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使用throw抛出异常
当程序出现错误时,系统会自动抛出异常;除此之外,Java也允许程序自行抛出异常,自行抛出异常使用throw语句来完成(注意此处的throw没有后面的s,与前面声明抛出的throws是有区别的)。
1.* 抛出异常
异常是一种很“主观”的说法,以下雨为例,假设大家约好明天去爬山郊游,如果第二天下雨了,这种情况会打破既定计划,就属于一种异常;但对于正在期盼天降甘霖的农民而言,如果第二天下雨了,他们正好随雨追肥,这就完全正常。
很多时候,系统是否要抛出异常,可能需要根据应用的业务需求来决定,如果程序中的数据、执行与既定的业务需求不符,这就是一种异常。由于与业务需求不符而产生的异常,必须由程序员来决定抛出,系统无法抛出这种异常。
如果需要在程序中自行抛出异常,则应使用throw语句,throw语句可以单独使用,throw语句抛出的不是异常类,而是一个异常实例,而且每次只能抛出一个异常实例。throw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点击查看代码
throw ExceptionInstance;
可以利用throw语句改写如下代码:
点击查看代码
try {
//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以逗号(,)作为分隔符,分隔成两个字符串
String[] posStrArr = inputStr.split(",");
//将两个字符串转换成用户下棋的坐标
int xPos = Integer.parseInt(posStrArr[0]);
int yPos = Integer.parseInt(posStrArr[1]);
//如果用户试图下棋的坐标点已经有棋了,程序自行抛出异常
if (!gb.board[xPos - 1][yPos - 1].equals("+")) {
throw new Exception("您试图下棋的坐标点已经有棋了");
}
//把对应的数组元素赋为"●"
gb.board[xPos - 1][yPos - 1] = "●";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您输入的坐标不合法,请重新输入,下棋坐标应以x,y的格式:");
continue;
}
上面程序中“throw new Exception("您试图下棋的坐标点已经有棋了")”使用throw语句来自行抛出异常,程序认为当用户试图向一个已有棋子的坐标点下棋就是异常。当Java运行时接收到用户自行抛出的异常时,同样会中止当前的执行流,跳到该异常对应的catch块,由该catch块来处理该异常。也就是说,不管是系统自动抛出的异常,还是程序员手动抛出的异常,Java运行时环境对异常的处理没有任何差别。
如果throw语句抛出的异常是Checked异常,则该throw语句要么处于try块里,显式捕获该异常,要么放在一个带throws声明抛出的方法中,即把该异常交给该方法的调用者处理;如果throw语句抛出的异常是Runtime异常,则该语句无须放在try块里,也无须放在带throws声明抛出的方法中;程序既可以显式使用try...catch来捕获并处理该异常,也可以完全不理会该异常,把该异常交给该方法调用者处理。例如下面例子程序:
通过上面程序也可以看出,自行抛出Runtime异常比自行抛出Checked异常的灵活性更好。同样,抛出Checked异常则可以让编译器提醒程序员必须处理该异常。
1.* 自定义异常类
在通常情况下,程序很少会自行抛出系统异常,因为异常的类名通常也包含了该异常的有用信息。所以在选择抛出异常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异常类,从而可以明确地描述该异常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应用程序常常需要抛出自定义异常。
用户自定义异常都应该继承Exception基类,如果希望自定义Runtime异常,则应该继承RuntimeException基类。定义异常类时通常需要提供两个构造器:一个是无参数的构造器;另一个是带一个字符串参数的构造器,这个字符串将作为该异常对象的描述信息(也就是异常对象的getMessage()方法的返回值)。
下面例子程序创建了一个自定义异常类:
上面程序创建了AuctionException异常类,并为该异常类提供了两个构造器。尤其是创建带一个字符串参数的构造器,其执行体也非常简单,仅通过super来调用父类的构造器,正是这行super调用可以将此字符串参数传给异常对象的message属性,该message属性就是该异常对象的详细描述信息。
如果需要自定义Runtime异常,只需将AuctionException.java程序中的Exception基类改为RuntimeException基类,其他地方无须修改。
提示:在大部分情况下,创建自定义异常都可采用与AuctionException.java相似的代码完成,只需改变AuctionException异常的类名即可,让该异常类的类名可以准确描述该异常。
1.* catch和throw同时使用
前面介绍的异常处理方式有如下两种:
- 在出现异常的方法内捕获并处理异常,该方法的调用者将不能再次捕获该异常。
- 该方法签名中声明抛出该异常,将该异常完全交给方法调用者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更复杂的处理方式,当一个异常出现时,单靠某个方法无法完全处理该异常,必须由几个方法协作才可完全处理该异常。也就是说,在异常出现的当前方法中,程序只对异常进行部分处理,还有些处理需要在该方法的调用者中才能完成,所以应该再次抛出异常,让该方法的调用者也能捕获到异常。
为了实现这种通过多个方法协作处理同一个异常的情形,可以在catch块中结合throw语句来完成。如下例子程序示范了这种catch和throw同时使用的方法:
上面程序“bid(String bidPrice)”对应的catch块捕获到异常后,系统打印了该异常的跟踪栈信息,接着抛出一个AuctionException异常,通知该方法的调用者再次处理该AuctionException异常。所以程序中的main方法,也就是“bid(String bidPrice)”方法调用者还可以再次捕获AuctionException异常,并将该异常的详细描述信息输出到标准错误输出。
