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并发编程

并发编程

时间:2022-11-17 20:11:16浏览次数:57  
标签:struct 编程 程序 并发 print 长度 进程 CPU

并发编程

粘包现象

image-20220805205820770

1.粘包现象产生的本质

sock.send(b'jason')

data = client.recv(1024)
print(data)
对方只给了5个字符,但是后面我们返回是要返回1024个
粘包现象的产生是因为
	1.TCP的特性产生的
		流水协议:所有的数据类似于流水,连接在一起
    		触发条件是数据量很小 并且时间间隔很多,那么就会自动组织到一起
    2.recv
	我们不知道即将要接收的数据量多大 如果知道的话不会产生也不会产生黏包
    粘包是接收长度没对上导致的
  	控制recv接收的字节数与之对应(你发多少字节我收多少字节)

2.粘包问题解决方案

struct模块
struct模块无论数据长度是多少 都可以帮你打包成固定长度
然后基于该固定长度 还可以反向解析出真实长度

这里利用struct模块里的
    struct.pack() 方法来实现打包(将真实数据长度变为固定长度的数字)
    struct.unpack() 方法解包(将该数字解压出打包前真实数据的长度)
    
pack unpack模式参数对照表(standard size 转换后的长度)

image-20220805212742894

import struct


info = '下午上课 以后可能是常态!'
print(len(info))  # 13  数据原本的长度
res = struct.pack('i', len(info))  # 将数据原本的长度打包
print(len(res))  # 4  打包之后的长度是4
ret = struct.unpack('i', res)  # 将打包之后固定长度为4的数据拆包
print(ret[0])  # 13  又得到了原本数据的长度

info1 = '打起精神啊 下午也需要奋斗 也需要认真听 客服困难 你困我也困!!!'
print(len(info1))  # 34
res = struct.pack('i', len(info1))  # 将数据原本的长度打包
print(len(res))  # 4  打包之后的长度是4
ret = struct.unpack('i', res)
print(ret[0])  # 34

struct模块针对数据量特别大的数字没有办法打包

image-20220805213103169

粘包问题解决思路
思路
    1.先将真实数据的长度制作成固定长度 4
    2.先发送固定长度的报头
    3.再发送真实数据

    1.先接收固定长度的报头  4
    2.再根据报头解压出真实长度 
    3.根据真实长度接收即可
    
终极方案
  服务器端
    1.先制作一个发送给客户端的字典
    2.制作字典的报头
    3.发送字典的报头
    4.发送字典
    5.再发真实数据
  客户端
    1.先接收字典的报头
    2.解析拿到字典的数据长度
    3.接收字典
    4.从字典中获取真实数据的长度
    5.循环获取真实数据

一、UDP协议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
server.bind(('127.0.0.1', 8080))
msg, address = server.recvfrom(1024)
print('msg>>>:%s' % msg.decode('utf8'))
print('address>>>:',address)
server.sendto('我是服务端 你好啊'.encode('utf8'), address)

#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
server_address = ('127.0.0.1', 8080)
client.sendto('我是客户端 想我了没'.encode('utf8'), server_address)
msg, address = client.recvfrom(1024)
print('msg>>>:%s' % msg.decode('utf8'))
print('address>>>:',address)

'''补充说明'''
1.服务端不需要考虑客户端是否异常退出
2.UDP不存在黏包问题(UDP多用于短消息的交互)

操作系统(并发编程)的发展史

穿孔卡片

程序员将对应于程序和数据的已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输入机,然后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针对数据运行;计算完毕,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用户取走结果并卸下纸带(或卡片)后,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手工操作方式两个特点:CPU利用率非常低,用户独占计算机

联机批处理系统

缩短录入数据的时候,让CPU连续工作的时间变长

image-20220808165619331

脱机批处理系统

是现代计算机的雏形>>>提升CPU利用率

image-20220808162343888

三、多道技术

单道技术

所有的程序排队执行,总耗时是所有程序耗时之和

多道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即同时把多个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在CPU中运行,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当一道程序因I/O请求而暂停运行时,CPU便立即转去运行另一道程序。

计算机利用空闲时间提前准备好一些数据,提高效率,总耗时短

切换+保存状态
	CPU在俩种下会切换(去执行其他程序)
		程序进入IO操作后,获取用户操作,一直等待输入,保存状态
		程序长时间占有CPU,保存状态,每次切换出去的时候保存状态

例子:
做饭耗时50min
洗衣耗时30min
烧水耗时10min
	单道技术:50+30+10
	多道技术:50

image-20220808162606498

image-20220808162643911

四、进程理论

如何理解进程?

