动”到另一个对象,而不是通过复制来共享这些资源。这种机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复制操作,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

移动操作符

C++提供了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操作符来实现移动语义。这些操作符使用右值引用(rvalue reference)作为参数,右值引用使用&&符号表示。

移动构造函数

移动构造函数通常用于在初始化新对象时从另一个临时对象或即将销毁的对象中“窃取”资源。它的形式如下:

class MyClass {
public:
    MyClass(MyClass&& other) noexcept {
        // 移动资源,例如指针的交换等
        // 注意:通常需要将other的资源置为默认状态或无效状态
    }
    // ... 其他成员 ...
};

移动赋值操作符

移动赋值操作符用于将一个对象的资源“移动”到另一个已存在的对象。它的形式如下:

class MyClass {
public:
    MyClass& operator=(MyClass&& other) noexcept {
        if (this != &other) {
            // 移动资源,例如指针的交换等
            // 注意:通常需要将other的资源置为默认状态或无效状态
        }
        return *this;
    }
    // ... 其他成员 ...
};

std::move

std::move是C++标准库中的一个函数,它并不真正移动任何东西,而是将其参数转换为右值引用。这允许我们明确地表示一个对象可以被移动而不是被复制。实际上,std::move只是进行了一个类型转换,告诉编译器:“这个对象我不打算再使用了,你可以安全地从它那里移动资源。”

MyClass obj1;
MyClass obj2 = std::move(obj1); // 使用移动构造初始化obj2

作用与影响

移动语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效率,特别是在处理大型对象或资源密集型对象时。通过避免不必要的复制操作,可以节省内存分配和释放的开销,以及复制数据本身所需的时间。

然而,使用移动语义也需要小心。移动操作之后,源对象通常处于有效但未定义的状态。这意味着源对象仍然可以析构,但不应该再被用于任何操作,除非它被重新赋予有效的状态。

此外,noexcept关键字在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操作符中也很常见。它告诉编译器这些操作不会抛出异常,这允许编译器在更多情况下优化代码,比如在进行移动操作时避免额外的异常安全保证开销。

20什么是迭代器?迭代器与指针区别?

迭代器(Iterator)是一个支持指针类型抽象的类对象,用于遍历容器(如STL容器)中的元素。迭代器提供了一种一般化的方法,对顺序或关联容器类型中的每个元素进行连续访问。它封装了原生指针,是指针概念的一种提升,提供了比指针更高级的行为,相当于一种智能指针。迭代器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来实现不同的操作,如递增(++)和递减(--)。

迭代器与指针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本质与类型:迭代器是一个类模板,而指针是存放一个对象地址的变量。迭代器表现的像指针,但它并不是指针本身,而是模拟了指针的一些功能,通过重载了指针的一些操作符如->、*、++、--等。
  2. 行为:迭代器返回的是对象引用而不是对象的值,因此不能直接输出迭代器自身,只能输出迭代器使用*取值后的值。指针则可以直接指向一个对象的地址。
  3. 范围与操作:迭代器的加减操作是根据特定容器的特性来定义的,一般用来获取下一个或上一个元素的迭代器。而指针的加减操作则是地址上的加减。此外,迭代器是容器的抽象和泛化,能够遍历STL容器内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而指针只能用于某些特定的容器。

总的来说,迭代器和指针在行为上有些相似,但在本质、类型以及操作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迭代器提供了一种更高级、更一般化的方式来访问和操作容器中的元素。

21 什么是STL?

STL,即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中文名称为标准模板库,是由Alexander Stepanov、Meng Lee和David R Musser在惠普实验室工作时所开发出来的。STL是一个工业强度的、高效的C++程序库,被容纳于C++标准程序库中,是ANSI/ISO C++标准中最新的也是极具革命性的一部分。

STL从根本上说是由一系列“容器”的集合所组成,这些容器包括list、vector、set、map等,同时STL也包含算法和其他一些组件。这里的“容器”和算法的集合是世界上很多聪明人多年来的杰作。STL的目的是标准化组件,使得开发者无需重新开发,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组件。STL不仅是一个可复用的组件库,而且是包装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软件框架。

STL是C++的一部分,因此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库文件。STL的版本很多,常见的有HP STL、PJ STL、SGI STL等。STL在C++标准中被组织为多个头文件。

STL在它背后蕴涵着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思想——泛型化设计(generic programming)。它引入了诸多新的名词,比如需求(requirements)、概念(concept)、模型(model)、容器(container)、算法(algorithm)、迭代器(iterator)等。STL中的迭代器是容器和算法的粘合剂,通过迭代器可以访问容器中的元素。STL的组件还包括仿函数和适配器,它们可以协助算法完成不同的策略变化和修饰功能。

22 C++中STL的常用容器的底层数据结构?

在C++的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中,常用的容器(Containers)有各种不同的底层数据结构实现,这些数据结构决定了容器如何存储元素以及如何提供访问和修改这些元素的接口。以下是STL中一些常用容器的底层数据结构概述:

  1. vector(向量)

    • 底层数据结构:动态数组。
    • 特点:在尾部插入和删除元素效率较高,但在头部或中间插入和删除元素效率较低。
  2. list(双向链表)

    • 底层数据结构:双向链表。
    • 特点:在任意位置插入和删除元素效率较高,但访问特定位置的元素效率较低(需要遍历链表)。
  3. deque(双端队列)

    • 底层数据结构:通常是由多个固定大小的块组成的数组。
    • 特点:在头部和尾部插入和删除元素效率较高,但在中间插入和删除元素效率较低。
  4. forward_list(单向链表)

    • 底层数据结构:单向链表。
    • 特点:类似于list,但在单向链表上实现,因此只能向前遍历。
  5. set、multiset(集合)

    • 底层数据结构:通常使用红黑树实现。
    • 特点:元素自动排序,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对数级别。
  6. map、multimap(映射)