提示:这种catch和throw结合使用的情况在大型企业级应用中非常常用。企业级应用对异常的处理通常分成两个部分:应用后台需要通过日志来记录异常发生的详细情况;应用还需要根据异常向应用使用者传达某种提示。在这种情形下,所有异常都需要两个方法共同完成,也就必须将catch和throw结合使用。
1.* Java 7增强的throw语句
对于如下代码:
点击查看代码
try {
new FileOutputStream("a.txt");
} catch (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throw ex;
}
上面代码片段中的“throw ex”代码再次抛出了捕获到的异常,但这个ex对象的情况比较特殊:程序捕获该异常时,声明该异常的类型为Exception;但实际上try块中可能只调用了FileOutputStream构造器,这个构造器声明只是抛出了FileNotFoundException异常。
在Java 7以前,Java编译器的处理“简单而粗暴”,由于在捕获该异常时声明ex的类型是Exception,因此Java编译器认为这段代码可能抛出Exception异常,所以包含这段代码的方法通常需要声明抛出Exception异常。例如如下方法:
从Java 7开始,Java编译器会执行更细致的检查,Java编译器会检查throw语句抛出异常的实际类型,这样编译器知道“throw ex”代码处实际上只可能抛出FileNotFoundException异常,因此在方法签名中只要声明抛出FileNotFoundException异常即可。即可以将代码改为如下形式:
1.* 异常链
对于真实的企业级应用而言,常常有严格的分层关系,层与层之间有非常清晰的划分,上层功能的实现严格依赖于下层的API,也不会跨层访问。下图显示了这种具有分层结构应用的大致示意图:
对于一个采用图所示结构的应用,当业务逻辑层访问持久层出现SQLException异常时,程序不应该把底层的SQLException异常传到用户界面,有如下两个原因:
- 对于正常用户而言,他们不想看到底层SQLException异常,SQLException异常对他们使用该系统没有任何帮助。
- 对于恶意用户而言,将SQLException异常暴露出来不安全。
把底层的原始异常直接传给用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通常的做法是:程序先捕获原始异常,然后抛出一个新的业务异常,新的业务异常中包含了对用户的提示信息,这种处理方式被称为异常转译。假设程序需要实现工资计算的方法,则程序应该采用如下结构的代码来实现该方法:
点击查看代码
public calSal() throws SalException {
try {
//实现结算工资的业务逻辑
...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 {
//把原始异常记录下来,留给管理员
...
//下面异常中的message就是对用户的提示
throw new SalException("访问底层数据库出现异常");
} catch(Exception e) {
//把原始异常记录下来,留给管理员
...
//下面异常中的message就是对用户的提示
throw new SalException("系统出现未知异常");
}
}
这种把原始异常信息隐藏起来,仅向上提供必要的异常提示信息的处理方式,可以保证底层异常不会扩散到表现层,可以避免向上暴露太多的实现细节,这完全符合面向对象的封装原则。
这种把捕获一个异常然后接着抛出另一个异常,并把原始异常信息保存下来是一种典型的链式处理(23种设计模式之一:职责链模式),也被称为“异常链”。
在JDK 1.4以前,程序员必须自己编写代码来保持原始异常信息。从JDK 1.4以后,所有Throwable的子类在构造器中都可以接收一个cause对象作为参数。这个cause就用来表示原始异常,这样可以把原始异常传递给新的异常,使得即使在当前位置创建并抛出了新的异常,你也能通过这个异常链追踪到异常最初发生的位置。如果我们希望上面的SalException可以追踪到最原始的异常信息,则可以将该方法改写为如下形式:
点击查看代码
public calSal() throws SalException {
try {
//实现结算工资的业务逻辑
...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 {
//把原始异常记录下来,留给管理员
...
//下面异常中的sqle就是原始异常
throw new SalException(sqle);
} catch (Exception e) {
//把原始异常记录下来,留给管理员
...
//下面异常中的e就是原始异常
throw new SalException(e);
}
}
上面程序中代码创建SalException对象时,传入了一个Exception对象,而不是传入了一个String对象,这就需要SalException类有相应的构造器。从JDK 1.4以后,Throwable基类已有了一个可以接收Exception参数的方法,所以可以采用如下代码来定义SalException类:
点击查看代码
public class Sal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public SalException(){}
public SalException(String msg) {
super(msg);
}
//创建一个可以接收Throwable参数的构造器
public SalException(Throwable t) {
super(t);
}
}
创建了这个SalException业务异常类后,就可以用它来封装原始异常,从而实现对异常的链式处理。
标签:Exception,SalException,Java,抛出,catch,异常,throw From: https://www.cnblogs.com/hzhiping/p/1690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