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数据
1.寄存器(register)。
这是最快的存储区,因为它位于不同于其他存储区的地方——处理器内部。但是寄存器的数量极其有限,所以寄存器由编译器根据需求进行分配。你不能直接控制,也不能在程序中感觉到寄存器存在的任何迹象。
2. 堆栈(stack)。
位于通用 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中,但通过它的“堆栈指针”可以从处理器那里获得直接支持。堆栈指针若向下移动,则分配新的内存;若向上移动,则释放那些内存。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配存储方法,仅次于寄存器。创建程序时,Java 编译器必须知道存储在堆栈内所有数据的确切大小和生命周期,因为它必须生成相应的代码,以便上下移动堆栈指针。这一约束限制了程序的灵活性,所以虽然某些 Java 数据存储于堆栈中——特别是对象引用,但是 Java 对象并不存储于其中。
3. 堆(heap)。
一种通用性的内存池(也存在于 RAM 区),用于存放所有的 Java 对象。堆不同于堆栈的好处是:编译器不需要知道要从堆里分配多少存储区域,也不必知道存储的数据在堆里存活多长时间。因此,在堆里分配存储有很大的灵活性。当你需要创建一个对象时,只需用 new 写一行简单的代码,当执行这行代码时,会自动在堆里进行存储分配。当然,为这种灵活性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用堆进行存储分配比用堆栈进行存储存储需要更多的时间(如果确实可以在 Java 中像在 C++中一样用栈保存对象)。
4. 静态存储(static storage)。
这里的“静态”是指“在固定的位置”(尽管也在 RAM 里)。静态存储里存放程序运行时一直存在的数据。你可用关键字 Static 来标识一个对象的特定元素是静态的,但 Java 对象本身从来不会存放在静态存储空间里。
5. 常量存储(constant storage)。
常量值通常直接存放在程序代码内部,这样做是安全的,因为它们永远不会被改变。有时,在嵌入式系统中,常量本身会和其它部分隔离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将其存放在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
6. 非 RAM 存储(non-RAM storage)。
如果数据完全存活于程序之外,那么它可以不受程序的任何控制,在程序没有运行时也可以存在。其中两个基本的例子是“流对象(streamed object)”和“持久化对(persistent object)”。在“流对象”中,对象转化成字节流,通常被发送给另一台机器。在“持久化对象”中,对象被存放于磁盘上,因此,即使程序终止,它们仍可以保持自己的状态。这种存储方式的技巧在于:把对象转化成可以存放在其它媒介上的事物,在需要时,可恢复成常规的、基于 RAM 的对象。
标签:存储,15,对象,RAM,保存,Java,寄存器,堆栈,java From: https://www.cnblogs.com/zhbx/p/1708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