    • 底层数据结构:通常使用红黑树实现。
    • 特点:存储键值对,键自动排序,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对数级别。
  7. unordered_set、unordered_multiset(无序集合)

    • 底层数据结构:哈希表。
    • 特点:元素无序,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常数级别,但在哈希冲突严重的情况下性能会下降。
  8. unordered_map、unordered_multimap(无序映射)

    • 底层数据结构:哈希表。
    • 特点:存储键值对,键无序,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常数级别。
  9. stack(栈)

    • 底层数据结构:通常使用deque或list实现。
    • 特点: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10. queue(队列)

    • 底层数据结构:通常使用deque或list实现。
    • 特点: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
  11. priority_queue(优先队列)

    • 底层数据结构:通常使用堆(heap)实现,具体为最大堆或最小堆。
    • 特点:元素按优先级排序,最高优先级元素总是位于队首。
  12. bitset(位集)

    • 底层数据结构:固定大小的位数组。
    • 特点:用于处理固定大小的位序列,常用于位运算和状态压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是这些容器常见的底层数据结构实现,但在不同的STL实现或编译器中,它们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有些容器可以通过模板参数定制其底层数据结构的行为,例如std::vectorallocator模板参数。

23 C++中不同容器下迭代器失效的情况?

https://www.cnblogs.com/AndreaDO/p/18063517

24 关联容器与无序关联容器的底层区别?(即红黑树和哈希表的优缺点)

C++关联容器与无序关联容器的底层区别在于其使用的存储结构:关联容器使用红黑树,而无序关联容器使用哈希表。

红黑树是一种自平衡二叉搜索树,具有以下特点:

  • 优点

    • 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其中 n 是容器中元素的个数。
    • 元素是有序的,可以通过迭代器遍历容器中的元素并获得有序的序列。
  • 缺点

    • 空间复杂度较高,需要存储每个节点的额外信息来维护平衡。
    • 插入、删除操作可能会导致树的结构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旋转操作,因此性能略低于哈希表。

哈希表是一种使用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值的容器,具有以下特点:

  • 优点

    • 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1)。
    • 空间复杂度较低,只需要存储键值对本身。
  • 缺点

    • 在哈希冲突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来解决冲突,例如拉链法或开放寻址法,这会降低性能。
    • 元素是无序的,无法通过迭代器遍历容器中的元素并获得有序的序列。

总结

  • 红黑树和哈希表都是 C++ 标准库中常用的关联容器,各有优缺点。
  • 红黑树适合需要对元素进行排序的操作,例如统计元素的出现频率、查找中位数等。
  • 哈希表适合需要快速查找元素的操作,例如缓存、字典等。

25 map关联容器的设计模式?(什么是红黑树?)

map 关联容器的设计模式

map 关联容器在 C++ 标准库中实现为 std::map 类,它使用 红黑树 作为底层数据结构来存储键值对。

红黑树 是一种自平衡二叉搜索树,具有以下特点:

  • 平衡性: 红黑树会自动维护左右子树的高度平衡,保证插入、删除操作后的树高仍然为 O(log n)。
  • 有序性: 红黑树中的元素是按键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可以通过迭代器遍历容器中的元素并获得有序的序列。

map 关联容器的设计模式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键值对: map 容器存储的是键值对,其中键是唯一的,值可以是任意类型。
  • 红黑树: map 容器使用红黑树来存储键值对,保证了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效率。
  • 迭代器: map 容器提供迭代器来访问容器中的元素,可以通过迭代器遍历容器中的键值对。
  • 比较函数: map 容器可以使用比较函数来定制键的比较规则,默认情况下使用 < 运算符来比较键的大小。

红黑树 的实现细节比较复杂,但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颜色来维护树的平衡性。红黑树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颜色属性,可以是红色或黑色。

  • 红色节点: 红色节点最多只能有一个子节点,并且该子节点必须是黑色。
  • 黑色节点: 黑色节点可以有两个子节点,这两个子节点可以是任意颜色。

通过对红色节点和黑色节点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红黑树可以保持左右子树的高度平衡,保证插入、删除操作后的树高仍然为 O(log n)。

26 如何理解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它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访问该实例。

单例模式的应用场景:

  • 当我们需要全局唯一的对象时,可以使用单例模式,例如日志记录器、数据库连接池等。
  • 当我们需要控制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时,可以使用单例模式,例如资源管理器、缓存等。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 饿汉式: 在类加载时就创建唯一的实例。
  • 懒汉式: 在第一次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时创建唯一的实例。
  • 双重检查: 使用双重检查锁来保证线程安全。
  • 静态内部类: 利用静态内部类的特性来实现单例模式。
  • 枚举: 利用枚举类型的特性来实现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可以保证全局范围内只有一个对象,避免资源浪费。
  • 可以控制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提高代码的健壮性。
  • 可以简化代码,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缺点:

  • 降低了类的扩展性,因为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 对类的使用增加了限制,因为类只能通过 getInstance() 方法来访问。
  • 增加了代码的复杂度,因为需要实现单例模式的逻辑。

27 常用的设计模式有哪些?结构化程序有哪些?