程序:一堆躺在文件上的死代码
进程:正在被运行的程序(活的)

进程的调度算法

进程调度的由来:要想要多个进程交替运行,操作系统必须对这些进程进行调度,这个调度也不是随时就能调度的,所以就有一些法则,如下:   
   先来先服务算法:争对耗时比较短的程序不友好        

   短作业优先调度:争对耗时比较长的程序不友好        

   时间片轮转法+多级反馈队列:将固定的时间均分成很多分,所有的程序公平一点            

分配多次之后,如果还有程序需要运行,则将其分到下一层越往下表示程序总耗时越长,每次分的越多,但是优先级越低

额外知识

同一个程序执行两次,就会在操作系统中出现两个进程,所以我们可以同时运行一个软件,分别做不同的事情也不会混乱。

五、进程的并行与开发

并行

```python

多个进程同时执行

单个CPU肯定无法实现并行,必须要有多个CPU

例子:两者同时执行,比如赛跑,两个人都在不停的往前跑;(资源够用,比如三个线程,四核的CPU )
```

并发

多个进程看上去像同时执行就可以称之为并发

单个CPU完全可以实现并发的效果,如果是并行那么肯定也属于并发

例子:一段路(单核CPU资源)同时只能过一个人,A走一段后,让给B,B用完继续给A ,交替使用,目的是提高效率。

面试时遇到的情况案例

   如果听到描述一个网址非常牛逼能够同时服务很多人的话术
  1.我这个网站很牛逼,能够支持14亿【并行量(高并行)】 不合理,哪有那么多CPU(集群也不现实)
  2.我这个网站很牛逼 能够支持14亿【并发量(高并发)】  
  非常合理!!!  国内最牛逼的网站>>>:12306

并行与并发的区别

并行是从微观上,也就是在一个精确的时间片刻,有不同的程序在执行,这就要求必须有多个处理器。 并发是从宏观上,在一个时间段上可以看出是同时执行的,比如一个服务器同时处理多个session。

六、进程的三状态

img

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被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控制,程序会进入几个状态:就绪,运行和阻塞。

三种状态的解释说明

- 就绪(Ready)状态当进程已分配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的资源,只要获得处理机便可立即执行,这时的进程状态称为就绪状态。
- 执行/运行(Running)状态当进程已获得处理机,其程序正在处理机上执行,此时的进程状态称为执行状态。
- 阻塞(Blocked)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等待某个事件发生而无法执行时,便放弃处理机而处于阻塞状态。引起进程阻塞的事件可有多种,例如,等待I/O完成、申请缓冲区不能满足、等待信件(信号)等。

三种状态过程

- 所有的进程要想被运行 必须先经过就绪态
- 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IO操作 则进入阻塞态
- 运行过程中如果时间片用完 则继续进入就绪态
- 阻塞态要想进入运行态必须先经过就绪态

img

标签:struct,编程,程序,并发,print,长度,进程,CPU
From: https://www.cnblogs.com/zjl248/p/16900634.html

相关文章

  • 网络编程之黏包与struct模块、并发编程
    黏包现象1.服务端连续执行三次recv2.客户端连续执行三次send问题:服务端一次性接收到了客户端三次的消息,这种现象称为'黏包现象'黏包现象产生的原因1.不知道每次的数......
  • 并发编程理论
    操作系统发展史1.穿孔卡片阶段计算机很庞大,使用很麻烦,一次只能给一个人使用,期间很多时候计算机都不工作好处:程序员独占计算机,为所欲为 坏处:计算机利用率太低,浪费......
  • 并发编程理论之多道技术、进程
    并发编程理论之多道技术、进程操作系统的发展穿孔卡片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还未出现操作系统,计算机工作采用手工操作方式。程序员将对应用程序......
  • C++PrimerPlus中文第六版第7章编程练习答案
    1、#include<iostream>usingnamespacestd;doublecomputeHarmonicMean(doublex,doubley);intmain(){doublex,y;cout<<"Entertwonumbers(x!=0......
  • 并发与进程
    并发编程理论研究网络编程其实就是在研究计算机的底层原理及发展史操作系统发展史 1.穿孔卡片阶段 计算机很庞大使用很麻烦一次只能给一个人使用期间很多时候计算......
  • 网络并发3
    今日内容详细粘包现象1.服务端连续执行三次recv2.客户端连续执行三次send问题:服务端一次性接收到了客户端三次的消息该现象称为'粘包现象'粘包现象产生的原因 1.......
  • 黏包 struct模块 进程理论进程的并行与并发
    今日内容黏包现象1.服务端连续三次执行recv2.客户端连续三次执行send问题:服务端一次性接收到了客户端三次消息该现象称为"黏包现象"黏包现象产生的原因 1.不知道......
  • 并发编程
    目录黏包现象struct模块struct.pack()struct.unpack()文件过大无法打包黏包问题解决黏包实战UDP协议(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史穿孔卡片阶段联机批处理系统脱机批处理系统并发......
  • 并发控制
    并发控制并发造型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丢失修改(lostupdate)两个事务T1和T2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的修改丢失不可重复读(n......
  • 网络编程与并发编程
    今日内容概要黏包现象解决黏包逻辑思路代码实操UDP基本代码使用并发编程理论之操作系统发展史多道技术进程理论及调度算法今日内容详细黏包现象1.服务端连......