常用的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它为解决特定问题提供了一种通用解决方案。常用的设计模式有以下几种:

创建型模式:

  • 单例模式: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
  • 工厂方法模式: 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创建哪种对象。
  • 抽象工厂模式: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
  • 建造者模式: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创建过程分解成多个步骤,从而使创建过程更加灵活。
  • 原型模式: 通过克隆一个现有的对象来创建新的对象。

结构型模式:

  • 适配器模式: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另一个类需要的接口。
  • 装饰器模式: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功能。
  • 代理模式: 代表另一个对象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
  • 外观模式: 为一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
  • 桥接模式: 将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
  • 组合模式: 将对象组织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
  • 享元模式: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行为型模式:

  • 策略模式: 定义一系列算法,并使它们可以互换。
  • 观察者模式: 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
  • 迭代器模式: 提供一种方法来访问一个容器中的元素,而无需暴露容器的内部结构。
  • 状态模式: 根据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改变其行为。
  • 责任链模式: 将一个请求沿着一个链条传递,直到找到一个能够处理该请求的对象。
  • 命令模式: 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使调用者可以不必知道请求的接收者是谁。
  • 模板方法模式: 定义一个操作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

结构化程序

结构化程序是一种编程方法,它强调程序的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结构化程序的主要特点是:

  • 模块化: 将程序分解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执行特定的功能。
  • 自顶向下设计: 从程序的整体结构开始设计,逐步细化到各个模块。
  • 控制结构的清晰: 使用简单的控制结构,例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 数据结构的清晰: 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来组织程序中的数据。

结构化程序的优点是:

  • 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 结构化的程序代码更加清晰易懂,便于阅读和维护。
  • 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 结构化的程序代码更加易于测试和调试,从而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 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结构化的程序代码更加易于修改和扩展,从而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

结构化程序的缺点是:

  • 降低了程序的灵活性: 结构化的程序代码结构比较固定,不易于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 降低了程序的效率: 结构化的程序代码可能存在一些冗余的代码,从而降低程序的效率。

28 模块化开发有什么优缺点?

模块化开发是一种将软件系统分解成多个独立模块的开发方法,每个模块都实现特定的功能。模块化开发具有以下优点:

优点:

  • 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模块可以被多个项目重复使用,减少了代码的冗余,提高了代码的开发效率。
  • 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模块化代码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降低了代码维护的难度。
  •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模块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便于对系统进行扩展和修改。
  • 提高开发效率: 模块化开发可以使开发人员并行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 降低开发成本: 模块化开发可以减少代码的重复开发,降低开发成本。

缺点:

  • 增加设计复杂度: 模块化开发需要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增加了设计的复杂度。
  • 降低运行效率: 模块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会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
  • 增加代码耦合: 模块之间可能存在耦合关系,降低了代码的独立性和可维护性。
  • 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模块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需要进行额外的测试和维护。

29 什么是进程,线程

进程和线程

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进程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栈和局部变量,但共享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和堆。

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线程可以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区别 进程 线程
定义 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操作系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
资源分配 独立的内存空间、堆栈、寄存器组等 共享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拥有自己的栈和寄存器组
调度 由操作系统进行调度 由进程进行调度
开销 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大 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小
数量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一个进程至少包含一个线程
适用场景 需要独立运行的程序 需要并发执行的任务

进程和线程的应用场景:

  • 进程: 浏览器、文本编辑器、音乐播放器等。
  • 线程: 多任务处理、网络通信、图像处理等。

30 进程和线程的关联

进程和线程的关联

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 进程和线程都是程序执行的单位。
  • 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一个进程至少包含一个线程。
  • 线程共享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和堆。

区别:

  • 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而线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
  • 进程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堆栈、寄存器组等,而线程共享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拥有自己的栈和寄存器组。
  • 进程的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大,而线程的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小。
  •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但线程只能在一个进程内并发执行。

进程和线程的关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包含关系: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 资源共享: 线程共享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和堆。
  • 调度: 进程由操作系统进行调度,线程由进程进行调度。

31 一个进程占用了系统中的哪些资源

一个进程占用了系统中的以下资源:

  • CPU时间: 进程运行时需要占用CPU时间,CPU时间是进程占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 内存空间: 进程运行时需要占用内存空间,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堆栈等。
  • 文件句柄: 进程可以打开和使用文件,每个打开的文件都会占用一个文件句柄。
  • 网络连接: 进程可以建立网络连接,每个网络连接都会占用一定的网络资源。
  • 其他资源: 进程还可以占用其他资源,例如信号量、管道等。

具体来说,一个进程占用的系统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CPU资源:
    • 进程运行时需要占用CPU时间,CPU时间是进程占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 进程的CPU使用率是指进程在某个时间段内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
  • 内存资源:
    • 进程运行时需要占用内存空间,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堆栈等。
    • 进程的内存使用率是指进程占用的内存空间的大小与系统总内存空间的大小之比。
  • 文件资源:
    • 进程可以打开和使用文件,每个打开的文件都会占用一个文件句柄。
    • 进程的文件句柄数是指进程打开的文件数量。
  • 网络资源:
    • 进程可以建立网络连接,每个网络连接都会占用一定的网络资源。
    • 进程的网络连接数是指进程建立的网络连接数量。
  • 其他资源:
    • 进程还可以占用其他资源,例如信号量、管道等。

32 进程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

进程控制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允许用户创建、终止、暂停、恢复、调度和通信进程。进程控制方式主要包括创建进程、终止进程、暂停和恢复进程、进程调度、进程通信、进程间同步、进程组和守护进程等。

33 进程间如何通信

进程间通信(IPC)是指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一种机制。IPC在操作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允许多个进程相互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管道

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数据只能单向流动,而且只能在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使用。管道分为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两种。

  • 匿名管道: 匿名管道是临时的,只能在父子进程之间使用。
  • 命名管道: 命名管道是持久的,可以用于任意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2. 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是一种消息传递机制,允许进程之间异步通信。消息队列由内核维护,进程可以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也可以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

3. 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是一种允许进程之间共享数据的方式。进程可以将数据映射到共享内存区域,然后对该区域进行读写操作。

4. 信号量

信号量是一种用于进程间同步和互斥的机制。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进程可以对信号量进行加减操作。

5. 套接字

套接字是一种通用的IPC机制,可以用于不同机器上的进程之间的通信。套接字基于网络协议,例如TCP/IP协议。

6. 其他方式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IPC方式,例如RPC、DCOM等。

34 进程中断时发生了什么

进程中断时发生了什么

当进程中断时,会发生以下一系列事件:

  1. CPU收到中断请求

中断请求可以来自外部设备或内部事件。外部设备中断请求是由外部设备发出的,例如键盘、鼠标、磁盘等。内部事件中断请求是由CPU内部产生的,例如时钟中断、缺页中断等。

  1. CPU确定中断源

CPU会根据中断请求信号来确定中断源。每个中断源都有一个唯一的中断号,CPU会根据中断号来找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1. CPU保存当前进程的上下文

CPU会将当前进程的上下文保存到栈中,包括程序计数器、寄存器组、堆栈指针等。上下文是指进程运行时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1. CPU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CPU会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处理中断请求。中断处理程序通常会执行以下操作:

* 读取中断请求参数
* 处理中断事件
* 向中断源发送响应
  1. CPU恢复当前进程的上下文

CPU会从栈中恢复当前进程的上下文,使进程能够继续执行。

  1. 进程继续执行

进程恢复执行后,会从中断发生的地方继续执行。

进程中断的示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进程中断示例:

  • 时钟中断:时钟中断是操作系统用来实现时间管理的一种机制。当发生时钟中断时,操作系统会将当前时间更新到系统时间中。
  • 缺页中断:当进程访问不在内存中的页面时,会发生缺页中断。操作系统会将该页面调入内存,然后让进程继续执行。
  • 外部设备中断:当外部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给CPU时,会发生外部设备中断。操作系统会读取设备数据,然后将其传递给相应的应用程序。

进程中断的意义

进程中断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允许操作系统响应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并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总结:

进程中断是指CPU在执行某个进程时,由于外部事件或内部事件的发生而暂停当前进程的执行,转而去处理该事件的过程。进程中断发生时,CPU会保存当前进程的上下文,然后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完成后,CPU会恢复当前进程的上下文,使进程能够继续执行。

35 什么是僵尸进程、孤儿进程、守护进程

僵尸进程、孤儿进程、守护进程

僵尸进程

僵尸进程是指父进程已经终止,但子进程还没有终止的进程。子进程终止后,会向父进程发送SIGCHLD信号。如果父进程没有处理该信号,那么子进程就会变成僵尸进程。

孤儿进程

孤儿进程是指父进程已经终止,而子进程还在运行的进程。孤儿进程会被init进程(PID=1)收养,init进程会负责清理孤儿进程。

守护进程

守护进程是一种在后台运行的特殊进程,通常用于执行一些长期运行的任务,例如系统服务。守护进程的特点是:

  • 没有控制终端
  • 独立于用户登录
  • 通常以root用户身份运行

以下是这三种进程的区别:

区别 僵尸进程 孤儿进程 守护进程
父进程状态 已终止 已终止 已终止
子进程状态 已终止 运行中 运行中
收养者 init进程
特点 占用系统资源 占用系统资源 独立于用户登录
用途 执行长期运行的任务

如何处理僵尸进程和孤儿进程

  • 僵尸进程: 可以使用kill命令向僵尸进程发送SIGKILL信号,强制终止僵尸进程。
  • 孤儿进程: 可以使用initctl命令来清理孤儿进程。

总结:

僵尸进程、孤儿进程和守护进程都是进程的特殊类型。僵尸进程是指父进程已经终止,但子进程还没有终止的进程。孤儿进程是指父进程已经终止,而子进程还在运行的进程。守护进程是一种在后台运行的特殊进程,通常用于执行一些长期运行的任务。

36 多线程间如何通信

多线程间通信

多线程间通信是指多个线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一种机制。多线程间通信在多线程编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允许多个线程相互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多线程间通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是一种允许线程之间共享数据的方式。线程可以将数据映射到共享内存区域,然后对该区域进行读写操作。

2. 消息传递

消息传递是一种消息传递机制,允许线程之间异步通信。消息队列由内核维护,线程可以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也可以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

3. 信号量

信号量是一种用于线程间同步和互斥的机制。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线程可以对信号量进行加减操作。

4. 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是一种用于线程间同步的机制。条件变量与互斥锁一起使用,可以实现线程之间的等待和唤醒。

5. 管道

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数据只能单向流动,而且只能在具有亲缘关系的线程间使用。

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 通信方式的效率: 共享内存的效率较高,而消息传递和信号量的效率较低。
  • 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消息传递的灵活性较高,而共享内存和信号量的灵活性较低。
  • 通信方式的安全性: 共享内存的安全性较低,而其他方式的安全性较高。

以下是一些多线程间通信的示例:

  • 共享内存: 两个线程可以共享一个全局变量,通过读写该变量来进行通信。
  • 消息传递: 一个线程可以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另一个线程可以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
  • 信号量: 一个线程可以对信号量进行加操作,另一个线程可以对信号量进行减操作,从而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
  • 条件变量: 一个线程可以调用条件变量的wait()方法等待另一个线程的通知,另一个线程可以调用条件变量的signal()方法或broadcast()方法通知等待的线程。
  • 管道: 一个线程可以向管道中写入数据,另一个线程可以从管道中读取数据。

37 多线程如何同步、异步操作

多线程同步、异步操作

多线程同步

多线程同步是指多个线程之间协调工作的一种机制,它可以确保线程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操作的顺序性。多线程同步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 互斥锁

互斥锁是一种用于线程间互斥访问共享资源的机制。互斥锁只有一个所有者,只有拥有互斥锁的线程才能访问共享资源。

  • 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是一种用于线程间同步的机制。条件变量与互斥锁一起使用,可以实现线程之间的等待和唤醒。

  • 信号量

信号量是一种用于线程间同步和互斥的机制。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线程可以对信号量进行加减操作。

  • 事件

事件是一种用于线程间同步的机制。事件可以表示一个状态或事件的发生。线程可以等待事件的发生,也可以通知其他线程事件已经发生。

多线程异步操作

多线程异步操作是指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执行,而不需要等待彼此完成。多线程异步操作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 线程池

线程池是一种管理线程的机制。线程池可以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并将其放入池中。当需要执行任务时,可以从线程池中获取一个线程来执行任务。

  • Future

Future是一种表示异步操作结果的类。Future可以用来获取异步操作的结果,而不需要等待异步操作完成。

  • 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是一种异步操作完成时调用的函数。回调函数可以用来处理异步操作的结果。

选择合适的同步和异步方式

选择合适的同步和异步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 任务的依赖关系: 如果任务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则需要使用同步方式来确保任务的顺序性。
  • 任务的执行时间: 如果任务的执行时间很短,则可以使用异步方式来提高效率。
  • 任务的资源占用: 如果任务占用大量的资源,则可以使用异步方式来避免资源浪费。

38 什么是锁?锁的种类有哪些,自旋锁的理解

锁是一种用于同步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机制。锁可以确保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共享资源,从而避免数据一致性问题。

锁的种类

锁的种类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锁:

  • 互斥锁: 互斥锁是一种最基本的锁,它允许只有一个线程获得锁的持有权。其他线程试图获得锁时,会被阻塞,直到当前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

  • 自旋锁: 自旋锁是一种特殊的互斥锁,它不会阻塞试图获得锁的线程。如果锁已经被占用,则试图获得锁的线程会一直循环等待,直到锁被释放。

  • 读写锁: 读写锁是一种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共享资源的锁。但是,如果一个线程正在写共享资源,则其他线程不能读或写共享资源。

  • 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是一种与锁一起使用的同步机制。它允许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的通知,然后再继续执行。

    自旋锁的理解

自旋锁是一种特殊的互斥锁,它不会阻塞试图获得锁的线程。如果锁已经被占用,则试图获得锁的线程会一直循环等待,直到锁被释放。

自旋锁的优点是效率高,因为它不会导致线程阻塞。但是,自旋锁也有缺点,它可能会导致CPU空转,因为试图获得锁的线程会一直占用CPU资源。

自旋锁的简单实现

#include <atomic>

class SpinLock {
public:
  SpinLock() {
    lock_ = 0;
  }

  void lock() {
    while (true) {
      if (compare_and_swap(&lock_, 0, 1)) {
        // 获得锁
        break;
      }
    }
  }

  void unlock() {
    lock_ = 0;
  }

private:
  std::atomic_int lock_;
};

自旋锁的应用场景

自旋锁通常用于以下场景:

  • 对共享资源的访问频率很高
  • 共享资源的访问时间很短
  • CPU资源充足

39 什么是死锁,如何产生和避免

定义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线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状态,若无外力作用,它们将都无法进行下去。

产生条件

死锁的发生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线程使用。
  • 持有并等待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 不可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 环路等待条件:存在一个环路,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另一个进程释放资源。

产生示例

假设有两个线程 A 和 B,线程 A 已经获得了资源 R1,线程 B 已经获得了资源 R2。现在,线程 A 请求资源 R2,线程 B 请求资源 R1。由于互斥条件,线程 A 无法获得资源 R2,线程 B 无法获得资源 R1。因此,线程 A 和 B 都处于阻塞状态,形成了死锁。

避免方法

  • 破坏互斥条件:可以将资源改为可共享的,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 破坏持有并等待条件:可以要求进程在请求资源之前释放已获得的资源。
  • 破坏不可剥夺条件:可以强行剥夺进程已获得的资源。
  • 破坏环路等待条件:可以对资源进行排序,并按照顺序分配资源。

40 原子操作和互斥锁区别

原子操作和互斥锁都是用于同步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机制,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原子操作

原子操作是指一个操作要么整体执行,要么不执行,不会被其他线程打断。原子操作通常用于对共享变量进行读写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原子性。

互斥锁

互斥锁是一种锁机制,它允许只有一个线程获得锁的持有权。其他线程试图获得锁时,会被阻塞,直到当前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互斥锁通常用于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区别

  • 作用范围: 原子操作针对单个变量,而互斥锁针对一段代码块。
  • 实现方式: 原子操作通常由硬件指令实现,而互斥锁通常由软件代码实现。
  • 效率: 原子操作的效率更高,而互斥锁的效率略低。
  • 应用场景: 原子操作通常用于对共享变量进行读写操作,而互斥锁通常用于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

总结

原子操作和互斥锁都是用于同步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机制,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选择合适的机制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示例:

  • 使用原子操作对共享变量进行递增操作:
int x = 0;

void thread1() {
  atomic_fetch_add(&x, 1);
}

void thread2() {
  atomic_fetch_add(&x, 1);
}
  • 使用互斥锁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
std::mutex mtx;

void thread1()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 访问共享资源

}

void thread2()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 访问共享资源

}

41 什么是信号量,发挥什么作用

信号量

信号量是一种用于同步多个进程或线程之间访问共享资源的机制。信号量通过一个计数器来实现,该计数器表示共享资源的可用数量。

作用

信号量主要用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 互斥:确保只有一个进程或线程能够访问共享资源。
  • 同步: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示例

假设有一个共享资源,最多允许 3 个进程同时访问。可以使用信号量来实现对该资源的访问控制。

// 初始化信号量
Semaphore sem(3);

void thread1() {
  // 请求信号量
  sem.wait();

  // 访问共享资源

  // 释放信号量
  sem.signal();
}

void thread2() {
  // 请求信号量
  sem.wait();

  // 访问共享资源

  // 释放信号量
  sem.signal();
}

在这个例子中,sem 是一个信号量,初始值为 3。这意味着最多允许 3 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当一个线程请求信号量时,sem.wait() 会将信号量的值减 1。如果信号量的值为 0,则线程会阻塞,直到其他线程释放信号量。

信号量的种类

信号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普通信号量:普通信号量的值可以是任何非负整数。
  • 二值信号量:二值信号量的值只能是 0 或 1。

总结

信号量是一种用于同步多个进程或线程之间访问共享资源的机制。信号量可以解决互斥和同步问题,提高并发程序的效率和安全性。

42 C++中的模板全特例化和部分特例化

模板全特例化

模板全特例化是指完全指定模板参数类型,从而为特定类型生成具体的代码。

语法

template <>
class MyClass<T> {
  // ...
};

示例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MyClass {
  // ...
};

template <>
class MyClass<int> {
public:
  void print() {
    std::cout << "int" << std::endl;
  }
};

int main() {
  MyClass<int> obj;
  obj.print();
}

在这个例子中,MyClass 是一个模板类,它有一个成员函数 print()。对于 int 类型,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特例化,该特例化重写了 print() 函数以打印 "int"。

部分特例化

部分特例化是指部分指定模板参数类型,从而为特定类型组合生成具体的代码。

语法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U>
class MyClass {
  // ...
};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MyClass<T, int> {
  // ...
};

示例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U>
class MyClass {
  // ...
};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MyClass<T, int> {
public:
  void print() {
    std::cout << "T is " << typeid(T).name() << std::endl;
  }
};

int main() {
  MyClass<int, int> obj;
  obj.print();

  MyClass<double, int> obj2;
  obj2.print();
}

在这个例子中,MyClass 是一个模板类,它有两个模板参数。对于 int 类型的第二个参数,我们提供了一个部分特例化,该特例化重写了 print() 函数以打印第一个参数的类型。

优先级

在模板实例化过程中,编译器会优先考虑全特例化,然后考虑部分特例化,最后考虑主模板。

43 C++设计类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内容

C++ 类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类的结构、行为和接口。在设计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类成员

  • 类成员包括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
  • 数据成员用于存储类的状态信息。
  • 成员函数用于对数据成员进行操作。

2. 封装

  • 封装是指将类的内部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只对外暴露接口。
  • 封装可以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3. 继承

  • 继承是指一个类从另一个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 继承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4. 多态

  • 多态是指同一个操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对象执行不同的行为。
  • 多态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 接口

  • 接口是类对外暴露的一组函数。
  • 接口可以提高代码的耦合性。

6. 错误处理

  • 类设计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
  • 可以使用异常处理机制来处理错误。

7. 性能

  • 类设计需要考虑代码的性能。
  • 可以使用各种优化技术来提高代码的性能。

44 TCP通信协议理解

TCP通信协议理解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它由IETF的RFC 793定义。TCP协议位于IP协议之上,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TCP协议的特点

  • 面向连接:TCP连接是指通信双方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双方才能进行数据传输。
  • 可靠: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能够完整、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 基于字节流:TCP协议将数据视为字节流进行传输,不保留数据的边界。

TCP协议的工作原理

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连接建立:通信双方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
  2. 数据传输:连接建立后,双方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3. 连接释放:通信双方通过四次挥手来释放连接。

TCP协议的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是TCP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它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报文段,SYN报文段中包含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ISN)。
  2.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SYN/ACK报文段,SYN/ACK报文段中包含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ISN)和对客户端ISN的确认号(ACK)。
  3.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段,ACK报文段中包含对服务器ISN的确认号(ACK)。

TCP协议的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是TCP协议释放连接的过程。它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报文段,FIN报文段表示客户端希望释放连接。
  2.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ACK报文段,ACK报文段表示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FIN报文段。
  3.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FIN报文段,FIN报文段表示服务器希望释放连接。
  4.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段,ACK报文段表示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FIN报文段。

TCP协议的应用

TCP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包括:

  • Web浏览:HT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
  • 电子邮件:SM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用于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 文件传输:F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用于传输文件。

45 TCP通信中什么情况会发生丢包?UDP通信中为什么发送的包是无序的?

TCP通信中丢包的原因

TCP通信中发生丢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网络拥塞:当网络中存在大量数据包时,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从而导致丢包。

  • 链路错误:由于链路质量差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从而导致丢包。

  • 路由错误:由于路由器配置错误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数据包被路由到错误的路径上,从而导致丢包。

  • 接收端处理能力不足:当接收端的处理能力不足时,可能会导致数据包来不及处理而被丢弃。

    UDP通信中发送的包是无序的原因

UDP通信中发送的包是无序的原因是由于UDP协议没有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UDP协议不保证数据包能够完整、准确地到达目的地,也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

在UDP通信中,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是独立的。每个数据包都独立地进行传输,没有依赖关系。因此,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顺序可能与发送的顺序不同。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示例:

  • 网络拥塞:当网络中存在大量数据包时,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从而导致数据包丢失。如果丢失的数据包包含重要的信息,可能会导致通信失败。
  • 链路错误:由于链路质量差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从而导致数据包丢失。如果丢失的数据包包含重要的信息,可能会导致通信失败。
  • 路由错误:由于路由器配置错误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数据包被路由到错误的路径上,从而导致数据包丢失。如果丢失的数据包包含重要的信息,可能会导致通信失败。
  • 接收端处理能力不足:当接收端的处理能力不足时,可能会导致数据包来不及处理而被丢弃。如果丢失的数据包包含重要的信息,可能会导致通信失败。

总结

TCP通信和UDP通信各有优缺点。TCP通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但效率较低;UDP通信效率较高,但不可靠。选择使用哪种通信协议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

46 TCP的socket编程理解

TCP的Socket编程理解

Socket是网络编程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是一种通信端点,用于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传输。Socket编程是指使用Socket API来开发网络应用程序。

TCP是传输层的一种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TCP Socket编程是指使用Socket API来开发基于TCP协议的网络应用程序。

TCP Socket编程的基本步骤

  1. 创建Socket:使用 socket() 函数创建一个Socket。
  2. 绑定Socket:使用 bind() 函数将Socket绑定到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
  3. 监听Socket:使用 listen() 函数使Socket开始监听连接请求。
  4. 接受连接:使用 accept() 函数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5. 数据传输:使用 send()recv() 函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6. 关闭Socket:使用 close() 函数关闭Socket。

TCP Socket编程注意事项

  • 在使用Socket API之前,需要先包含相关的头文件。
  • 在创建Socket时,需要指定协议类型、Socket类型和协议家族。
  • 在绑定Socket时,需要指定IP地址和端口号。
  • 在监听Socket时,需要指定队列长度。
  • 在接受连接时,需要使用非阻塞模式。
  • 在数据传输时,需要考虑数据包的大小和顺序。
  • 在关闭Socket时,需要先关闭所有相关的连接。

47 什么是IO复用

I/O复用是一种同步的I/O模型,它允许一个线程或进程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并在一个或多个I/O事件就绪时通知应用程序。

I/O复用的作用

I/O复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应用程序的并发性效率

  • 并发性:I/O复用允许一个线程或进程同时处理多个I/O请求,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并发性。
  • 效率:I/O复用可以减少应用程序在等待I/O操作完成时所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效率。

I/O复用的实现机制

I/O复用的实现机制是基于轮询多路复用

  • 轮询:轮询是指应用程序不断检查每个文件描述符的状态,以确定是否有I/O事件就绪。
  •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操作系统内核提供一种机制,允许应用程序在一个或多个I/O事件就绪时通知应用程序。

I/O复用的应用场景

I/O复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程序,包括:

  • 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连接,I/O复用可以提高Web服务器的并发性和效率。
  • 聊天服务器:聊天服务器需要同时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连接,I/O复用可以提高聊天服务器的并发性和效率。
  • 文件传输服务器:文件传输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件传输请求,I/O复用可以提高文件传输服务器的并发性和效率。

48 什么是异步网络编程

异步网络编程是一种编程模式,它允许应用程序在等待I/O操作完成的同时执行其他任务。

异步网络编程的原理

异步网络编程的原理是基于事件驱动。在异步网络编程中,应用程序不会阻塞在I/O操作上,而是会注册一个回调函数,当I/O操作完成时,操作系统内核会调用该回调函数。

异步网络编程的优势

异步网络编程具有以下优势:

  • 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性:异步网络编程允许应用程序在等待I/O操作完成的同时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性。
  • 提高应用程序的并发性:异步网络编程允许应用程序同时处理多个I/O操作,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并发性。
  • 提高应用程序的资源利用率:异步网络编程可以提高应用程序对CPU和内存资源的利用率。

异步网络编程的实现

异步网络编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 回调函数:应用程序可以注册一个回调函数,当I/O操作完成时,操作系统内核会调用该回调函数。
  • 事件通知:操作系统内核可以向应用程序发送事件通知,以通知应用程序I/O操作已完成。
  • 信号:应用程序可以使用信号来处理I/O操作完成事件。

异步网络编程的应用场景

异步网络编程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程序,包括:

  • 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连接,异步网络编程可以提高Web服务器的响应性和并发性。
  • 聊天服务器:聊天服务器需要同时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连接,异步网络编程可以提高聊天服务器的响应性和并发性。
  • 文件传输服务器:文件传输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件传输请求,异步网络编程可以提高文件传输服务器的响应性和并发性。

49 如何理解select,poll,epoll

Select、Poll和Epoll都是I/O多路复用机制,它们允许一个线程或进程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并在一个或多个I/O事件就绪时通知应用程序。

Select

Select是最早的I/O多路复用机制,它也是最简单的。Select使用三个参数来监视文件描述符:

  • readfds:要监视的读事件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 writefds:要监视的写事件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 exceptfds:要监视的异常事件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Select会阻塞应用程序,直到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就绪。

Poll

Poll是Select的改进版本,它可以监视的文件描述符数量没有限制,并且可以同时监视读、写和异常事件。

Poll使用一个pollfd结构来描述要监视的文件描述符和事件:

  • fd:要监视的文件描述符
  • events:要监视的事件
  • revents:就绪的事件

Poll会阻塞应用程序,直到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就绪。

Epoll

Epoll是Linux系统上最有效的I/O多路复用机制。Epoll使用事件通知机制来通知应用程序I/O事件就绪,因此应用程序不会阻塞在I/O操作上。

Epoll使用一个epoll_event结构来描述要监视的文件描述符和事件:

  • events:要监视的事件
  • data:用户数据

Epoll不会阻塞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以主动调用epoll_wait()函数来检查是否有事件就绪。

Select、Poll和Epoll的比较

特性 Select Poll Epoll
出现时间 最早 较早 最晚
监视文件描述符数量 有限制 无限制 无限制
同时监视的事件 读、写、异常 读、写、异常 读、写、异常
阻塞方式 阻塞 阻塞 非阻塞
事件通知机制 轮询 轮询 事件通知
效率

总结

Select、Poll和Epoll都是I/O多路复用机制,它们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并发性和效率。Epoll是Linux系统上最有效的I/O多路复用机制,建议在Linux系统上使用Epoll。

50 内存碎片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处理

内存碎片是指内存中无法分配给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空间。内存碎片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 内部碎片:由于内存分配算法的限制,导致分配给应用程序的内存空间无法完全使用,从而产生内部碎片。例如,当应用程序申请一块100字节的内存空间时,内存分配算法可能会分配一块128字节的内存空间,从而产生28字节的内部碎片。
  • 外部碎片:由于应用程序频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空间,导致内存空间变得零散,从而产生外部碎片。例如,当应用程序申请一块100字节的内存空间,然后释放该内存空间,之后再申请一块100字节的内存空间时,由于内存空间已经变得零散,操作系统可能无法找到一块连续的100字节内存空间来分配给应用程序,从而产生外部碎片。

内存碎片的处理

内存碎片会降低内存的使用效率,并可能导致应用程序无法分配到足够的内存空间。因此,需要对内存碎片进行处理。

处理内部碎片

内部碎片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内部碎片的产生:

  • 使用最佳匹配算法:最佳匹配算法会选择最接近应用程序申请大小的内存空间进行分配,从而减少内部碎片的产生。
  • 使用伙伴分配算法:伙伴分配算法会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大小相同的伙伴块,从而减少内部碎片的产生。

处理外部碎片

外部碎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处理:

  • 内存整理:内存整理是指将内存中的空闲内存空间合并成更大的连续内存空间,从而减少外部碎片的产生。
  •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技术可以让应用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内存空间,从而减少外部碎片的产生。

51 C++ array,list,哈希表有什么异同

存储方式

  • 数组:元素在内存中连续存储,通过下标访问元素。
  • 链表:元素在内存中不连续存储,通过指针连接元素。
  • 哈希表:通过哈希函数将元素映射到数组中的不同位置,通过键值访问元素。

插入和删除

  • 数组: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效率较低。
  • 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只需要修改指针,效率较高。
  • 哈希表: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取决于哈希函数的质量,平均情况下效率较高。

查找

  • 数组:通过下标查找元素,效率较高。
  • 链表:通过遍历链表查找元素,效率较低。
  • 哈希表:通过哈希函数查找元素,平均情况下效率较高。

空间复杂度

  • 数组:空间复杂度是固定的,取决于数组的大小。
  • 链表:空间复杂度是动态变化的,取决于元素的数量。
  • 哈希表:空间复杂度取决于哈希函数的质量和元素的数量。

适用场景

  • 数组:适用于需要频繁随机访问元素的场景。
  • 链表: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元素的场景。
  • 哈希表:适用于需要快速查找元素的场景。

数组、链表和哈希表是三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们各有优缺点,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三种数据结构的具体比较:

特性 数组 链表 哈希表
存储方式 连续 不连续 连续
插入和删除 低效 高效 高效
查找 高效 低效 高效
空间复杂度 固定 动态 动态
适用场景 随机访问 插入/删除 快速查找

52 什么是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物理内存是指真正存在的内存,由内存条组成,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硬件资源之一。物理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虚拟内存是一种内存管理技术,它可以让应用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内存空间。虚拟内存将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从而使应用程序能够访问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内存空间。

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主要区别

特性 物理内存 虚拟内存
是否真正存在
组成 内存条 内存管理技术
容量 有限 虚拟无限
用途 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扩展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速度

虚拟内存的优点

  • 扩展了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 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
  • 简化了内存管理

虚拟内存的缺点

  • 增加的内存管理开销
  • 降低了系统性能

虚拟内存的实现

虚拟内存的实现主要依靠页表。页表是一个数据结构,它将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

标签:面试题,函数,对象,C++,线程,内存,进程,指针
From: https://www.cnblogs.com/AndreaDO/p/18063235

相关文章

  • C++中不同容器下迭代器失效的情况
    C++中不同容器下迭代器失效的情况迭代器失效分三种情况考虑,也是分三种数据结构考虑,分别为数组型,链表型,树型数据结构。数组型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的元素是分配在连续的内存中,insert和erase操作,都会使得删除点和插入点之后的元素挪位置,所以,插入点和删除掉之后的迭代器全部失效,也就......
  • C++左值右值完美转发转移
    左值(Lvalue)与右值(Rvalue)英文含义:左值(Lvalue):Locatorvalue,意味着它指向一个具体的内存位置。右值(Rvalue):Readvalue,指的是可以读取的数据,但不一定指向一个固定的内存位置。定义左值:指的是一个持久的内存地址。左值可以出现在赋值操作的左侧或右侧。例如,变量、数组的元素......
  • [c++] c++ 中的左右值
    c++中的左右值前言:最近又需要再次复习一下关于c++中lvaue和rvalue相关的知识。左值和右值简单看inta=1;这条语句,对于左边的a,我们是可以对其取地址的,而对于右边的1来说,我们无法对其去地址。对于能够取地址的a,位于=左边,我们就将其称之为左值,对于像1这样的......
  • C++ 17新特性
    C++17是C++语言的一个重要版本,引入了许多新特性和改进,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C++17新特性:结构化绑定(StructuredBindings):允许以声明式语法将复合类型(如元组、数组、结构体)中的成员绑定到变量上,从而简化代码并提高可读性。#include<tuple>std::tup......
  • C++ Qt开发:QNetworkInterface网络接口组件
    Qt是一个跨平台C++图形界面开发库,利用Qt可以快速开发跨平台窗体应用程序,在Qt中我们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将不同组件放到指定的位置,实现图形化开发极大的方便了开发效率,本章将重点介绍如何运用QNetworkInterface组件实现查询详细的网络接口参数。在Qt网络编程中,QNetworkInterface是......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天|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
    24.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https://leetcode.cn/problems/swap-nodes-in-pairs/description/publicListNodeswapPairs(ListNodehead){if(head==null||head.next==null)returnhead;ListNoderes=head.next;ListNodepre=newListNod......
  • C++ Qt开发:QHostInfo主机地址查询组件
    Qt是一个跨平台C++图形界面开发库,利用Qt可以快速开发跨平台窗体应用程序,在Qt中我们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将不同组件放到指定的位置,实现图形化开发极大的方便了开发效率,本章将重点介绍如何运用QHostInfo组件实现对主机地址查询功能。在Qt网络编程中,QHostInfo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组件......
  • 【C/C++】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向下取整
    #include<stdio.h>#include<stdint.h>doublecustom_pow(doublebase,intexponent){doubleresult=1.0;if(exponent>=0){for(inti=0;i<exponent;i++){result*=base;}}else{......
  • C++习题
    打印菱形 #include<iostream>usingnamespacestd;intmain(){cout<<"*"<<endl;cout<<"***"<<endl;cout<<"*"<<endl;return0;} 进制转换#include<iostream>#include<iomanip&g......
  • c++小知识(2)
    一、引用和指针的区别:指针:从本质上讲就是存放变量地址的一个变量,在逻辑上是独立的,它可以被改变,包括其所指向的地址的改变和其指向的地址中所存放的数据的改变。引用:是一个别名,它在逻辑上不是独立的,它的存在具有依附性,所以引用必须在一开始就被初始化,而且其引用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